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臉書粉專「台南式 Tainan Style」日前發布的圖文內容,原來多數住在台南的人,言談中若提到「我要去台南」,那麼八九不離十,代表他們正打算前往台南的「北區、中西區」,即「進市區」的概念。
可真是如此嗎?透過該文底下的網友回應,不難看出大多台南人都明白「台南中的『台南』」之意,所以先後留言響應「正解」「很精確」「沒錯」「這個只有在地的才知道(這路線)怎麼騎」。
不過留言串中也有台南人進一步指出「應該說這個小圈區域以外的,都會這樣說」,換言之,只要是住在「北區、中西區」外的南部人,都可能使用該說法。
然類似這樣這用語公式,似乎也通用於任何縣市,如住在其他城市的網友,也不約而同直呼「嘉義縣也這樣啦!去嘉義市也會說要去嘉義」「其實高雄市也是」「宜蘭人說要去宜蘭也是一樣啊」「市區,新竹也是這樣說」「台東人、花蓮人說要去台東、花蓮也是這個意思」。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部分鬧區則因長年被網友戲稱是「天龍國」,暗指為有錢人的居住地(該名詞源自日本知名動漫《航海王》中擁有權勢的貴族國度),所以台北市民往往也會以「出國」這說法,指稱自己要從蛋黃區前往蛋白區,口吻立場恰好相反。
可隨著台北12大行政區的建設發展與產業變化,過去網友多以「天龍國」形容的士林「天母」,近年在台北內「自成一國」的地位似乎漸漸動搖,逐漸出現競爭區域。
圖/台北天母新光三越。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Tianmu peter,CC BY 3.0。
如前陣子PTT八卦版就有網友好奇發文,詢問現在台灣最高等級的天龍一族,究竟是天母人、信義人,還是大安區人?台北哪個區域才算是「真天龍」呢?該文一出,網友也群起眾說紛紜。
對此,有人認為天母早就貴氣不再,因距離市中心太遠,交通不便,加上現在房價遠不及信義與大安,所以即使居住環境再好,生活機能再完善,都稱不上是「真天龍國」,並直言「天母房價完全不行了」「肯定是信義,天母慢慢沒落了」。
圖/台北信義區101大樓一帶滿是高樓大廈,彷彿一座都會叢林。取自Unsplash。攝影者Vas。
與此同時,仍有一群天母派網友出面聲援,點名住天母的人更懂生活,還提到「天母的貴氣是沒有辦法複製,信義區只是暴發戶」「天母豪宅看陽明山,信義豪宅看一堆水泥」,甚至以「天龍之母,懂?」來叫陣。
有趣的是,另有人反駁,天母之所以沒有直達的捷運,正是因為每戶人家都有車,無須聯外的大眾運輸建設,接著更反嗆「說天母沒捷運不方便的真的自曝其短,是天母自己不要捷運,誰跟你需要捷運交通才會方便?捷運只會讓外面的人來亂好嗎?」
然觀察這兩地網友的鍵盤論戰,可以清楚窺見天母與信義區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前者綠地多又遼闊,好山好水帶來愜意感,非常適合慢步調生活的住民;而後者則如同都市叢林,林立的高樓大廈吸引跨國公司與多元品牌進駐,相對帶動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滿滿人潮的消費商機,對於喜愛逛街,日常節奏快,且追求潮流新訊的人來說,的確是居住首選。
圖/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空拍照。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臺北旅遊網。
而介於兩區域特性之間的,似乎就屬大安區了,因為有網友就提及「大安區素質平均較高」「台北老實說素質最平均最好的應該是大安區了」,由此可見,大安區相較天母與信義,商圈與住宅的規劃比例恰到好處,坐擁大安森林公園,同時又有熱鬧的公館商圈,呈現出「我家門前有百貨,後面有綠地」的概念,所以深得一部分台北人的心,認同這才叫做「真天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