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基隆路、羅斯福路一帶交通事故熱點改建正交路口難度高!市長蔣萬安:工程遠比拆除和平新生天橋艱鉅

台北公館圓環7年肇事第一將拆除!網見高難度新設計圖全驚呆了

台北公館圓環7年肇事第一將拆除!網見高難度新設計圖全驚呆了 圖/台北市基隆路、羅斯福路上的「公館圓環」路段,從2018年起,連續7年都是台北市交通肇事熱點第一名。取自臉書「蔣萬安」。
作者:方城市
日期:2025-03-25

位於台北市基隆路、羅斯福路上的「公館圓環」路段,是連結雙北、公館商圈、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長年來既是城市便利的象徵,卻也是道路設計不良而導致事故的溫床。因此3月25日,台北市長蔣萬安在臉書發文宣告將其拆除的決心,致力改善城市要道的面貌,並揭開一場遠比拆除和平新生天橋還要艱鉅的都市工程。究竟這見證首都發展歷史的公館圓環,會如何走完它的最後一哩路呢?

蔣萬安拍板讓「7年肇事王」路段退位!台北最危險交通地標將走入歷史

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位於基隆路與羅斯福路交會處的公館圓環,已連續7年成為台北市肇事道路熱點的第一名。因此3月25日,台北市長蔣萬安正式宣布,將與交通局及專業單位共同研議,決定拆除公館圓環,徹底解決城市的交通安全問題。

循此,蔣萬安稍早特別在臉書發文指出,公館圓環周邊不僅聚集了公館商圈、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地,還是連結台北市與新北市新店、永和等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然而,現有的公館圓環設計,卻使汽機車屢屢發生碰撞事故,同時還成為行人穿越時的斷點及高危險路段,故市府必須非常重視且解決此事。

延伸閱讀

三井南港LaLaport開幕2優惠這種人才有!網憂塞車、哈拉影城GG

於是蔣萬安特別率領市府團隊與交通局、水利處等相關機關共同評估,認為改建公館圓環成為正交路口,才能有效改善台北交通事故率。

雖然,拆除公館圓環最原先的規劃是保留公車專用地下道,但考量地下道通風井與抽水設施無法移除,加上下方還有大型自來水管線等基礎設施,因此台北市政府最終決定,改將地下道填平變成平面。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據此,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也進一步說明,提到台北市政府過去曾多次研議改善方案,但始終因施工將嚴重影響交通而無法順利推動。不過如今台北市政府已依照程序編列好了預算,終於能準備展開公館圓環的拆除與改建工程。

延伸閱讀

台北捷運北環段完工時間!士林到新北產業園區20分、劍南路8分

但蔣萬安不忘強調,這項工程難度,遠比拆除和平新生天橋還要艱鉅,因為羅斯福路和基隆路都是通勤時段車流量極大的主要幹道。

所以他嚴陣以待,也鄭重指示交通局和工務局務必妥善規劃施工時間與工序,盡可能減少施工期間對市民和用路人的影響,同時以人本交通、都市景觀等多個面向來考量,進行更全面的規畫設計。

台北最爛「公館圓環」設計確定要拆!網紅看新設計嘆:反直覺更難走

而針對台北公館圓環確定拆除的消息,過去多次批評該路段設計的Cheap網紅指出,其原本的核心問題在於「紅綠燈+兩段式左轉+對不準的標線」的設計過於複雜,並描述台灣圓環不僅讓騎士需要等待紅綠燈,還得等兩次才能完成「史詩級」的兩段式左轉,讓人僅繞行一圈就心力交瘁。

但看到公館圓環的改建計畫圖,Cheap又難掩失望之情,直呼新設計仍存在「反直覺」的特性。例如他表示,未來規劃依舊禁止機車通行,並維持兩段式左轉,這令Cheap不禁質疑「台灣這種反直覺的交通設計到底有什麼好處?」唯一合理的可能解釋是「故意設計難走,為了開罰單補預算」,並提到公館圓環每年都能製造高達約5000張的罰單。

而許多用路人見Cheap該文後也紛紛留言表達意見,有人跟著質疑「為什麼機車還是需要待轉?機車路權不是已經有至少兩個車道可以行駛了嗎?」另有民眾分享在國外的經驗,坦言「之前在歐洲自駕時發現,大多數圓環都不使用紅綠燈。」

有鑑於此,Cheap後續也貼出「標線改造台灣路 ReTWRoad」過去所繪製的公館圓環「渦輪圓環」改善設計圖,認為非常值得台北市政府參考。

該圖裡就借鑒了荷蘭的讓路線與圓環指向線,同時還將小巷直接封閉缺口,如此便可望讓車輛不用變換車道就能完成轉向,充分解決因號誌而塞車的困境。

公館圓環拆除案優化中!交通局:持續參考專業意見,安全為最大考量

不過,對於有民眾不買單李四川發布的公館圓環新規劃圖,以及多家媒體報導認為,拆除公館圓環無法有效提升地方道路安全等質疑,交通局稍早也做出了回應。

交通局表示,2024年10月,台北市政府其實就曾為紓解公館圓環車流,而進行模擬研究案,因此李四川公開的圖檔,即是當時的模擬草圖,為當前研議的參考基礎之一。

循此,交通局強調,台北市政府實際規劃設計時,還會持續參考各界的專業意見,致力優化公館圓環的新方案。同時,蔣萬安也於2024年底裁示,叮嚀交通局不能僅考慮紓解車潮,務必以民眾安全為首要考量。

故交通局正依據當前多筆肇事皆為同向側撞與擦撞的情形,重新評估拆除圓環是否可有效降低事故、增進交通安全的可行性。

另外,台北市政府跨局處也在全力合作,積極排除拆除工程的各種困難,如自來水幹管遷移等工程。而目前工程已確定可行,交通局了解後,也即刻加速進行新版人行與車流的動線規劃圖。

綜上所述,相信面對公館圓環即將走入歷史,不僅市民期待地方政府汲取民間的專業建議,打造出真正符合用路需求的交通設計,台北市政府也格外重視此事,致力確保城市各路口的安全性和順暢度,讓市民辛苦繳納的稅金能換得最高的交通效益。

延伸閱讀

三鶯線為何等2026通車?新北捷運估1.4萬人進住、485億投資商機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交通觀點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曾全球最醜!心中山耀城市美學、貓空美出火全靠這創意大師
捷運汐東線6大車站2032完工!基隆汐止房價隨「Y字路線」變化?
新北「大都更時代」翻新熱區年拆1124老屋!桃園為何才改建31戶
新北HOLA中和店熄燈!中和、永和人「捷運旁也不想去」硬傷曝
方城市

方城市

城市學特約編輯。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