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以往國際型飯店首次進軍台灣,通常選擇在首都台北發跡。全球規模第二大、擁有近80年悠久歷史的洲際酒店集團,反而一眼相中高雄。
自2021年創建高雄洲際酒店以來,洲際憑藉深耕港灣、點亮南台灣的策略一路向北,2024年底再成立如垂直美術館般的台中勤美洲際酒店,並宣告計畫於2027年前,陸續進駐台北與新北,在信義大巨蛋旁成立台北洲際酒店與金山洲際酒店。
此外洲際旗下品牌,包括花蓮英迪格酒店、鹿港英迪格酒店、台北淡水逸衡酒店、台北士林VOCO酒店、台北車站智選假日酒店,以及桃園機場假日酒店等,也預計於2027年前先後亮相。
圖/洲際酒店集團台灣區暨高雄洲際酒店總經理羅嘉麒(Robbert Manussen)。張智傑攝。
換言之,洲際集團目前在台既有的14家飯店,確定擴增至30家,以兩倍速的版圖投資計畫,彰顯出這家國際企業對本土旅遊業商機的高度重視。這一舉措也讓人見識到,高雄作為翻轉國家南北產業重鎮的非凡前景。
基於此,《遠見雜誌》與《城市學》特別南下,專訪來自荷蘭的洲際酒店集團台灣區暨高雄洲際酒店總經理羅嘉麒(Robbert Manussen),深入探討洲際酒店如何以跨國飯店品牌的聲量,為高雄引流國際旅客?而高雄的觀光量能,又是如何吸引洲際深耕佈局,締造雙方水幫魚、魚幫水的共榮發展?
聊起高雄從工業大城蛻變為科技之都,Robbert就像出生於高雄,以鄉親欣慰的口吻說道「我很喜歡台灣,尤其是高雄,如此得天獨厚的旅遊目的地,洲際當然得進駐,推薦給全球旅客!」
因此他十分感念2021年,幸運的高雄洲際能結識好夥伴,聯手在靠海、天氣晴朗,同時富有人情味的熱情城市裡,打造登台後的一座城市型奢華酒店,為港都注入跨國飯店品牌的能量,並在高雄市政府這些年積極推動娛樂、藝文與科技等產業下,造就港都國際與本土飯店百家爭鳴的盛景。
圖/高雄洲際酒店內的日式餐廳「WA–RA」設計相當具有現代感。張智傑攝。
儘管隨著住宿業百花齊放,無疑會為高雄飯店一級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激烈競爭,可從事觀光旅宿工作多年,走遍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城市Robbert卻樂觀其成,表示一座有機城市需要的正是多樣性,當不同等級的高雄旅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滿足各類型旅客需求。
故無論是商務型快閃散客,還是連日參加大型會議的企業團客,亦或親子家庭、情侶檔、背包客等型態的消費者,從三星到五星級飯店,民眾造訪高雄皆能各取所需,如此多元並茂的都市,自然更具成長潛力與旅遊魅力。
圖/坐擁百萬海景的高雄洲際256間客房,因周圍捷運、輕軌、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展覽館等大型公共建設逐步到位,吸引世界級名人、演唱會巨星等高端客先後慕名而來!張智傑攝。
據此,Robbert亦底氣十足的說道,高雄洲際是南台灣首見的國際型酒店,雖然比一般飯店住宿價格高出10至20%,直衝高雄當年的天花板。可基本上從開張至今,客群本身即來自金字塔頂端,故市占率非但長年不變,甚至還伴隨高雄城市科技化及半導體產業鏈聚落的形成,上流客人數明顯的提升。
尤其,洲際一直以來走在全球觀光市場的浪頭,面對國際企業永續經營的顯學,自然比別人都快一步。而高雄洲際不僅多年來任何的方針舉措,皆以環保的終極目標為始,致力成為世界級綠色旅遊的產業領頭羊,也因此深得海內外旅客的認同。
圖/一走進高雄洲際酒店,馬上能看到象徵海洋城市的「孔雀綠」,並以寶石光澤點綴,讓人感到高雅而貴氣。張智傑攝。
且早在籌備高雄洲際的期間,飯店內所有軟硬體設施到餐廳料理等規劃,Robbert皆以長期駐地經營的ESG思維來策劃每一步,並格外重視各單位的台灣人才培育與集團員工的職涯訓練。
舉例而言,洲際選用的所有供應商,就在「In Taiwan, for Taiwan」的原則下進行合作,堅守綠色採購的機制。
好比高雄洲際內的餐廳,近七成食材都來自當地,並領先全台飯店,導入生化菌處理機,將餐廳剩下的食材邊角餘料,或客人餐後的廚餘,經自然菌種分解發酵後生成肥料,接著提供給屏東等地的蔬果小農,請業者繼續堆肥栽種出健康食材,再販售給高雄洲際,打造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綠色循環鏈,達到減少食品浪費與減低廢棄物量的雙效。
圖/高雄洲際內的全日義式餐廳「SEEDS 大地」,以提供自助式週末義式早午餐聞名。張智傑攝。
而在高雄洲際房內,不只盥洗用品皆採填充方式補給,2024年業者還大刀闊斧,在每間客房內裝設獨立飲水系統,並不定期做品質檢測,讓旅客放心飲水之餘,又能避免塑料瓶裝水的大量生產,因此相比2023年,房間內的廢棄物足足減少19%以上,成果相當斐然。
圖/高雄洲際客房內為減少不必要的罐裝水包裝,全面配置飲用水系統,力求永續環保。蔡炆璇攝。
同時,高雄洲際也為維持高級飯店的服務,運用可回收材質製成洲際限定的木質感環保杯、備品化妝包等周邊商品,讓消費者能以幾百元的親民價格,就買到日常攜帶方便又實用,且造型精美別緻的日用品。
圖/高雄洲際運用可回收材質製成限定版的木質感環保杯。張智傑攝。
至於人才部分,Robbert除飯店內各式異國餐廳的主廚來自當地國家,以提供住客最道地的餐飲風味外,他非常堅持,高雄洲際99%的員工皆須招募台灣人,好為高雄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因此Robbert不僅與高雄餐飲大學等地方學校,廣開青年實習的建教合作機會,也特別成立「洲際學院」(IHG academy),扶植集團內各專業領域的員工,讓他們熟悉集團的服務宗旨與ESG永續經營的理念,並透過現代電子工具的落實應用,徹底改變職場運作模式。
對此,Robbert就提到「我的辦公桌沒有任何紙本報告或簽呈。」一是洲際深知,無紙化是實踐環保態度的重要守則,再者是新世代員工的生活與數位密不可分,若集團還以老舊方法工作,自然留不住優秀人才,更遑論讓他們對企業日後的世界地位,以及本身的職涯升遷發展深具自信了。
圖/洲際酒店集團台灣區暨高雄洲際酒店總經理羅嘉麒(Robbert Manussen)。張智傑攝。
加上台灣面臨少子化難題,社會百工百業都陷入缺才危機。故Robbert力求飯店流程智能化,讓員工能將無需動腦的繁瑣工作,全程交由自動化科技設備與數位化的後台系統來簡化完成,省下大量人力時間成本,更專注的執行需人類決策的任務,如此既可提高自我認同感,也能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困境。
況且,洲際酒店集團旗下飯店品牌遍佈全球,具絕大多數企業缺乏的大數據資料,故有效運用AI技術分析並制定決策,幫助經營團隊更了解客人需求,才是飯店業追求好客的真諦。圖/坐擁百萬海景的高雄洲際256間客房,因周圍捷運、輕軌、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展覽館等大型公共建設逐步到位,吸引世界級名人、演唱會巨星等高端客先後慕名而來!張智傑攝。
另一方面,Robbert更多管齊下,持續接觸銀髮族等機構,讓具有多年職務經驗的長者二度就業,一同加入年齡層廣泛的台灣洲際大家庭,在合適崗位上開啟人生精彩的下半場。
而話鋒至此,他也盼日後能在中央政府的相助下,聘雇到更多外籍員工,補足台灣飯店基層人力缺口,藉著多國語言和文字的融合,創造本土更友善的國際觀光環境。
而上述種種都顯見,洲際從決定駐台的那一刻,便決心將集團永續DNA注入於本土,從營運的每個細節出發,致力向員工與旅客傳遞企業文化精神及環保重要性。
因此如今的洲際,不僅堪稱國內最創新、最佳自動化管理的飯店,還榮獲台灣唯一,亞洲人力資源權威雜誌《HR Asia》連續八年頒發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彰顯出洲際為員工創造良好職場環境的卓越表現。
或許就如同Robbert所言「永續這件事關乎個人要或不要的選擇,即使環保要許多細節要留意,可透過日常的循循善誘,終究能向世人傳達愛地球的美好。」而高雄洲際身為台灣數一數二的國際飯店,他認為集團想樹立的標竿,當然不局限於地方,而是要以先行者的目光,從思考當下應該做什麼,提升至永續飯店業未來能提供員工、客人哪些更好的東西。
因此Robbert也進一步透露,洲際對台灣觀光旅遊市場深具信心,還計畫未來兩年以領先者之姿,馬不停蹄地加速擴大本土版圖,因為集團看見台灣多元且深具包容性的價值觀。
儘管在國際酒店人才和旅宿創新層面,台灣相比新加坡、香港、東京等城市的發展仍較為緩慢,可只要高雄洲際持續為本土注入國際文化,積極推動綠色採購、綠色旅遊、減少碳足跡等ESG企業永續作為,相信日後在政府與產業共同推動智慧城市的願景下,洲際酒店所到之處,都能發揮全球觀光的影響力,幫助地方技術創新與環境維護,更進一步推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旅遊產業的新高地。
而當高雄洲際朝著企業願景邁進,期間Robbert亦有感高雄的轉型成功,已成為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特別是觀察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他知道國內旅客已慢慢理解,頂級飯店尊榮體驗的價格適配性,因而促成國旅人數逐年攀升,寫下高雄洲際高達85至90%房客為台灣人的成績。
與此同時,港都在市政府海外用心的推廣觀光下,高雄洲際除來自鄰近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的觀光客也明顯增加,地方一系列重量級巨星表演的加持,更促進地方演唱會經濟崛起,刮起全球粉絲朝聖高雄的旋風,連帶讓海外遊客數呈上揚趨勢。
圖/高雄洲際內打造了一座羅馬宮廷風的拱門泳池。張智傑攝。
更棒的是,如今高雄還順利迎娶護國企業台積電設廠,帶動許多國際科技大廠一一往南移動,連帶讓歐美商務人士因差旅蜂湧而至,外加近期更傳出,中國有意開放大陸客旅台的消息,這對高雄旅遊業來說,皆可謂是喜事連連。
故Robbert最後不忘興奮地重申「海洋城市風情萬種,不僅高雄洲際美如精品專櫃,ArtDeco藝術風客房常讓住客流連忘返,海港日夜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故旅客造訪高雄時,別忘了至少待上2晚,充分感受港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