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2024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屏大整併區域教學量能,永續深耕USR、協200多所姐妹校國際化雙軌併進

屏東大學獨享18種入學管道!人才斜槓高教、師培、技職企業愛瘋

屏東大學獨享18種入學管道!人才斜槓高教、師培、技職企業愛瘋 圖/取自臉書「國立屏東大學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 NPTU」。
作者:蔡炆璇
攝影:黃菁慧
日期:2024-10-04

2014年,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正式合併為屏東大學,南台灣一場浩大的師培體系與技專校院聯姻引發全台關注。不過說起地名大學,屏大這10年的發展其實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的技職與師培底蘊,成為全台唯一,整合18種入學管道,達綜效最大化的大學。因此2024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屏大表現突出,文法商與社會影響力等指標進步幅度皆為全台最多,且屏大生在業界深受歡迎,據校方調查雇主滿意度高達96.55%。究竟屏大轉型過程掌握何種秘訣,能一次坐擁高教、技職與師培三大教育體制?學校又是如何將綜合DNA特色鏈結社區、應用在地,引領師生立足南台灣,外銷全世界?

2024年六月畢業季,記者一行人來到幅員遼闊達51公頃,擁有四大校區和七個學院的屏東大學專訪校長陳永森時,甫入校園,便隨即被眼前美景所吸引,藍天白雲下,校內不僅綠樹、草地和艷花相映成趣,保留熱帶植物自然空間點綴的建築景觀,也讓人感受到屏大獨樹一格的自由學風。

取自臉書「國立屏東大學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 NPTU」。圖/取自臉書「國立屏東大學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 NPTU」。

而陳永森一見到我們,也一展南國人的熱情,用閃閃發光的眼神訴說屏大的整併歷程,以及他校無法比擬的獨特之處。

屏東大學兩階段整併教學量能!高教、師培、技職師資人才體制互刺激創全面正循環

回顧屏東早期的教育環境,陳永森表示,當時地方只有屏東教育大學(過去為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商業技術學院(過去為屏東商業專科學校)與屏東科技大學(過去為屏東農專)三所國立學校,所以教育部遂提出兩階段整合計畫,讓學生規模各約4、5千人的屏師與屏商,先以門當戶對的形式整併,後續再讓屏大與學生約12,000名的屏科大進行合校作業,希望逐步集結區域校園的力量。

延伸閱讀

元智大學打破「人才訂單」綁定!遠東企業高教辦學創全台新高度

不過由於屏師早於日治時期建校,學校歷史長達84年,而屏商則於1991創校,僅發展約26年的時間,故兩校合併初期,各界多不看好,無法想像兩種截然不同的組織文化生態與行政規範能順利融合。然屏大不僅成功做到,磨合過程還十分融洽。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圖/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

如同陳永森所言,屏東人性格本來就淳樸又富有人情味,因此在兩校任教過的他發現,合併的第一年,儘管雙方師長過去都不曾打交道,可藉由每月一次的行政會議與雙週一場的主管匯報,彼此還是能充分溝通與交流,建立出平衡的關係,也幫助配套措施逐漸成形。特別是兩校師長都對於「新學校」的成立充滿期待,並於保留原來教學體制的想法上產生「異中求同」共識。

延伸閱讀

台中攔不住東海大學生!迎新狂夜「大手牽小手」翻轉青年失敗觀

取自屏東大學官網。圖/取自屏東大學官網。

對此陳永森就舉例,現在的屏大,充分汲取高教、技職與師培的體制優點,不僅教師升等制能相互串連,學生也能一次享有三大教程的資源。

好比師培體系下的學子,除了能獲得原來師培中心的教學品質,擁有師徒傳承文化與校友網絡資源外,還能藉由技職體系的傳統「地氣」,與屏東產業直接做鏈結,透過教學現場的實習與學長姐的經驗回饋,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並更新教材。

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圖/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

而屏大技職體制中主打資訊和管理學科的學生,同樣能跨域學習高教內容,赴師培中心選修教程或出國實習,並於教學現場發揮所學,展現專業領域技術。

因此在屏大,高教、師培與技職三體制的相互刺激與正循環作用,不僅在台灣堪稱獨一無二,無形中也帶給青年未來更多元的選擇與無限的可能。

屏東事,就是屏東大學的事!陳永森深耕USR永續,集200多所姐妹校國際化雙軌併進

同時為了更突顯出屏大的學制特色,擁有屏東縣府建設局長資歷的陳永森,也持續擴大學術綜效於地方,希望能將雙重研發能量灌注於當地。

於是他開始將「屏東學」融入全校的教學課程,強調「屏東事,就是屏大的事」,希望帶領師生以文史角度認識地方傳統產業與文化的發展,進而出建立良好的人地關係,進而愛上南國這塊會黏人的土地。

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圖/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

此外陳永森也積極展開屏大USR計畫,鼓勵師生親自走入社區,透過下鄉田野調查或上山下海發展研調開啟學術視野,探索地方真正的需求,以進行深化的產學合作。

好比透過資源盤點與行銷規劃,建構專屬於屏東的地方創生與風土教育,打造區域型深度旅遊,同時提高屏大的社會能見度。這一點,觀察屏大逐年攀升,年約7000多萬的高教深耕補助經費,便能反映出屏大在落實社會責任上的顯著成果。

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圖/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大學合併為屏東大學後,發展有別於他校單純的高教化,始終保有原來技職與師培的底蘊。黃菁慧攝。

最後陳永森不忘強調,由於現在全球趨勢變化快速,國際化不僅是學校發展顯學,也是課程規劃的重中之重。

有趣的是,對台灣多數學生和家來說,除了校牌吸引力外,往往也會去考量南北大學的差異,但是在國際生眼裡,台灣大學無分東西南北,因此屏大真正想做的是幫助學生擁抱台灣、放眼世界,透過多元的教育體制、EMI全英語課程,以及雙聯學位等模式,不僅與屏大海外200多間姐妹校直接對接,未來還能成功具有競爭力的國際人才。

延伸閱讀

2024學測成績五標出爐!考生大學申請「一行為」台大等校秒淘汰

國立屏東大學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NPTU)小簡介
成立:2014年
校長:陳永森
學生人數:8859位

2024年光榮績效:
1. 文法商大學全台進步最多。
2.社會影響力全台進步最多。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藝術人才錢景看齊半導體永不失業!南藝大靠文化擋台灣科技災
高雄中山大學靠「矽光子」拚台成清交!校長李志鵬創頂大新局
金門大學全台首學早贏台南8百年?育金酒人才曝「最賺錢科系」
大葉大學愛心樹爆紅不怕倒?彰化網美打卡點揭私校助學永續三箭
分科測驗考好也茫然!台灣大學為何沒AI取代不了的「水電系」?
讀金門大學都哪些人?金酒助攻、縣府7000補助爆增國立高教魅力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