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一直以來是許多人回憶中串連時光與回憶的交通樞紐,承載著過年回家、當兵返鄉、尋找另一半的懷舊場景。
然而,隨著莒光號慢慢走入歷史,台鐵將部分狀態良好的車廂改造成觀光列車,其中與設計師邱柏文合作的鳴日號更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等設計大獎。不僅凸顯了鳴日號的優越之處,也使其成為台灣列車美學與體驗的代表。
鳴日號不僅保留了原先莒光號經典的橘色,更傳承了莒光號的精神,結合現代感的設計風格,以黑橘搭配展現奢華感受,巧妙地重新演繹50-70年代的懷舊風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列車更顯修長,還完美結合了莒光號的歷史與現代感,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美學體驗。
圖/雄獅旅遊提供。
除了外觀上的創新,鳴日號更融合了自然、文化、在地元素和永續設計,並且創造了許多與地方上的互動,使得整個乘坐體驗更加豐富多元。
像是乘客到站下車時的歡迎會,請到地方身障人士組成的極光打擊樂團表演,看著他們充滿自信、揮灑自如地演出,讓乘客們深受觸動,也不知不覺在旅遊的同時,也與地方產生濃厚的連結。而當鳴日號駛進台東慢食節,乘客們驚訝於地美食的多元豐富,領悟「當季當地」的特色美食和慢食價值,也使這場火車慢旅行更加多采多姿。
而延伸鳴日號概念的「鳴日廚房」也取用當地盛產食材融入餐點,讓乘客能一邊享用在地美食,一邊欣賞鐵道風情。而鳴日號也持續在整合鐵道與在地特色農特產、旅宿等觀光元素,推動結合地方創生的深度旅遊模式。
圖/鳴日號設計師邱柏文提供
將交通工具融入至旅途中,成為旅遊體驗的一部分在日本早有先例。
四國旅客鐵道公司(以下簡稱JR四國)的服務區域涵蓋四國四縣,具有多元的景觀與文化底蘊,而JR四國列車不僅扮演運輸角色,更是環繞四國的觀光列車,讓乘客能享受當地美景與文化。也以區域各色其中與文化融入列車命名,包含「伊予灘物語」、「四國真中千年物語」和「志國土佐 時代黎明物語」等三條路線。
JR四國列車在設計時便以當地特色為出發點作為主要考量,透過色彩和大自然的紋路呈現在地風情。像是「伊予灘物語」行進四國西岸,乘客可以在列車上欣賞夕陽,因此外觀取用夕陽的紅色和太陽的橘色,並加入雲朵的線條感,而「志國土佐 時代黎明物語」行進太平洋沿岸,面對遼闊寬廣的太平洋的海景,便以坂本龍馬見到蒸汽船的情景為設計靈感,並透過坂本龍馬面對太陽的意象象徵開啟黎明的時代。
圖/「伊予灘物語」,JR四國提供。
圖/「志國土佐 時代黎明物語」,JR四國提供。
JR四國列車採用透明車窗也拉近了車廂內外的距離,讓乘客沉浸在四國的景致中,也透過日式風格設計,讓乘客坐在車廂內也能感受到身在日式民宅屋簷下欣賞窗外景色的感覺。
圖/JR四國提供。
JR四國列車不僅融入文化、歷史與景色,更促使當地居民積極參與,打造共融的四國列車文化,像是JR四國列車設計師松岡哲在一次活動上分享到,他發現列車行進至各區域時,時常會看到當地居民高舉自製的布條歡迎旅客,他覺得當地居民這種自發性的舉動非常有趣。不僅如此,JR四國列車也在車上販售當地料理與產品,並讓沿線的在地居民可以進行導覽,藉由列車美學的翻轉活絡當地經濟。
JR四國列車展現了透過翻轉列車美學的獨特魅力,成功成為地方創生和促進地方經濟的典範。而台鐵重新詮釋莒光號不僅迎接嶄新挑戰的嘗試,更透過列車美學的精心打造,展現了觀光與地方創生的潛在可能性。這使得交通工具不僅僅是載具,是一個結合藝術、美學與地方互動的生動故事,更成為旅遊體驗的一部分,逐漸在台灣推動嶄新的旅遊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