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資訊月暨台灣教育科技展於11月中熱鬧登場,活動期間主辦單位安排「人才轉運講堂」分享人才培育趨勢議題。在11月15日的主題講座「從傳產到企業永續顧問的轉型之路」,主辦單位1111人力銀行邀請希達數位夥伴合作經理賴俊谷分享他從傳統產業轉職到ESG領域的經驗。他強調,隨著台灣即將進入2050淨零碳排,ESG已是企業間最熱門的關鍵字,但ESG有非常多專業資訊,許多人在道聽塗說下未能充分理解。建議大家多吸收新知,培養辨識是非的能力,才能跟上ESG潮流。
希達數位是由母公司光寶科投資,2023年於新加坡成立,致力於運用AI演算法與大數據分析,建立碳排放的資料整合平台,提供企業碳管理解決方案。賴俊谷指出,隨著碳走向有價化,現在碳市場已經是紅海市場,但要投入其中,不僅要追蹤最新的國際資訊,還要了解法規、國際條文,因此積極學習新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坦言,他人生中念最多書的時候,就是最近這幾年。
圖/2024資訊月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1111人力銀行規劃「人才運轉講堂」系列演講,邀請專家分享人才培育趨勢。劉芮菁攝。
賴俊谷分享,他出社會後先進入傳統產業,曾參與生產白米、玉米等農產品,也曾管理觀光工廠,後來到護膚保養品牌「歐萊德」公司任職,重新認識「永續」的概念,後來也持續擔任企業永續顧問的工作,例如設計網路購物的循環經濟,解決網購垃圾的問題。
在賴俊谷職涯中最重要的合作案,是與台積電合作的「循環箱大聯盟」專案。在他的協助下,台積電廠內的廢塑料可回收再利用,製成環保循環箱,取代一次性紙箱,平均一箱可減碳0.38公斤,同時邀請社福機構提供箱體清潔服務,打造友善環境與公義共好的循環。改採循環箱後,台積電可望年省3萬個紙箱。
回顧參與企業永續的職涯歷程,賴俊谷強調,現在ESG已是市場上非常重要的議題,企業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和ESG有關,不論是未來的社會新鮮人,或是想轉職到上市櫃公司的工作者,都要了解ESG的內涵。為此應該積極學習相關新知、多充實自己。
特別要注意的是,ESG領域牽涉許多專業知識,而且國際上隨時有資訊在更新,若盲目地道聽途說,容易接觸到錯誤內容。因此賴俊谷建議務必培養判斷是非的能力,多讀書、吸收國際時事。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Marga Santoso。(示意圖)
例如,為深入了解企業企業永續議題,賴俊谷特地去報名台灣能源永續發展基金會的課程,花了10週、每週六8小時的時間,完整了解全球各行各業的永續概念。
從個人經驗出發,賴俊谷也建議,剛加入職場的年輕人可抱持積極的心態多做多學。
「我有一個特性,就是每到一個客戶端或職場上,我會很仔細地觀察所有部門與老闆,他們的行為所作所為。我會去理解它們想要做什麼。」他強調:「有時候溝通不單單只是說話而已,有時候還要看他們想做什麼、在做什麼。」
此外,保持熱情與初衷仍是很重要的。賴俊谷指出,要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特別是遇到阻礙的時候,要回去思考自己的初衷與熱情。他強調:「最後讓你勝出的,還是你的熱情與初衷。」
放遠未來趨勢,賴俊谷認為,傳統產業還是很有前景,特別是在企業永續的浪潮下,企業轉型會帶來有很多商機。以台泥為例,此企業在董事長張安平上任積極轉型,發展低碳水泥技術,也跨足投資再生能源,如今在國際間已被視為能源業者。
賴俊谷分享,張安平為推動ESG,曾帶所有一級主管聽講師授課,並在課堂上積極問問題,也促使其他一級主管們想多了解ESG。「我想他那個精神,市值得大家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