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彰化這些年受限城市人口有減少跡象,拚升格成第七都失利,可根據內政部資料,2024年彰化總人口數約123萬,依舊屬六都外榜首。因此一向非常重視環境永續與社會責任議題的彰化大葉大學,校長方文昌特別選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大葉愛心樹助學冠名地標揭牌記者會上接受《遠見》與《城市學》專訪,以教育者立場分享大葉作為當地唯一屹立不搖私立大學的未來願景。
圖/取自臉書「大葉大學 Da-Yeh University」。攝影者PAiKO。
提到台灣高等教育,方文昌坦言「M型化極端現象日趨嚴重」,尤其現今所謂社經地位高,即人們口中「比較好」的學校多位在都市內,反而看不到台灣各地弱勢家庭學子的求學艱辛。而彰化大葉大學正因地處偏遠,校內兩種學生都有,眼界於是更加開闊,也更清楚如何幫助、陪伴低收入戶學生走完求學涯。
好比針對家庭經濟環境較差的同學,大葉大學就聯合企業校友、在地公司與各界專業人士,一同尋求外部資源來資助弱勢生,創造學費減免、免費提供宿舍,或媒合產業,提供實習工讀機會等環境。而大葉大學用心照顧的愛心樹,並藉由它做為精神象徵,號召有志一同者弱勢助學冠名,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例,也是大葉大學與地方緊密串連的最佳途徑。
圖/大葉大學方文昌校長由衷感謝校友與企業響應弱勢助學。大葉大學提供。
如冠名企業主之一「怡利電子」董事長,也是大葉前校友總會理事長與「保證責任彰化縣八卦山咖啡生產合作社」創辦人陳錫堯就特別指出,彰化在地許多優質咖啡小農辛苦種植卻苦無銷售管道,所以他不僅秉持弱勢助學與社會責任的精神創設合作社,還與大葉大學,以及蟬聯台中三屆伴手禮首獎的歐客佬精品咖啡董事長周海發三方產學合作,助地方小農更穩定成長,提供青年學子接軌產業的機會,也落實在地生產,從產地到餐桌的減碳作法,具體為環保盡一分心力。而記者會當日,大葉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徐炳欽等人也都到場共襄盛舉,見證學校聯手企業校友為城鄉均衡發展所做的努力。
圖/冠名企業「保證責任彰化縣八卦山咖啡生產合作社」由陳錫堯(右)、吳素芬(左)賢伉儷聯手創設。大葉大學提供。
可即使實踐聯合國SDGs永續目標第一項「終結貧窮」,方文昌仍不諱言,大葉大學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特別是少子化的年代,很多私立大學都因學生招生不足黯然退場,導致高教環境愈來愈同質化,連帶使台灣年輕人未來失去多元進步的契機,也喪失國際競爭力。
因此方文昌強調,彰化當地就只剩下一所私立大葉大學,所以校方更有責任維持教育品質,展現私校有別公立學校的教學內容。
首先方文昌提到,大葉大學要做到「真正國際化」。因為就他觀察,台灣多所學校的國際生多都來自東南亞,可聯合國核心概念外顯來看,本應涵蓋「紅黃白黑」四大類膚色。換言之,大葉大學想做到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包含目前在台灣較為罕見的印第安學生等,打造真正的「聯合國校園」。
另外方文昌表示,大葉大學第二步將追求「精緻化」,因少子現象勢不可擋,一所大學想招到1、2萬的學生,難度遠高於從前。所以目前學生約6000多人的大葉大學將主攻強項領域,如過去學校是理工科起家,加上半導體現今成了護國產業,因此日後校內電機、環境工程等相關科系課程都會與之緊密扣連,效仿美國私校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育才模式,以經濟、管理專業立足,又能以工程、科學專業在全球享負盛名。此外大葉大學為多元趕上主流產業,校內多媒體相關科系師生也致力接軌國際,好比爭取到替美國知名動畫公司迪士尼(Disney)代工的機會,完成至關重要的加工、圖色等細部環節,不僅拓展學生世界觀,也建立扎實的實務經驗。
圖/取自臉書「大葉大學 Da-Yeh University」。攝影者柯志尚。
最後大葉大學第三步欲做到「永續化」,如同校內愛心樹讓助學和減碳並重。同時校方也正在籌備銀髮族相關課程,以迎接日後高齡化社會產業。好比社區銀髮大學、日照中心,都是大葉大學培育健康產業鏈人才的方針。
此外大葉大學也與彰化縣政府多方合作打造「生命橋樑計畫」,協助大學畢業生撰寫履歷、探索並規劃職涯方向,順利搶搭時下產業趨勢,開創生涯更多可能性,甚至成為日後的光榮校友,再回頭幫助學弟妹,帶來人才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