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柯文哲遭檢調約談後,查辦過程中的資訊便不斷外流,引發社會關注。然回歸柯文哲京華城案的本質,他與檢調雙方頻頻在兩個事實上展開角力,一是柯有沒有無視法規、執意要圖利威京集團的「圖利罪」;二是柯與沈慶京之間是否有不當金流的「收賄罪」。
儘管柯市府給予京華城的容積獎勵,終究是經過都委會共同來審核議決的,非市長獨斷,但「圖利罪」背後,其實不用找到具體金流,也不必找到現金,光是「明知違背法律但仍執意使人得利」就是涉犯圖利。當然,若柯文哲確實被查到有金流往來,那就是一翻兩瞪眼的「收賄罪」鐵證,他絕對無法脫身,這也是檢方目前欲積極證明的。
圖/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遭地檢署約談時的畫面。張智傑攝。
而當柯文哲被送進台北看守所4天後,9日,他特別透過辯護律師發表聲明,表明自己放棄抗告的立場,並強調,柯文哲不願讓法院有所為難,因此「如遭羈押不願抗告」,盼檢察官在羈押期內窮盡一切的調查義務,而本人也會盡全力的配合調查。
但柯在聲明中也提到,「羈押禁見的認事用法存在多處明顯違誤,但柯文哲不願抗告,因此尊重當事人意願,不再抗告」。外傳,其實律師及黨內幕僚都建議柯文哲提起抗告,畢竟抗告無礙於營造「政治迫害」的形象,也能讓在外的民眾黨與檢調間有所攻防,並進一步突顯司法過程的不公。
故針對黨主席不抗告一事,民眾黨僅透過聲明表示尊重、支持,也指出,聯合聲明中提及「不願讓法院有所為難」,已充分顯現柯主席面對北檢濫權偵辦,仍會全力配合調查的態度,同時也讓司法公正性受到嚴格檢驗。既然柯主席已聲明放棄抗告、全力配合調查,就請司法單位秉持勿枉勿縱、無罪推定、公平審理之基本精神,儘速釐清真相。
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因涉京華城案而遭檢方羈押,一夕與外界斷了聯繫,許多小草支持者於是展開集結,聲援柯P並抗議司法不公與迫害。黃菁慧攝。
而據此,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則表示,柯文哲第一次步入羈押庭時,便決定「不交保、不抗告」,要用實際行動表達「我跟你們槓上、來吧就查」,也預告著,這是一場漫長的司法戰爭。
其實柯文哲與民眾黨的做法,就是要把悲情牌打到底。從過去傳出的拒保,到現在的放棄抗告,柯文哲目的無非是要突顯司法的不公,並營造悲劇英雄的印象;而民眾黨也希望進一步強化柯的烈士形象,激起支持者的情緒,以凝聚黨內外的士氣。
但這一手,只能說步步是險棋,到底接下來該怎麼打?或許柯文哲與民眾黨的策略很簡單,首先,法院不是他們能控制的戰場,所以要訴諸政治處理、訴諸社會輿論,另闢新戰場,以「坦蕩蕩」的印象,來對抗檢方企圖製造給外界的各種「心證」。
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地檢署約談,引發許多小草支持者展開集結,聲援柯P並抗議司法不公與迫害。圖中央為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張智傑攝。
所以柯文哲放棄本身能主張的權利,直接放手讓檢調查個清楚,就是要把時間壓力甩到檢方身上。畢竟在面臨延押前夕,他都做到這樣了,檢方仍舊無法查出個所以然來,且疑似存在偵查不公開、搜索過當、押人取供等不正義的現象,社會對於檢方的批評只會更多不會更少,與時間賽跑的焦慮感,反而是在檢調身上。
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因涉京華城案而遭檢方羈押,一夕與外界斷了聯繫,許多小草支持者於是展開集結,聲援柯P並抗議司法不公與迫害。黃菁慧攝。
故倘若檢調遲遲無法查出「一刀斃命」的證據,過程中被關押在看守所的柯文哲,就能把透過豪賭借力,把自己化為對抗執政當局的悲劇英雄,讓原先摔落谷底的政治聲勢再一夕逆轉。
其次,民眾黨亦能透過舉辦多場集會活動,聲援柯文哲之餘,也把事件層級拉高,高喊「今天柯文哲,明天任何人」的口號,試圖喚醒社會對於司法迫害的關注,進一步深化柯在此次事件中的悲劇色彩。
只是這樣的豪賭,也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因為是否收賄一事,唯當事人心理知道,假設柯文哲真被查出難以交代的帳務,柯與民眾黨一夕覆滅恐是必然結局。
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日前因涉京華城案而遭檢方羈押,一夕與外界斷了聯繫,許多小草支持者於是展開集結,聲援柯P並抗議司法不公與迫害。蘇義傑攝。
另外,京華城案中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前副市長彭振聲這2位當事人,在整起事件中的角色為何?似乎也關乎柯文哲這場賭局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