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六月畢業季,台灣多所大學校園都彌漫著不捨氣息,但比起別離的感傷,位於桃園的元智大學似乎多了一股展望未來的期待。因為元智畢業生於就學期間便享有許多來自遠東母集團橫跨10大產業的各種資源,產學互動可說是非常密切。
而這獨有的辦學優勢,也讓2022年接下元智大學校長一職的廖慶榮受訪時不禁自信的表示「在台灣能做到真正企業辦學的公司少之又少,而遠東就是其中一家。」
圖/元智大學背後有遠東集團旗下250多家公司資源支持,幫助學生在學程中及早接軌企業實務。黃菁慧攝。
然廖慶榮的說法其來有自,因為元智大學在他的帶領下,113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的招生表現著實亮眼,招生名額使用率從2023年75.6%一口氣飆至92.45%,榮登全台私校之首。且面對台灣惡劣的少子環境,他強調,元智未想過以減招方式玩起「數字遊戲」,只是在遠東支持下認真辦學,藉真實數據反映廣大考生與家長的認可與青睞。
圖/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黃菁慧攝。
可作為技職龍頭台科大的前校長,廖慶榮在經歷過公立與私立大學的經營型態後坦言,「經費」與「招生」是私立學校最大的挑戰。
接著他不諱言說道,以經費而言,國立校長處理許多校務,基本上能立刻化想法為行動,提高預算去加以實踐。可元智終究是遠東的一部分,凡事都需編列好年度預算,再交由董事會審核通過,校長當然難施展拳腳。
至於全台院校都遭遇的生源不足難題,廖慶榮明白,公私立校牌本身的吸引力就有別,私校相較國立更高的學費,自然是學生和家長考量申請的一大推力。
圖/元智大學背後有遠東集團旗下250多家公司資源支持,幫助學生在學程中及早接軌企業實務。黃菁慧攝。
但關關難過關關過,廖慶榮在了解元智大學之於遠東的角色,是學術智庫,也是代表集團推動社會公益的教育殿堂後,他上任前特別與董事長徐旭東強調「學校須由董事會與校長一同來經營」。
而當場兩人也因理念相符很快達成共識,自此董事會不僅開始將校內大小事彈性授權給廖慶榮決策,也藉由他每月書面報告或2小時匯報,了解元智所需的一切,並以金援相助。
圖/元智大學背後有遠東集團旗下250多家公司資源支持,幫助學生在學程中及早接軌企業實務。黃菁慧攝。
爾後董事會還因頻繁的參與校務,對元智產生深厚感情,進而帶動遠傳電信、遠東百貨和遠東商銀等子公司聯手傾注資源,透過業師赴元智講課與學生到職場實習的機會,促進多元產業實務技術與學術研發量能的創新與交流。
不過,深知企業求才若渴的廖慶榮認為,校方光與遠東培養出良好互動與默契還不夠,想讓元智成為永續發展的大學,並樹立起國際聲望,就需要吸引更多優秀的學子加入行列。
於是廖慶榮治校遂以招生為導向,不僅於元智舉辦許多關於高中生的活動,展現自由學習的魅力,還擬定國際化發展藍圖,盼藉由擴大招攬國際生鏈結在地教育等行動,將元智打造成國際交流平台。
圖/元智大學背後有遠東集團旗下250多家公司資源支持,幫助學生在學程中及早接軌企業實務。黃菁慧攝。
另一方面,有鑒於桃園當地的大學招生競爭激烈,廖慶榮也以著重發展管理與電機通訊雙學院中的特色科系,致力替元智的學界定位做出區隔。
同時,他為了讓元智的專業領域能因應產業快速變化,還專程與國內多家具備競爭力的品牌攜手推出企業學院,包含半導體書院(欣銓)、中強光電書院(光電學程及管理學程)、遠東書院(製造業學程)與元智大人物書院(創新科技學程),幫助學生透過選修課程提早與職務接觸。
圖/元智大學背後有遠東集團旗下250多家公司資源支持,幫助學生在學程中及早接軌企業實務。黃菁慧攝。
值得一提的是,論及產學合作,廖慶榮特別屏除「訂單式人才」機制,希望學生自主學習不設限,揮別過去一畢業就得前往指定企業上班的壓力,避免前程遭到綁定。
最後,面對大環境局勢發展快速,AI和永續等趨勢崛起,廖慶榮不忘鼓勵現代年輕人多運用校方提供的企業綜效資源來跨域學習,因為他認為「很多新興領域其實沒有所謂的專家,只是看誰接觸的多或學習的早」,所以當台灣各產業都在求才,學用落差一說早已是過去式,在現代,無論是善於文字應用的文科生,還是專攻研發的理科生,青年只要具備國際語文能力,相信就能發揮所長,成為環境所需、獨具競爭力的「應變人才」。
元智大學 Yuan Ze University(YZU)小簡介
成立:1989年
校長:廖慶榮
學生人數:8763位
2024年光榮績效:
1. 私立大學第六名創歷年最佳成績。
2. 中經費大學全台第一。
3. 中型大學全台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