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歲末,屏東國際棒球場舉行動土典禮,讓出席活動的屏東縣長周春米開心表示,屏東國際棒球場好事多磨,是南部人千呼萬喚45年才始出來的重要建設。而且相信棒球迷都知道,台灣社會從民國50年起瘋棒球,過程中,屏東美和棒球隊與台北華興棒球隊實力旗鼓相當,應而出現「南美和、北華興」的口號。
圖/屏東縣體育發展中心提供。
循此周春米認為,棒球無論之於屏東或之於台灣,其重要性與情感意義,都是其他國家沒得比的。所以她由衷感謝前縣長潘孟安的積極籌劃,讓屏東國際棒球場從原本小規模的棒球場,於老縣長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時期,正式放入高鐵特定區,推升預算從10多億元增至25億元,讓屏東終於能榮返職棒賽事重鎮的寶座。
圖/屏東縣體育發展中心提供。
而透過府內各單位與運動設施專家的意見彙整,周春米接著指出,屏東國際棒球場除了會坐落於高鐵屏東車站都市計畫運動公園用地內,球場南側未來將興建屏東高鐵站外,席位數預計還可容納約1萬5000人。同時,館內與週邊也會設置生態滯洪池、景觀公園、停車場及道路等相關設施。
圖/屏東縣體育發展中心提供。
圖/屏東縣體育發展中心提供。
據此,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副理事長趙士強也樂見其成的說道,相信等到屏東國際球場完工,屏東與高雄也將有更緊密的生活圈連結與產業交流。至於屏東原先的舊棒球場後續有何打算?周春米則回應,將考量各單位的需求,再進行空間利用的綜合評估。
值得一提的是,屏東這幾日好消息連連,因東港王船文化館也於日前正式開館,總統賴清德當日還特別南下共襄盛舉,並透過致詞開心表示「有土地有人民才有文化,當形成文化時,就能團結一起打拚,這也是王船文化館保存王船文化的背後的更重要的意義,王船文化館開館,要感謝社會各界所有人的奉獻與付出,完成這個劃時代的創舉。」
圖/屏東東港、南州及琉球每3年舉辦一次「迎王平安祭典」。取自屏東縣政府官網。
其實東港王船文化館的建設同樣好事多磨,因籌備4年期間,屏東縣府除碰上疫情衝擊外,2021年動土之際,還遭逢缺工及物料上漲的各種難關。
還好如今在屏東縣政府爭取到文化部5億多元的經費下,並自籌3億多元,全台唯一以王船為主題的文化館,還是以8.7億元經費順利落成啟用,讓民眾可透過王船文化、工藝與王爺信仰的各項展覽,充分感受到屏東迎王文化的深度與內涵。
如同賴清德所言,屏東東港、南州及琉球每3年舉辦一次的「迎王平安祭典」,是國家非常重要的傳統習俗。尤其,迎請天庭御史前來巡境安民的儀式中,最重要的法器皆為王船,這也與在地漁業興盛,融合古早造木船技術的特點相得益彰。故屏東大東港地區能成為「王船故鄉」,真的值得居民深以為傲,也絕不能讓古法失傳。
圖/送王儀式「燒王船」。取自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官網。
故賴清德有感重申,台灣不能沒文化,因為「文化是我們的根,也是民族的靈魂,是世界各國認識台灣是什麼樣國家的根據,用文化館珍藏台灣宗教中重要的王爺、王船文化,代代相傳下去,讓台灣人民以自己的文化感到光榮,愈在地愈國際,而這座文化館,不僅保存很重要的迎王及王船文化,在代代相傳下,進而對國家產生認同,為自己所參與其中的文化感到光榮、驕傲,更加團結為這塊土地打拚。」
圖/屏東東港、南州及琉球每3年舉辦一次「迎王平安祭典」。池孟瑜攝。
語畢,賴清德也隨即跟著東隆宮董事長潘慶士和王船師傅,一同進入文化館參觀,共同為鎮館之寶「典藏王船」點睛,象徵屏東迎王祭典文化保存與傳承,航向嶄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