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連續地震,不僅讓富凱大飯店、統帥大樓等四棟位於花蓮的建築倒塌,也出現落石直接砸在花蓮鐵道上的驚悚畫面,幸虧台鐵的落石系統成功作用及時煞停,也避免憾事發生,但你知道這套落石系統以及相關設備都是MIT國產的嗎?
看到台灣的鐵路運輸,多數人會直觀聯想到是從日本或是歐洲等國家進口,然而,除了車體本身之外,其實許多相關技術及設備都是由高雄科技大學的鐵道技術中心一手包辦,像是控制台北捷運藍線所有車門的車門系統、如大腦一般維持台鐵及高鐵運行的系統、台鐵跟高鐵車內的廣播系統……
「不是你自己做一個車門就可以直接裝上去,進口買來的這些車體與設備都有加密,需要先解密並重新架構,才能把台灣自己做的軟硬體裝上去,否則遇到設備維修或是更新,就只能看外國廠商臉色」,高科大鐵道技術中心主任張簡嘉壬自信的說道,因為過去台灣沒有人能突破這道技術高牆。
圖/高科大鐵道技術中心主任張簡嘉壬介紹自己的研發心血。謝祐安攝
然而,想要做鐵路運輸相關設備可不只需要解密技術,由於需要每天承受日曬雨淋以及列車行駛的壓力,產品會需要通過高溫、冷熱衝擊、耐燃燒、腐蝕等各方面的測試,對此,高科大鐵道技術中心具備相關測試設備,以及ISO9001、ISO17025、ISO27001等三項全球通用的認證,讓高科大擁有同時包含研發、生產、認證等環節的一條龍生產線。
目前,高科大不僅僅與高鐵、台鐵、高捷等國內的鐵路公司合作,張簡嘉壬更提及今年將進軍堪稱全球兩大鐵路展之一的德國InnoTrans鐵路展,將MIT的鐵路相關技術與產品推廣至全世界。
圖/透過模型模擬產品的使用情境。謝祐安攝
雖然鐵道技術中心每天像是企業般的模式在運作,但身為高科大的教學單位,本質上還是以教育為重,而對於人才培育,張簡嘉壬有自己的一套哲學。
「人才培育應該要有標的性,要知道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才能針對性的培育出可以直接接軌產業的人才,而不是通則性的大量培育,結果100個學生最後可能只有1個可以實際與產業接軌」,張簡嘉壬語重心長地說。
然而,在重視培育人才數量與數據的體制中,張簡嘉壬在爭取經費的過程中屢次撞壁,最後經過與教育部多次拉扯,教育部才成功放行。
透過鐵道技術中心的專業場域,讓學生實際動手解決企業痛點,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育人才,張簡嘉壬「求質不求量」的人才培育哲學,也讓高科大在近三年就培育出數十位鐵道人才,目前光是在高捷任職的就有30位,其他像是高鐵、台鐵、北捷也都可以看見高科大出品的鐵路人才,另外,也有許多學生在培訓之後選擇繼續留在高科大做為種子,持續推動鐵路人才培育的飛輪。
圖/透過實際動手做的方式培育鐵路人才。謝祐安攝
此外,由於產品涉及國家級的交通網絡以及相關數據的傳輸,因此,鐵道技術中心不僅通過ISO27001資安認證,也培育專業駭客來維護資訊安全。
被問到高科大可以在鐵路技術與人才培育上持續卓越,而不是企業或是其他學校時,張簡嘉壬身體微蹲,並說道「要能夠先蹲下來做最重要,如果蹲不下來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圖/高科大鐵道中心培育持有資安執照的專業駭客。謝祐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