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5年台北萬豪酒店成立,相隔6年後,萬豪酒店改將目光投向近年話題不斷的高雄,並斥資上百億打造「高雄萬豪酒店」(Kaohsiung Marriott Hotel),同時還與義联集團的義享時尚廣場建築聯通,雙強聯手推出購物百貨、餐廳美食、觀光飯店、企業商辦、婚宴會館與數位娛樂等服務,共構出國際級複合空間,讓這些年前往的國內外旅客都大為驚艷。
循此,《遠見雜誌》與《城市學》也特別南下專訪高雄萬豪酒店總經理黃永財(Tony Wong),想進一步探究,萬豪酒店如何以國際飯店品牌聲量為高雄聚客?而港都的觀光量能又是如何吸引萬豪的目光呢?
來自新加坡,一心一意把國際經驗也帶入台灣的Tony,坦言高雄萬豪在成立初期,經營起來確實辛苦。因為地方的國際飯店較少,加上高雄過去平均住宿價格約3、4千元,5千多元的飯店價位一時間很難讓消費者接受。
不過Tony發現,隨著高雄經濟開始蓬勃,全球半導體科技大廠陸續前來,同時又有演唱會觀光效應,加上南部人消費講求口耳相傳的好口碑,民眾終於漸漸發現,國際旅宿的價格,反映的其實是服務品質與環境質感的適配性。
圖/高雄萬豪酒店總經理黃永財(Tony Wong)。張智傑攝。
但說到這讓人不免好奇,高雄觀光產業的崛起,全在萬豪的預料中?對此Tony忍不住笑說「萬豪完全不怕飯店泡沫化,因為2025年台積電最大廠還要進駐高雄」。接著他進一步表示,以萬豪的視角而言,看的正是地方的「錢」景。
因此護國企業台積電落腳高雄,自然吸引世界各地上下游的合作廠商,也跟著前來設廠,這背後牽動的,正是數以萬計的商務客。
換言之,高雄未來3到5年的客群基本盤將持續擴大,地方飯店無論大小規模,都能享受到紅利,因為企業本身針對差旅,也有不同的預算需求。
圖/高雄萬豪酒店健身房有完整的運動器材,而且皆是業界的龍頭品牌,一台就要價數十萬。取自臉書「高雄萬豪酒店 Kaohsiung Marriott Hotel 」。
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積電正在高雄建置的是二奈米廠,即全球當前最先進的製程技術。可想而知,國外半導體從業人員,也是一流的工程師或科技菁英,平均年薪破千萬者不在少數,強勁消費力當然不容小覷。此時,一次提供頂級飯店服務、美食與設施的高雄萬豪,自然成為上流散客的首選。
圖/高雄萬豪酒店12樓的中庭SPA水療區,還猶如一座隱身在飯店內的「千島湖」。取自臉書「高雄萬豪酒店 Kaohsiung Marriott Hotel 」。
加上高雄萬豪有多達700個客房,即使來的是企業團客,飯店也能容納。無論是安排商務會議、舉辦春酒尾牙等活動,皆可使用內部的豪華場域,像是能開設200桌,連汽車都能搭電梯直達的宴會廳,還有滿足2000多人需求的大型會場。
而種種空間與設備,在Tony來看,寸土寸金的台北不僅很難達成,北部科技園區目前的發展,似乎也未有導入龐大客群的量能。
圖/高雄萬豪酒店挑高11米的8樓萬享宴會廳,可容納上千名賓客,在跨年夜一同倒數狂歡。高雄萬豪酒店提供。
而在親眼見證高雄觀光起飛之際,Tony對於萬豪酒店敢反其道而行,選擇入駐北高雄,與漢來、承億、福華等頂級飯店互別苗頭,他坦言「萬豪集團常客會員點數制度行之有年,底氣夠,所以無需擔心」。
由於萬豪早在2015年,就一口氣收購「喜達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Starwood Preferred Guest,SPG)的股份,將其底下的旅宿品牌一夕合併,包括著名的「威斯汀」(The Westin)、「喜來登」(Sheraton)、「W飯店」(W Hotel)、「瑞吉酒店及度假村」(St. Regis Hotels & Resorts),以及艾美酒店(Le Meridien)等,故當今萬豪體系下,共有32大旅宿品牌,總計9000多個據點遍佈世界各國。
圖/高雄萬豪酒店內有許多以高雄海港為意象的超大型藝術裝置。蔡炆璇攝。
這意味著,萬豪會員制度不僅各大國際飯店皆適用,會員一入住,每5元美金便可獲得一點的點數也全球通用,自然吸引暴增的會員們持續積點。
無論旅客飛到哪個國家,都會習慣先查詢當地是否有萬豪旗下的旅宿能夠入住,享受從銀等、金等、白金、鈦金到大使,共5種等級的尊榮福利,如房間免費升級、享用限定早餐、獨享VIP行政酒廊等,亦造就萬豪如今在全球飯店業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圖/高雄萬豪酒店的空中禮堂。張智傑攝。
據此透過Tony的觀察,這也是萬豪在高雄獨樹一幟的經商術,因為當地許多飯店皆屬獨立品牌,可南部人也非省油的燈,當然懂得精細算。
故愈來愈多高雄人加入萬豪會員,希望出國遊玩的同時,能透過入住萬豪家族的飯店,一邊享樂累點,一邊體驗高級服務。
更棒的是,萬豪還搶先解決消費者的旅遊痛點,與特定航空公司配合,提供會員點數購買機票里程數的兌換服務。這一策略,又讓萬豪點數價值大漲,如同貨幣般,吸引會員數逐年攀升。而金字塔頂端的旅客,亦伴隨高雄萬豪的落成,先後來台探索港都之美,以及城市即將迎來的榮景。
不過再好的飯店,也需要人力。Tony坦言,受台灣服務業嚴重缺工的影響,高雄萬豪也陷入人力緊繃狀態,所以他時常會「校長兼敲鐘」,親自出馬以維護飯店內的環境整潔。
可論起館內「才荒」最嚴重的部門,Tony不諱言「一定是餐廳!」即使高雄萬豪內部的餐廳風格多元,11樓還有三度榮獲米其林指南推薦的「美享地 Majesty」餐廳,可面對通膨時代,高雄餐飲業營運終究入不敷出,難以擺脫人力、食材成本高居不下,餐廳價格一拉抬,大眾又不願買單的窘境。
圖/高雄萬豪酒店內的京樂日本料理餐廳,提供精緻雙人鍋物作為跨年派對獎項。高雄萬豪酒店提供。
如此一來,定然會加劇勞動力不足的惡性循環。Tony就以吃到飽餐廳為例,提到台北定價約3000元,高雄一破千就可能沒有客人上門,導致員工月領低薪,時間久了,任誰也待不住,廚房流動率必然提高,可偏偏消費者用餐,認的是口味,主廚一換再換,怎麼可能養成死忠客群,連帶許多好餐廳經營不善,一間間美味就此熄燈。
對此Tony感嘆,在高雄開餐廳真的是最大挑戰,儘管每家飯店都希望主打獨家美食,好吸引世界饕客入住,但就連高雄萬豪的餐廳現在都只能維持穩定客量,同時觀望著地方餐飲市場的發展。
圖/高雄萬豪酒店共有12種房間。張智傑攝。
但行走國際飯店業多年,身經百戰的Tony從沒想過放棄,依舊積極尋求才源,相信有招一日,高雄餐飲業的業績,也能像高雄萬豪一樣逐步穩健。
於是他開始與高雄餐旅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等學校合作,透過建教學習的方式,媒合學生趁寒暑假來高雄萬豪打工實習,也爭取未來優先入職的機會,創造地方產學雙贏的新局。
圖/取自臉書「高雄萬豪酒店 Kaohsiung Marriott Hotel 」。
其實展望未來,隨著台積電引來國際科技大廠先後進駐港都,加上萬豪酒店以獨特的會員經營模式,創造世界級飯店市場的影響力,高雄在如虎添翼下,明顯正一步步朝國際級城市的方向邁進。
或許當前,台灣餐飲人力短缺的挑戰依舊存在,可在產學攜手培育新秀的良性循環下,相信未來必能凝聚更多懷抱理想、對服務業有興趣的年輕人,為這座無限可能的海港城市注入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