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漁港就是美術館!走進基隆實境遊戲、藝術現場,體驗打卡外的深度魅力

整座漁港就是美術館!走進基隆實境遊戲、藝術現場,體驗打卡外的深度魅力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
作者:社企流
日期:2021-08-10

2021 年由基隆星濱山團隊所創辦的「永晝海濱美術館」正式登場,今年主題以「People to People」,從土地最實在的人情味出發,邀請 12 位創作者進駐正濱漁港,以插畫、錄像、植物、攝影等 7 大類藝術,搭配當地職人專業,創造出富有人情溫度及引發議題思考之作品,將永續發生在地方上,帶給大眾新型態觀展方式!

延續前年的插畫節活動,今年邀請了 6 組青年插畫家,藝術家夏仙以漁網師傅的孩子為視角,創作出漁網師傅工作的幕後祕辛與日常;Hanna Chen 以漁船「吉濱七號」視角帶出修船廠師傅如醫生般的使命,帶出老船隻的歲月痕跡;羅寗與黃鼠狼 Ning&Weasel 將阿林師傅對造船的回憶,在繪畫裡結合幻想呈現職人對船的情懷。

Hanna Chen 以漁船「吉濱七號」視角帶出老船隻的歲月痕跡,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圖/Hanna Chen 以漁船「吉濱七號」視角帶出老船隻的歲月痕跡,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

黃姿瑜以即將消失的海女文化,將創作記錄下此職業靠山靠海而作的精神;yunin tsai illustration 以基隆正濱漁港,和平島當地特色食材帶入故事,用拼貼手法帶出生活感,呈現溫暖及在地風貌;小高潮色計事務所擔任本次無人導覽實境遊戲《憶忘之濱》美術創作,用獨特畫風結合遊戲劇情,重新詮釋漁港裡不同角色樣貌。

這次的作品也加入與以往不同的藝術領域:植物、攝影、錄像裝置、纖維,由創作者賴怡璋邀請正濱里的住戶與店家,於閒置空地上共同種植花卉打造「正濱花田實驗所」;涂佳豪以攝影呈現這座漁港的真實樣貌及內心感受, 帶展者進入一場正在正濱漁港上演的戲棚影戲;葉雨涵製作一塊舞台,採集像廟宇花磚上刻畫的民間故事,剪粘在這座舞台上。

賴怡璋邀請正濱里的住戶與店家,於閒置空地上共同種植花卉打造「正濱花田實驗所」,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圖/賴怡璋邀請正濱里的住戶與店家,於閒置空地上共同種植花卉打造「正濱花田實驗所」,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

詹越同則將港區採集的漁獲製成標本,掃描港區空間及物件的影像,探究的漁人知識,海洋、記憶如何型塑地方認同與連結;楊水源剖析正濱在地五金,以設計結合人類學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產出一系列的五金再造產品;臉頰緊貼地球以讓人出海探險的優良線材,透過撿拾、拆解、撚製(纖維編織)再次被使用,創立了「正濱漁有『線』公司」。

正濱漁有「線」公司,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圖/正濱漁有「線」公司,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自 2018 年開始,星濱山團隊自籌辦理了兩屆藝術節活動,今年以永續為目標出發,本次展覽強調街區合作維運的概念,與在地 6 間商家、3 個老宅合作,提供展場並配合日常營運,讓藝術作品能更長期地發生在地方上,在籌備期間更邀請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的師生們加入本年度策展行動,透過藝術共創再一次找回曾經在這漁業聚落的酸甜苦辣,期待「整座漁港就是美術館」打破單一建築載體,讓海濱成為一個沒有邊界的美術館。

星濱山團隊以「People to People」為主題,邀請 12 位創作者進駐正濱漁港.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圖/星濱山團隊以「People to People」為主題,邀請 12 位創作者進駐正濱漁港.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供。

本次展期為 7 月 24 日至 11 月 28 日,除了上述作品展出外,也安排了 5 場創作者主題對談、5 場海港再設計體驗工作坊,帶領大眾從不同角度重新理解這座漁港。並與「阿普蛙工作室」 聯手打造無人導覽實境遊戲,讓旅客能用手機,就能感受正濱漁港除了打卡之外的深度魅力。策展團隊也將親自帶領導覽,邀請民眾在疫情解封後,享受這片迷人的漁港。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了解更多請上(http://www.seinsights.asia/)。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旅遊永續美學北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都市裡古蹟祕境!北市3處超好拍「療癒系藝文館」洗滌身心
初日號破霧啟航,能否闖出金門觀光和台灣遊艇業的新未來?
「小陽。日栽」把老屋變身名人堂,陳綺貞、蔣勳都來了!
社企流

社企流

「社企流」為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長期關注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領域,致力透過內容策展(線上網站)、交流連結(實體活動)和人才培育(iLab 社會企業育成計畫)3 大服務,推動台灣社會企業生態圈發展。欲了解更多社會創新相關內容,歡迎至社企流官網(https://www.seinsights.asia/)。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