針對2025過年假期,國內高速公路塞車難解問題,尤其大年初二回娘家車潮碰上國旅出遊車潮,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彰化路段,簡直塞車塞了一整天,北上車輛甚至到了深夜10時都還卡在路上,北斗交流道到彰化系統交流道平均時速不到50。
不過到底彰化段為何這麼容易塞車?專家不排除關鍵來自中山高穿越彰化人口最稠密的區域,但當年國道設計時,卻把國道3號拐向南投,以致於中山高彰化段少了國道3分流,形成車流集中、每逢假日就塞車的局面,即使2024年3線道擴增4線,可塞車情況似乎未能明顯改善。
據此,日前Threads有網友忍不住發文詢問「很好奇塞車第一台車到底在幹嘛?」而貼文底下,果然隨即引發眾人關注,先後提出自身看法。
像是有些網友就點名「龜速車」,並疾呼「龜車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很慢」「龜速車才是塞車緩解的關鍵,因為不會忽快忽慢」「你怎麼覺得開龜車的會有自知之明」「我每次開雪隧都有這個疑問」。
圖/取自freepik。攝影者rawpixel.com。(示意圖)
不過也有人從專業角度來解析,提到「第一個人遲鈍了一下,後面的人也會跟著遲鈍,這個地方就會形成滯塞點」。
同時更有網友呼應該現象,詳細的說明道「很多人看前車踩煞車時,都會下意識減速並把速度降到低於前車避免追撞,然後就跟前車拉開距離了,再來等前車加速時,前車又再次跟自己拉開更大的距離,這時候自己再補油門對於時間差來說已經太慢了,所以距離又再次拉開了」。
因此同一時間,PTT有鄉民貼文指出對應解方,直指如今的汽車安全性與穩定性都雙雙提高,政府面對不同時空背景,是否也應調升現代高速公路100到110的速限,以緩解國道塞車情況。
而該文一出,也立馬掀起網友注意,不斷湧入底下留言,表示「提高到130差不多,慢車就去外側」「130至150合理」「測速減少,速度提高,上下交流道不要放一起,就變順了」「最有效的其實是提升最低速限+嚴格取締」,另外則有人認為「強制內車道為超車道就好」「叫龜車先離開內線」。
圖/取自Unspalsh。攝影者Denys Nevozhai。(示意圖)
然而無論如何,過去交通部《交通安全入口網》就曾解答,塞車的主因真的不來自「龜速車」,而是車輛的「密度」。
原因是車子與車子之間的距離愈近,駕駛開車速度愈慢,概念如同上述Threads網友的說法,每位駕駛人往往會怕前方車輛急煞,造成自己反應不及而撞上。
因此《交通安全入口網》強調,唯一解方是限制車輛流入數量,比如提供誘因,讓人們在重要節日之際,選擇於離峰時段出門,或避開高速公路的流量管制。
另外《交通安全入口網》也提到,「三寶」亦是造成塞車的原因之一,理由是「三寶車造成車禍,阻礙了一條車道,其實都還不會有多大的問題,因為後方車輛能很快地變換車道繞過。可車流若密度偏高,只要三寶車出了一點差錯,或隨意變換車道,就會使後方車輛急煞,造成連鎖反應,一連串如同聲波的煞車行為向後傳遞,便會讓本來行走順暢的車流產生頓挫」。
但不得不說,當車流量密度偏高時,適量的龜速車又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根據《交通安全入口網》的解釋,龜速車能消弭或減輕前方三寶車所造成的急煞連鎖反應,換言之,龜速車的存在,有時反而能避免塞車。
圖/取自Unplash。攝影者Kathy。(示意圖)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交通安全入口網》也發現,龜速車的出現,可能會使後方車輛因不耐煩而轉換車道,此時若時機或操作不當,亦可能導致鄰條車道產生急煞連鎖反應,照樣會造成問題。循此,塞車元兇真的只有龜速車嗎?或許其作用是好是壞,真的得端看當下的車流變化,不可一概而論。
好在隨著科技進步一瀉千里,天下所有駕駛「不會塞車的高速公路」願望可能就快實現了!
因為Google母公司「Alphabet」支持的新創公司「Cavnue」正與美國打造世界第一條總長達40英里的「智慧高速公路」,預計讓密西根州安娜堡和底特律兩座城市之間,藉由大量的感應器、影像監控、機器學習與AI技術的輔助,分為六階段逐步推行,希望減少塞車情勢,也預防各種車禍事故。
據悉,這項計畫將以密西根州交通部從遠端提供的各種即時資料,包括車流狀況、天氣、道路坑洞、障礙物和其他道路相關資訊等,並配合高速公路沿線的攝影機,運用智慧系統監控每一段道路的情況,並拍攝下影像,接著透過AI和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分析,用以識別危險駕駛的行為,並將警報發送給執法人員,以及路上任何具無線連接功能,即擁有內建導航系統的現代化汽車駕駛者。
圖/張智傑攝。(示意圖)
所以這條「智慧高速公路」除硬體優化,包含更亮的照明,同時提高路面的摩擦係數外,Cavnue也預計每隔200公尺,就在高速公路旁設置一根帶有感應器、運算裝置和通訊設備功能的智慧號誌桿,為車主提供最遠3公里外的路況資訊,讓熄火車輛、誤闖動物或道路潛在的其他危險都無所遁形,連傾盆大雨造成的暫時性積水都能提前示警。
故在未來,老舊汽車換新,以利車輛與路邊的數位基礎設施進行「對話」,也許是駕駛人的首要思維,尤其展望未來,Cavnue公司對智慧高速公路的發展充滿著信心。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Maxwell Ridgeway。(示意圖)
他們表示,這套智慧警報系統能幫助所有人類或自駕系統的駕駛員,提前做好減速、改道的準備,不僅有效減少道路擁塞情況與廢氣排放,更能協助交通機關縮短狀況反應時間,並提升道路維修效率。
儘管,目前全球僅約1%的汽車具接收警報的能力,可Cavnue相信,這已足以有效縮短整體塞車時間,況且伴隨科技日新月異,預計2030年,將有半數以上的汽車實現自動化功能,定能讓這套系統的效益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