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的說法,在2016年後取得的房產,出售時,都採一個月內以房地合一稅完稅,可若是適用舊制的屋主,採取的是售屋後一年的5月份,和個人所得稅一起申報,方法上採固定比率或實際申報。
固定比率,是以「房屋評定現值」的固定比率計算出售屋所得,相對單純,且多數狀況下金額較低。
不過在實價登錄後,這種固定比率僅限早期取得,沒有相關資料的個案,若出售房屋的實際價格,減去取得成本及移轉費用,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就可選擇按實際發生的價額申報。
至於買房族,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則提醒,所謂「取得成本」,是指取得房屋的價金,與購入房屋達可使用狀態前,一切的必要費用,包括契稅、印花稅、代書費、規費、仲介費等。
圖/取自photoAC。攝影者AKO110。(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另外還有,在房屋所有權移轉登記完成前,向金融機構貸款購屋的利息暨取得房屋所有權後至出售前,支付能增加房屋價值,或效能非2年內所能耗竭的增置、改良費和修繕費。
而「移轉費用」,包含了仲介費、廣告費、清潔費及搬運費等。
也就是說,屋主當初購屋時,付出的相關稅費、仲介費和代書費等,以及購屋後的裝修費用,加上購屋前付出的利息,如果能提供相關證明文件,都可以扣抵。
此外,若屋主是以低價賠售,依據所得稅法規定,財產交易損失可扣抵當年度的財產交易所得,如當年度不夠扣扺,可以從之後3年的財產交易所得扣除。
所以說,最好先將買進和賣出的相關文件準備齊全,做為報稅時列報扣除的憑證。
圖/取自Pixbay。(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以買屋族來說,購買自用住宅時,一戶每年可列舉扣除最高30萬的貸款利息支出,但因為扣除額,認定以「戶」為單位,如果一個申報戶中有2棟以上的房子申請房貸,只能申報一棟,因此選擇利息較高的一間列舉扣除比較划算。
但若貸款人未在購買屋件設籍,即不算自用住宅。
此外,如果2022年房貸利息支出30萬,但另有儲蓄利息收入3萬,抵扣後餘額才可申報,因此只能申報27萬,然而為充分利用30萬的稅額,可先以手上存款償還部分房貸,以免讓存款利息吃掉房貸扣除額的免稅額度。
又對於換屋族來說,徐佳馨提醒,如果是2年內重購自用住宅者,可善用重購的稅率優惠,也就是當納稅義務人出售自用住宅時,2年內又另購價格較高的自用住宅,則其差額,就可於售屋時,將所繳的土地增值稅,於已納稅額範圍內退還,無論是先賣後買或先買後賣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