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台北捷運共有紅、藍、綠、棕、橘、黃5條路線,串連整個台北地區與新北地區的交通網路,疫情前每日運量約達200萬人次,在2019年的世界都市軌道運輸年乘客量排名中,排名25名,足見其繁忙程度。為因應持續增加的乘客量,北捷持續興建、規劃不同路線,以增加運量,滿足民眾行的需求。
根據台北捷運工程局公開的資料,台北捷運局目前共有4條興建中的路線,包括從紅線象山站往東延伸的「信義線東延段」,增設一座「廣慈/奉天宮站(R03站)」,預計2023年底完工。萬大中和樹林線一期、二期,於中正紀年堂站向西南延伸,中途再往西北方向走,與橘線的迴龍站相接,全長約22.8公里,增設22站及1個機場,分別預計在2025年及2028年完工。
另外還有黃線「環狀線」的南北環路段,分別為從大坪林站往東延伸至動物園的「南環段」,以及從新北產業園區往東延伸至劍南路的「北環段」,全長約20.6公里,將增設18座車站,與棕線「文湖線」相接成環,將大大增加新北民眾的方便性。
圖/台北捷運建設路網,取自台北捷運工程局。
而跟台北捷運局在「環狀線」、萬大中和樹林線均有合作關係的新北捷運工程局,另外獨自力推3項軌道興建案。首先是「淡海輕軌第二期藍海線」,從捷運淡水站沿海邊延伸,與漁人碼頭相接,全長約3.3公里,增設6站,若經核定最快可在2022年底動工、2026年完工通車。
安坑線輕軌則是自安坑地區向東北方向延伸,最終與「環狀線」十四張站相接,全長約7.5公里,共增設9站,預定今(2022)年底完工,可說是這些軌道建設中,最快與大台北地區民眾相見歡的路網。
捷運三鶯線跨越城鄉,圓了年輕人成家的夢
除安坑線外,目前工程進度已逾60%的三鶯線,則是從「板南線」往西連接至桃園捷運「綠線」,預計明(2023)年底完工,朝「三環六線」更邁進一步。
圖/取自台北捷運 Metro Taipei FB。
再往南看,機捷於2017年通車後,桃園捷運工程局將路網自「環北站(A21站)」往南延伸到中壢站,其中「老街溪站(A22站)」預計2022年通車,「中壢車站(A23站)」預計2028年通車。此外,另一條更讓桃園人引頸期盼的「綠線」,將縱向貫穿北桃園4區,連結八德、桃園、蘆竹、大園交通網,全長27.8公里,增設21站,預計自2025年起陸續通車。
高雄捷運工程局部分,接續先前「環狀輕軌第二階段」部分路段通車的氣勢,整個環狀輕軌預計在2023年連接成環,配合早已通車的紅線與橘線,將讓高雄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更加方便。另外,「紅線」往北延伸至「岡山車站(RK1站)」預定在2024年通車,第二期的延伸案,預計在2027年通車至「南路竹站(RK6站)」。
圖/高雄捷運興建路網,取自高雄捷運官網。
捷運「黃線」近期也傳來好消息,國發會已通過高捷黃線綜合規劃,建議行政院核定,高市府力拚2022年底動工,如一切符合預期,最快2028年底就能完工通車,讓這條全長超過22公里,共設置23座地下車站的捷運路網,更方便地服務高雄民眾的行的需求,打造高雄市進入公共運輸導向的無縫運輸新階段。
而除了上述這些已在興建階段的軌道路網外,其實全台從南到北多個縣市,均已紛紛提出、甚至加碼各自的軌道運輸建設。例如台北市已把「環狀線」東環段、民生汐止線排入規劃階段;新北市更規劃五股泰山輕軌、八里輕軌、深坑輕軌、泰山板橋輕軌等等計畫;桃園也將連接自「中和新蘆線」的「棕線」提上了日程。
圖/取自高雄捷運官網。
台中市在綠線通車後,也快馬加鞭公布自己的藍線、綠線延伸、太平霧捷運一二期,以及標註為「橘線」的台中機場捷運計畫,積極向中央爭取大型交通建設經費。六都中唯一尚未有捷運系統的台南市,提出了藍線、綠線、藍線延伸段,及紅線等4條建設計畫,其中藍線進度最快,目前已進入綜合規劃期末階段。
新竹市、彰化縣也提出了自己的捷運建設計畫。新竹市提出的整體路網,規劃為紅、綠、橘、藍4條路線,目前已送交通部備查。彰化縣全力催生的三條捷運路網,包括自台中捷運「綠線」延伸的「大竹鹿港線」,以及彰南、彰北輕軌路網,如一切順利,最快可在2022年中送入交通部初審。
在一切仍處於不確定的後疫情時代,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2030年之後,台灣各縣市將出現多條軌道路網,為未來的城市人繼續塑造繽紛的城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