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楊梅,國內著名的客家庄,環境純樸、富含人文氣息,卻讓人萬萬沒想到,當地有逾半世紀的時間,都潛伏著一條台灣電線電纜業的臥龍企業——大東電業,只憑中小企業袖珍的6億資本額規模,就與華榮、大亞與合機的實力旗鼓相當,是國內唯四可提供345kV(千伏特)超高壓電網的供應商,數十年來在本土線纜業中地位舉足輕重。而如今,這家重量級企業也終於將在2025年正式上市。
圖/取自臉書「大東電業廠股份有限公司 」。
抵達大東電業的總部,記者一行人還沒進辦公室,從遠方就可見象徵企業永續精神的斗大「ESG」(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招牌,而且甚至比大東電業公司的Logo都還要醒目,叫人不禁好奇,這間準上市公司為何把理念看得比自己還重要?對此,氣質出眾、笑顏迎接我們的李雅鈴篤定說道「門口ESG牌子愈大,愈代表大東電業非做不可的決心」。
圖/大東電業董事長林志明。取自臉書「大東電業廠股份有限公司 」。
即使大東電業過去75年來,公司不以ESG為標榜,就能在電纜業界傲視群雄,可站在輸送國家電力載體第一線的大東電業董事長林志明,在嗅到地球永續環保成為國際顯學,以及台灣綠色能源積極轉型的趨勢後,2022年某日,他對著秘書說了一句「我要去上課」,就頭也不回的投入ESG領域,並在聽完8場永續論壇後,毅然決然的向公司內部宣告「大東電業從此要踏上節能減碳之路。」
其實,林志明這份堅決,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目光遠大的他,雖然人活在當下,可看的其實是背後的商機。
即使大東電業目前仍屬於國內的地域型產業,線纜供應範疇以內需市場居多,絲毫未受全球綠色通膨或環保相關規範影響或衝擊,可一間能奠定75年基業的公司,對於永續經營的敏感度,自然超乎一般人想像。
圖/取自臉書「大東電業廠股份有限公司 」。
面對大東電業上下游客戶皆為國際貿易廠商,林志明深知,企業扎實的做好ESG轉型,以減碳方式製造產品並提供給客戶,同時為整條產業鏈發揮節能效果,不僅只是順手而為,還可望提升國家整體電力傳輸及公司內部作業的效率。甚至當2025年到來,本土企業共同面對碳稅之際,做好準備的大東電業早已獨具競爭優勢。
圖/大東電業副董事長李雅玲。大東電業提供。
循此,大東電業發展ESG策略的第一步,首先正是從導入智能製造開始,致力讓電線電纜的產製系統,慢慢從人工、半自動化到進入全自動化階段。
不過李雅鈴坦言,以中小企業的能力來說,走向ESG,說不辛苦絕對是騙人的。因為公司不僅得充分導入ISO 14064(企業溫室氣體確證與查證),以取得碳盤查認證,掌握組織每年在生產製造上產生多少碳排的數據。接著還得逐年設立減碳目標,透過各部門作業的具體整合,加以落實減碳節能的流程規劃。
圖/取自臉書「大東電業廠股份有限公司 」。
與此同時,大東電業亦取得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標準證書,尋求更高效的能源建置方式。好比李雅鈴提及,公司評估設備是否應汰舊換新時,都會審慎考量回收年限;又或著在選擇更新製程的重要設備時,會傾向從北歐芬蘭等對環保意識高的國家進口,讓機器本身的材質就涵蓋節能減碳的元素。
而林志明所做的一切努力,全是為了讓合作廠商,以及公司上下員工吃下一顆定心丸,確定大東電業破釜沈舟的態度,也更快從原來的「ESG小白」翻身,找到節能減碳的落實標準與實際作法。
如同李雅鈴不斷告訴合作廠商與同仁的「其實ESG很簡單,平常你已經在做了,十項工作裡,可能有五項本來就符合ESG,只要部分環節再加上1、2個動作,就能減少更多碳排。」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大東電業對內,在公司投入大量課程經費,一一對每個部門進行教育訓練,並悉心推廣和倡議下,原先對ESG一詞感到極度陌生,甚至萌生「一份薪水要做兩份工」想法的職員,逐漸發現執行ESG非但不費力,甚至還很有意義。
因而將節能減碳的態度,內化成日常工作的意識,許多時候高層都還沒交代,員工已自動自發為環保提案,讓李雅鈴每次聽了都忍不住會心一笑,直呼看到同仁態度明顯轉變,真的非常值得,彷彿初長成的孩子,在父母細心灌溉ESG的養分後,一家人逐漸同心,攜手為企業永續的願望共同努力下去,光是能得到這項成果,就讓林志明與李雅鈴深感驕傲了。
而對外,大東電業也因為以身作則,率先實踐各種ESG策略,還為合作廠商的老闆、高階主管安排ESG講座,力邀他們一起爭取政府以大帶小的補助專案,並參與產業低碳化輔導計畫等。
最終,不僅成功帶動7家合作廠商響應大東電業的綠色產業鏈,還成功取得國家2000多萬的支持與鼓勵,使受惠的上下游廠商士氣大增,更有信心的持續替台灣節能減碳的理想打拚。
當然,大東電業能嚐到此次綜效而結出的甜果,李雅鈴相信,這和已故董事長林德旺生前很疼惜一起白手起家的員工有關。
因為,只要是從事線纜製造業的業者都知道,打造電線外背,必須一體成型,故全年無休、24小時連續生產是很常見的事,但林德旺在世時始終堅持,工廠每年都要安排5到6天直接停工,為的正是舉辦員工旅遊,體恤同仁一年四季都認真工作的辛勞。
此外,大東電業也免費提供員工年度全身健康檢查,並以全額補助為原則,籌辦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如羽毛球、韻律舞、瑜伽、爬山和桌遊社等,內容可說是琳瑯滿目、動靜皆宜。
另一方面,大東電業過去在林德旺領導下,年度也都會從盈利中撥款,為員工建立一筆急難救助金。畢竟世事無常,無論是同仁還是其家人,只要有難,公司都願意在第一時間給予金援,就像李雅鈴強調的「老董那一輩的人很講究情意,不只想照顧好員工,也想守護員工的家人,而這也是大東電業自創立以來,用心履行社會責任的不變初衷。」
圖/取自臉書「大東電業廠股份有限公司 」。
其實,端看大東電業如此在乎員工福利這件事來說,無疑也是貫徹企業ESG精神的重要一環。因為台灣少子化現象加劇,百行百業都嚴重缺工,尤其是被貼上「3K」(危險、辛苦、骯髒)標籤的製造業,人才斷層更是難解危機。
還好,林志明不僅承襲父親遺志,延續愛才、惜才、留才的原則,也讓大東電業走向智能生產,不致流失才源。同時他也發願,希望透過持續優化綠能的儲電功能與傳輸設備,將台灣每一度乾淨的綠電,穩定而安全的送往每戶人家與本土各企業。
因為林志明很清楚,從民生到產業,人人都需要用電,而大東電業就如同密佈於台灣的網絡神經,是串接大眾需求的關鍵命脈,而達成這項任務,是大東電業與生俱來的使命,也是ESG企業永續造福全民的最直接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