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記名登錄,月月搭車賺回饋!TPASS 2.0回饋金怎麼算?怎麼領?適用票證、搭乘次數全攻略

通勤族別錯過!TPASS 2.0現金回饋最高40%,新制優惠一次看

通勤族別錯過!TPASS 2.0現金回饋最高40%,新制優惠一次看 圖/取自臉書@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5-04-21

TPASS政策上路以來獲得民眾熱烈迴響,交通部為持續促進公共運輸使用,今年2月起推出「TPASS 2.0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針對持有記名登錄的電子票證,每月搭乘公共運輸達11次以上,提供一定比例乘車金額回饋,最高可達40%。TPASS2.0常客優惠是什麼?如何記名登錄?回饋金怎麼領?《城市學》帶你一次掌握。

TPASS月票和TPASS 2.0常客優惠的差異是什麼?
TPASS 2.0常客優惠實施期間為何?
TPASS 2.0常客優惠次數計算時間?
TPASS 2.0常客優惠回饋金有多少?
TPASS 2.0常客優惠回饋金如何計算?
TPASS 2.0常客優惠搭乘回饋金領取方式?有無限制日期?
TPASS 2.0要額外付費購買嗎?
哪些電子票證才能參與常客回饋?
購買基北北桃TPASS月票後,還可以加入TPASS 2.0常客優惠嗎?


TPASS月票和TPASS2.0常客優惠的差異是什麼?

TPASS月票為2023年行政院所推行公共運輸定期票(月票),可購買各地區的方案,享有無限搭乘的方案。

常客優惠為非購買月票的族群可享的優惠活動,只要完成卡片記名且於TPASS2.0 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網站登錄卡號,搭乘指定交通運輸達11次以上即享回饋金。

交通部公路局提供。圖/交通部公路局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TPASS 2.0常客優惠實施期間為何?

2025年2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TPASS 2.0常客優惠次數計算時間?

2025年1月14日-1月31日登錄者,2025年2月1日起開始計算;2025年2月1日起登錄,次日開始計算。

延伸閱讀

走出疫情,高捷去年盈餘7000萬!貓站長「蜜柑」貢獻千萬收入


TPASS 2.0常客優惠回饋金有多少?

民眾持完成記名登錄之電子票證,每月搭乘國道客運、公路客運、市區公車11~30次,回饋15%乘車金額;搭乘31次以上,則可回饋30%乘車金額。已有常客優惠的軌道運輸(台鐵、台北捷運、新北捷運),每月搭乘11次以上,中央再提供2%回饋。

台北捷運公司3月1日起調整「捷運常客優惠」,每月搭乘捷運11至20次,現金回饋5%,相當於全票票價95折;每月搭乘捷運21至40次,現金回饋10%,相當於全票票價9折;每月搭乘捷運41次以上,現金回饋15%,相當於全票票價85折。

交通部公路局提供。圖/交通部公路局提供。


TPASS 2.0常客優惠回饋金如何計算?

一、2025年2月1日起,搭乘紀錄自完成登錄次日起算,並以單張電子票證認定。

二、回饋金額採「當月份搭乘總金額×回饋比例」方式計算;如遇小數位數,採無條件進位至整數方式計算。

三、前揭搭乘金額以電子錢包實際交易扣款金額認定,如遇轉乘或其他優惠,則以優惠後金額納入計算。

四、使用TPASS月票搭乘紀錄(含次數及金額),皆不會納入常客優惠回饋條件計算。

延伸閱讀

公館圓環將拆!七年登肇事熱點不是沒原因,專家點出三大缺失


TPASS 2.0常客優惠搭乘回饋金領取方式?有無限制日期?

回饋金可至四大超商櫃台,請人員協助靠卡領取回饋金。領取時間自2025年3月25日起開放領取,如未領取可與後續月份回饋金併同領取,但最遲須於「開放領取日起1年內」領取完畢,逾期視為自動放棄權益,恕不補發。

交通部公路局提供。圖/交通部公路局提供。


TPASS 2.0要額外付費購買嗎?

只要完成登錄記名就可以符合資格。除了乘車金額外,不用額外付費。

只要持有電子票證,至各票證公司網站公共運輸常客回饋專區完成記名登錄後,即可符合常客回饋資格。記得一定要登錄並完成記名。


哪些電子票證才能參與常客回饋?

持用三大票證公司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發行之電子票證(包含具備電子票證功能之聯名卡)均可參與。

延伸閱讀

全球最佳交通城市揭曉!台北奪全球第5,捷運獲外媒好評


購買基北北桃TPASS月票後,還可以加入TPASS 2.0常客優惠嗎?

可以,在基北北桃以外的地區搭乘公共運輸的紀錄,可累計享有回饋。

交通部公路局提供。圖/交通部公路局提供。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軌道運輸交通地方政策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從碳排大戶到淨零新星!桃園如何靠智慧交通與產業轉型翻身?
翻轉行人地獄!兩位90後青年如何「還路於民」,為行人發聲?
偏鄉交通怎麼解?沒有捷運的臺東,如何用智慧運輸縮短城鄉落差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