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的策展主題「好野人」,道出台灣東海岸原住民與大自然的相處互動,探討他們如何獲得富饒生活,以及從中養成的富足人文精神。而副標題「慢慢走比較快」,則反映了快速形成的年代,過去老人家建構的知識和倫理系統無法繼承,造成集體記憶的不復見,也等於世代文化的消失。
作為藝術季主管機關,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在東部搭建森川里海大平台理念,闡述從森林到海洋全都要自主守護,創造居民「公共參與」山村好生活的理念,不僅強調生態意識,還要關懷居住環境。
在這項議題中,當代藝術作為部村落的根植力量也不容忽視,相較於煙火式或觀光導向的展演活動,今年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更在乎的是「這件事與地方(指部落)的關係」,像是居民參與的動力、持續發生的未來性,這些資源能帶給選擇生活在這裡的人什麼機會。
圖/Apo’&王亭婷x港口部落:收集一群勞動者衣服作成海浪形狀,闡述「我對生活很滿意」,破洞衣服裡帶著靈跟好運,族人勞動完還會去海邊向「海浪」學習舞蹈歌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提供。
部落種種議題是藝術季關心的面向多元,其中包括:
來自豐濱鄉不同部落、不同年紀的族人,透過投影在傳統屋的五節芒牆面上,輪流訴說對「父親」的記憶...。
不同年代的日常物件,是象徵化的原住民圖騰柱,「移動中的部落」探討人移動中創造現在,同時尋覓傳統的交錯軌跡…。
今年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的創作,有現代考古與藝術想像的虛實交錯,有資本世代嚮往族群共生家族團結的反思,提醒大家都是「好野人」,在驅動控制卻失控的人類世,「慢慢走比較快」意味眾人是不是該重新透過身體感知,學習與自然共生的智慧,擺脫被各種「擁有」所束縛的慾望,不必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你我早已是「好野人」,人類可以轉向另一個更謙卑的未來式。
當藝術家走出工作室創作,展覽也跳脫機構型的白盒子,於地方展覽的第一現場,社會參與式的藝術實踐過程有機且真實,每一件作品的地點都是一個展覽空間,10件作品在地方創造了串連交流的場域。
「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展覽時間:2021/06/06 ~ 09/30
產官學合作:9月25日 藝術論壇@台灣藝術大學(視疫情調整)
*更多相關資訊和作品介紹,請詳見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