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成功大學蟬聯全台高教大贏家,勇奪永續課程、生態共好雙首獎

成大生3強企業最愛、台南當寶!爆紅日本的台灣頂大不是台大?

成大生3強企業最愛、台南當寶!爆紅日本的台灣頂大不是台大? 圖/取自臉書「國立成功大學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作者:蔡炆璇
攝影:黃菁慧、蔡炆璇
日期:2025-04-09

國立成功大學首任日籍校長--若槻道隆曾發願:學校任何成長都應貢獻給國家進步。於是創校93年成大人從一而終,視高等教育為公共甘泉,不斷將學術量能與科學濟世的熱忱注入於社會責任。因為在師生心中大學之所在即希望之所在,而推動USR,正是成大實現百年承諾的最佳方法。

成功大學USR奪獎8項大滿貫!體現高教永續公共財是國家希望之所在

2025《遠見》USR獎百家爭鳴,在全台67校大專院校215件參賽方案中,國立成功大學再度穩坐龍頭,以入圍8項評比全數獲獎的傲人之姿風光大滿貫,一舉繳出雙首獎、5楷模獎、1績優獎的耀眼成績!

身為台灣頂大的一員,成大長年被視為最令台南人驕傲的地方品牌與精神意象。因為在深耕USR上,成大更是不遺餘力,並藉此發揮跨域整合的影響力,將學術研究的福田拓展至社會,甚至於國際,以全校師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情懷,「立拱」各界專業領域人士一同投入社會責任,產生永續正向的虹吸效應。

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黃菁慧攝。圖/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黃菁慧攝。

延伸閱讀

台南人90%因成功大學變驕傲!在地高教如何有別台大贏得國際?

而以今年參與競賽的方案來看,《遠見》USR首度新增的「永續課程組」,就由成大〈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以跨學院78名老師與跨行政單位共推必修學程的龐大資源,並整合在地商家120多名業師來共同教學,設計出成大校園與大台南地區迭代更新的大小尋根路線,讓學子透過走入文化場域追本溯源而產生認同感,在未來更自主性的以社會關懷和責任視角為專業職志加分,進而勇奪首獎。

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永續課程組首獎。圖為參與課程的師生。黃菁慧攝。圖/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永續課程組首獎。圖為參與課程的師生。黃菁慧攝。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另外〈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與永續行動〉案,則在成大沒有海洋系、獸醫系等各種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早在1992年就投入鯨豚救援與解剖工作,並分別於2009與2022年成立「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和「南瀛海洋保育教育中心」,成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研究及教育展示場域的鯨豚救援組織,讓台灣在鯨豚保育、海洋環境及維護海域食物鏈生態等國際議題上擁有能見度與研究建樹,因而榮獲「生態共好組」桂冠。

成功大學〈「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與永續行動〉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生態共好組首獎。圖為成大推廣教育中心主任辛致煒(左三)、「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主任暨生科系教授王浩文(右三)與兩側參與學生。黃菁慧攝。圖/成功大學〈「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與永續行動〉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生態共好組首獎。圖為成大推廣教育中心主任辛致煒(左三)、「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主任暨生科系教授王浩文(右三)與兩側參與學生。黃菁慧攝。

成大校長沈孟儒:高教深耕USR是大學社會影響力最佳的永續投資

得知成大多年推行的USR成果豐碩,一次囊括遠見本屆8項大獎,成大校長沈孟儒以樂在其中的神情謙遜說道「我想是因為成大做USR已經93年了。」

原來成大創立之初,校長即期許師生將學術貢獻給國家,強調高教從不只是傳授知識的殿堂,而是推動台灣前進的公共資產,自然應履行社會責任。

因此成大長年致力走出象牙塔鏈結社會,用最大規模接地氣的方式,成立一級跨域研究中心與補助計畫,並以升遷與升等考評來鼓勵師生積極投入。

循此,沈孟儒懇切表示,願意投身大學教育的老師都格外具有使命感,一心將專業所學貢獻給社會。故USR是學者實踐理想、落實研究,並得到國家肯定與國際榮耀的最佳管道。

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黃菁慧攝。圖/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黃菁慧攝。

延伸閱讀

台南人哪來自信?古都400年文化底蘊「創新術」府城文青也瘋狂

而且經調查,成大2800多項相關SDGs的課程專案中,約1300名執行教師中,有300多位成就感十足,充滿正向回饋,這對學生而言無疑是終生受用的身教學習,藉走出教室、實驗室踏上真正的人文土壤或潛入科研海域,培養出跨域團隊合作的態度,並具備同理心、心理彈性與韌性,以及洞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也更能奠定成大生屢登企業最愛大學生榜首的競爭DNA。

因此在沈孟儒帶領下,成大支持的每一項USR計畫,縱使耗時費力也都是一場關鍵「投資」,如同源源不絕將議題、資源與人才匯集的聚寶盆,為成大扎根近一世紀的人文理科並重深厚底蘊,創造更深遠而綿長的重要資產。

USR永續課程組首獎:成大踏溯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

以〈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案為例,專案負責人--成大副校長陳玉女自學校2015年推行人文十年計畫之際,便決心打破壁壘分明的9大學院,領先全台開設獨樹一格的全校實體必修課,藉最初規劃的12條路線,以校內「大學城」象徵18歲新生一語雙關的成大人之路;到範圍遍佈大台南的「府城」路徑,由老師帶領學生探索百工百業;以及能將在地文化串連國際的「熱蘭遮城」動線,為學生提供不同的修課選擇。

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圖/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

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圖/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

但一門原本設定0學分後改為1學分的課程需動員全校上萬人,同時挹注大量行政資源,並得尋求地方產業合作,自然是困難重重。陳玉女坦言創課初期學生強烈反彈,天氣炎熱、據點常見等質疑層出不窮,加上老師沒有「帶團」經驗,跨域教學如何整併以傳遞永續理念,一切都需要各方持續溝通與磨合。

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蘇義傑攝。圖/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蘇義傑攝。

延伸閱讀

台南崑山科大人才產業名師認證!首創電動車系與「江振誠學院」

所幸,這堂課在陳玉女協同文學院努力的協商奔走下,終於逐漸步上正軌。除採納產業意見並聆聽學生想法來優化,營造更深度的文化路線外,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學劇本,讓參與老師能先接受培訓、飽讀文獻,並實際踩點和拍攝教學影片,同時針對路途每道環節沙盤推演,確認路程與動線、教師與業師上課內容,以及學生休息時段和投保等相關作業,終於讓路線至今能年年新增,並在當地滾動出驚人的跨界綜效。

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圖/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

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圖/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

如陳玉女提及,許多原先面臨百年家業夕陽瓶頸的業師,在體驗到巡禮課程與參訪學生的創意思維後,紛紛自行開展出觀光導覽的商模,找出產業永續的活力,因而吸引眾多商家爭相加入陣容,期待能成為課程路線的一環。

同時,全台亦有30多所學校盼複製成大專案以開設相關學程,日本的早稻田大學與多所高中甚至還慕名而來向成大取經,希望能設計海外交流的專屬路線。而專案升級3.0後又更漸入佳境,包括台南市政府各局處與樂齡大學都期待成大推出客製化之旅。

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圖/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推出的永續課程,由老師與業師親自帶領學生,深入走訪地方許多歷史悠久的商家,實際探索城市裡結合產業與人文的教學場域。蔡炆璇攝。

而對於課程從地方開花結果至國際,陳玉女分享時也備感欣慰,強調這堂必修課不僅能讓青年以場域的五感取代過往課本上的無感知識,還展現出成大孕育獨一無二、兼備專業和人文素養人才的企圖。而成大透過調查還發現,踏溯之路上的居民,原來視成大為驕傲的榮譽感從90%提升至94%,顯示成大的足跡已成為台南文化朝世界永續發展的新起點。

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永續課程組首獎。黃菁慧攝。圖/成功大學〈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專案榮獲2025遠見USR永續課程組首獎。黃菁慧攝。

本專案符合的SDGs永續項目如下:

4 優質教育

6 淨水及衛生

11 永續城鄉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

14 保育海洋生態 

USR生態共好組首獎:成大鯨報台南20-鯨豚保育教育永續行動

至於成大的〈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與永續行動〉一案,則是全台唯一、國家最倚重的鯨豚救援與海洋生物科學研究組織。回首過去30年,處理過390多起600餘隻鯨豚擱淺事件的「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主任暨生科系教授王浩文不諱言「過程艱辛,但總要有人接棒做該做的事。」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主任暨生科系教授王浩文。黃菁慧攝。圖/「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主任暨生科系教授王浩文。黃菁慧攝。

即使團隊非直接相關科系,又涉及保育動物法規、動保與政商立場等敏感議題,長年都背負沈重壓力,加上團隊前期,經費、人力與經驗匱乏,只能尋求居民或上網召募志工協助,甚至為救活鯨豚連5日只睡6小時,一度累到無法起身,但團隊上下依舊在能力、資源都有限的情況下,咬牙趕往第一線搶救。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隨著林務局補助成立具復健醫療設備的「成大鯨豚中心」,以及成員先後遠赴美國受訓,學習收容鯨豚等專業技能,團隊終於從初期大多的死亡處理達成今日幫助數隻鯨豚重返大海的輝煌紀錄。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是全台唯一、國家最倚重的鯨豚救援與海洋生物科學研究組織和場域。黃菁慧攝。圖/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是全台唯一、國家最倚重的鯨豚救援與海洋生物科學研究組織和場域。黃菁慧攝。

而未曾停下保育腳步的王浩文,亦讓每隻離世的鯨豚都發揮生命最大價值,包括2004年於台南市區爆炸而震驚國際的抹香鯨,每每他都迅速連同獸醫解剖、採集器官,憑科學證據的精神調查重組出可能死因,以利國家保育政策能藉由最具規模、系統的研究數據來永續發展,並不惜以浩大工程製作骨骼標本,讓台灣鯨豚典藏資料庫的教學展示基地,得到多國相關組織的高度重視,密集展開課程與人才的跨國交流。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志工進行鯨豚救援實作的演練畫面。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提供。圖/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志工進行鯨豚救援實作的演練畫面。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提供。

如一生鑽研寄生蟲,而與鯨豚團隊結緣的成大推廣教育中心主任辛致煒表示,日本多所學校與成大交換學程,相互推動青年朝種籽教師之路邁進。而鯨報專案,也是踏溯台南以鯨豚文化為主題的深度路線。

為協助學生親臨鯨豚曾擱淺的海域,團隊還與相同理念的電動機車Gogoro合作交通方案,擴張服務範圍,未來亦不排除與共享汽車聯手,讓國際生也能共乘參與。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主任暨生科系教授王浩文。黃菁慧攝。圖/「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主任暨生科系教授王浩文。黃菁慧攝。

而對於課程給足學生最大自由,辛致煒慶幸成大人走出校門不僅安全駕駛、按表操課,還主動回報現場、回饋想法、約訪居民,因而收穫各界極高的評價,這讓他與有榮焉之際,也相信數位教學是讓青年知道、聽到、看到乃至摸到的關鍵要素。

於是團隊遂將AR、AI與3D立體建模等科技融入教學,讓校園歷史景點「榕園」上出現一隻遨游的AR鯨魚,盼讓學生從目睹、碰觸標本的驚嘆,因復原技術而接連發出活用的讚嘆,深刻感受海洋保育工作與科學傳承的刻不容緩,讓台灣學術人才的影響力能穩站巨人肩膀,為生態共好貢獻永續量能。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是全台唯一、國家最倚重的鯨豚救援與海洋生物科學研究組織和場域。黃菁慧攝。圖/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簡稱成大鯨豚中心)是全台唯一、國家最倚重的鯨豚救援與海洋生物科學研究組織和場域。黃菁慧攝。

本專案符合的SDGs永續項目如下:

4 優質教育

14 保育海洋生態

17 多元夥伴關係

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大贏家——國立成功大學

校長:沈孟儒
入圍件數:8件
得獎件數:8件

【得獎方案一覽】

永續課程組 首獎|CO做伙:成大踏溯與台南共築知識新大學
生態共好組 首獎|「鯨報台南20」-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與永續行動

在地共融組 績優獎|相伴2026:互為主體、互利共好、底蘊再創

永續報告書 楷模獎|成功大學永續報告書
生態共好組 楷模獎|成功遙感治碳-嘉義AI淨零
產業共創組 楷模獎|產學大聯盟「以氫代碳」幫助台灣邁向碳中和
福祉共生組 楷模獎|共創樂智友善社區––成大屏東縣好厝邊
福祉共生組 楷模獎|全民科技防疫:AI智慧偵測登革熱防疫預警系統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食物沒靈魂?台南人北上最難受14件事,北漂族受夠喝飲料水
《台北女子圖鑑》8台詞笑破台南人底褲!成功大學隨便念就有?
台南人很愛擅自作主?台北青年搬去30天被「這件事」熱情到怕
若台北人用來溫柔婉拒,台南人說「下次約吃飯」為何連自己都怕
台南人說「我要去台南」什麼意思?全台進城用語揭台北真天龍國
流水席不收紅包才叫南部望族?台北普通人11種邏輯台南人不解a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