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新北力求促興建大巨蛋一案,新北副市長劉和然先前在專案報告上表示,國人這幾年對藝文展演及運動賽事都展現出旺盛需求,故個地方的室內活動場地有增加的必要。
加上目前以北部區域而言,超過萬人席位的室內展演空間量體遠遠不足,能做為棒球賽事的場地僅台北大巨蛋一處,顯見雙北地區無疑需要第2個大巨蛋存在,以因應多變氣候影響和活動財務等經濟收益,也讓職棒賽事的場次安排更符合球團期待。
而選址考量的因素,目前6處地點皆符合基地面積需10公頃、能規畫足夠停車需求,並有捷運三鶯線、土城樹林線、國道、台鐵等條件。
其中,淡海新市鎮二期周圍因為屬於文化廊道,未來若配合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及淡海輕軌等交通設施的完善,民眾就能方便規畫3天2夜、5天4夜的遊程。可見,淡水頗有機會成為新北大巨蛋的落腳地點,不過用地取得等相關措施,一切都還需要中央來合作配合。
圖/新北市大巨蛋示意圖。新北市府體育局提供。
據此,侯友宜也強調,台灣正處於世代轉型的過程,上一代與年輕人的觀念已漸漸不同,市場對於藝文展演與運動賽事的消費型態自然也在逐年改變。因此新北市的發展亟需規劃大型多功能場館,並將其作為2030年的新願景,以帶動北台灣的繁榮。
尤其,北部地區當今可容納萬人以上的場館真的屈指可數。而棒球又作為台灣國球,是全民運動之一,當然有龐大的使用需求。
像是新莊棒球場,一年舉行的北台灣職棒比賽就有高達約240場,加上上回舉國歡騰的12強賽中,中華隊繳出冠軍的好成績,這使國內場館的多功能性再度受到各界重視,除了要能舉辦球賽,還要同時滿足藝文活動及電競等各類競賽的需求,讓各類型比賽都能不受氣候影響而推遲,為年輕族群打造人生歷程中最熱血的精彩回憶。
圖/新北市大巨蛋選址的5大要素。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另一方面,新北市的地理位置亦可說是得天獨厚,處於北台灣的核心,又銜接台北市、桃園市與基隆市等縣市,所以在三環六線及相關重大交通建設逐漸完成下,包括淡海輕軌、環狀線,還有現階段已開通一大半的萬大樹林線,以及未來即將動工的汐東線,都將使新北市成為北台灣的交通黃金樞紐,在在都證明,新北是設置大巨蛋的絕佳場域,可藉由軌道場站與智慧體育園區的結合,有效紓解交通人流及車流,堪稱大眾運輸導向的最佳範例。
圖/新北市大巨蛋6大選址地點。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因此侯友宜認為,擁有豐富觀光資源的新北市,大巨蛋選址議題刻不容緩,這是一個需各局處共同推動,規劃長達10年以上的美好城市願景,致力從大巨蛋的選址開始,再延伸至周邊發展,充分利用周遭資源與設施,以帶動北台灣的經濟量能與國際競爭力。而新北市在規劃同時,也要確保區域的機能與品質逐步提升,為市民打造出更完善的生活休憩與娛樂空間。
循此,侯友宜不忘重申,自己會儘速邀集體育、空間發展、觀光娛樂、交通運輸等相關專家學者來一同交流討論,為新北市2050的發展創立嶄新目標。
只是全台各縣市政府現在都在喊「孵蛋」,包括台中、彰化也在爭取興建大巨蛋,但台灣到底需要幾顆才夠呢?
或許各城市都著眼於大巨蛋的強大「鈔」能力,如天王周杰倫在台北大巨蛋的四天演唱會場場爆滿,票房飆6.6億元,成功吸引15萬人潮,讓周邊商圈店家都雨露均霑。另外,台北大巨蛋舉辦的一系列中職例行賽與12強賽,現場觀看人口也座無虛席,一切都證明,城市用心孕育出的「一顆好蛋」背後具強勁市場在支撐。
圖/台北大巨蛋。蘇義傑攝。
不過說到底,「孵蛋」也絕非易事,過程牽涉許多利益的角力與客觀評估等作業環節,這一點,看台北大巨蛋一卡關就是28年,便能知道「孵蛋」伴隨的爭議和輿論肯定不少,非常考驗地方政府制定公平遊戲規則的智慧,還有勿忘因地制宜的建設初衷,否則一昧求生出「大」巨蛋,卻忘了在運動賽事及商業演出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那地方政府原來的美意很可能本末倒置,變成一顆養蚊子的爛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