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引發軒然大波的京華城案,因獲得了高達840%的容積率而引發外界質疑,非都更案為何能獲得容積獎勵?公益性回饋措施的對價是否對稱?以及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該案,是否有市府高層介入?種種疑點在柯文哲卸任後一次爆發。
圖/取自臉書「柯文哲」。
起先,柯文哲面對京華城案議員們各種五花八門的爆料,都抱持處驚不變的態度,還要議員把問題一個個列出來、他來逐一回答。
而檢調持續深入追查後,8月29日陸續聲押威京集團總部主席沈慶京、北市議員應曉薇、應曉薇助理吳順民等人,事態發展才一口氣急轉直下;檢方甚至追出,應曉薇曾收受沈慶京高達4740萬款項,金額之高引發外界討論。
圖/取自臉書「柯文哲」。
回顧此次造成政壇動盪的調查事件,恰巧就發生在柯文哲因政治獻金一事,向黨內宣布請假3個月暫別黨主席之際,格外引發外界聯想。
過往為避免釀成政治風暴,檢調要對黨主席「出手」都會格外小心,柯請假後,在身份上似乎沒這麼敏感,彷彿讓檢調看到機會,展開一連串的調查。
廉政署、北檢在30日清晨7點時許就進入柯文哲家中搜查,隨後柯、柯妻陳佩琪配合廉檢,先前往廉政署接受調查。
之後一路到了晚上,陳佩琪在7點多時移送北檢、約晚間10點多離開;反觀柯文哲,單在廉政署就一路問話到31日凌晨才移送北檢,接著在凌晨2點多時便傳出因拒絕夜間訊問、欲離開偵查庭,遭檢察官當庭諭知逮捕。
此發展驚動外界,北檢在深夜緊急發聲明,強調在31日的訊問過程中,柯文哲表示不願繼續接受訊問「逕欲離開偵查庭」,檢察官曉諭得先行休息後再接受訊問,但仍遭柯拒絕。
圖/柯文哲(右)與妻子陳佩琪(左)。取自臉書「黃珊珊」。
考量柯涉犯圖利罪嫌重大,有串證之虞,若未完成訊問程序就任其自由離去,將影響案情釐清與調查,因此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規定,當庭諭知逮捕柯。
之後便傳出,柯文哲在偵查庭中展現一慣作風,應答約半小時後,表明「累了、不想再回答」「好了,想回家了」等,起身作勢要離開,檢察官見狀立刻喊停,但稍作休息後柯仍拒絕應訊,事態才發展成當庭逮捕。而該當下,檢方還在詢問木可的政治獻金案問題,還沒問到京華城案。
廉檢的調查動作,也引發民眾黨的不滿。在黨部搜查的部分,黨秘書長周榆修當下便表明「沒有設主席辦公室」,但廉檢仍入內搜查,還「東看西看」未遵守搜索票開立的範圍進行搜查。此外,柯陣營的律師也質疑,檢方有「A案B問」的狀況,從都在問政治獻金而非京華城案,手法上引發外界討論。
圖/柯文哲10年建立的清廉勤政人設崩壞。取自臉書「柯文哲」。
而黨主席面臨此政治生涯的重大關口,民眾黨則是上下一心,表態「全力支持柯文哲主席捍衛清白」。甚至沒有選出代理黨主席、是以組成中央緊急應變小組的方式,要渡過柯文哲被偵查的這段時間。
此次柯文哲遭到檢方調查,重創他投入政壇10年來累積的形象與政治信譽,有支持者心疼他接受調查,但也有支持者失望離開。
事實上,京華城案的爆發柯陣營早有預期,真正讓柯文哲身陷政治泥沼的,還是交代不清政治獻金與選舉補助款的申報、使用疑義。
柯文哲素來講話直白、快人快語,迅速獲得年輕族群支持,強打清廉形象也正中這些人的胃口,讓他能在無政黨奧援的狀況下打滾政壇10年。
但近來發生許多不符「人設」的事件,豪砸4300萬買商辦、妻子陳佩琪賞1.2億豪宅、政治獻金流入自己口袋等,都重重打臉支持他的柯粉,也幾乎把過往營造出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以小博大的政治形象敗光。
圖/柯文哲為政治獻金處理不當鞠躬道歉。蘇義傑攝。
從柯文哲30日步出家門後高喊點名「執政當局」說明清楚搜查理由、到後來的拒絕夜間偵訊,明顯是想要把這次的事件操作成政治迫害,突顯檢調手段的粗魯,吸引外界同情目光。
圖/柯文哲的支持者。陳之俊攝。
對柯文哲來說,這場與檢調的角力步步是險棋,事件過後還能聚積多少政治能量?而對民眾黨來說,若柯真的被羈押,能否秉持過往的高標準處理柯?倘若碰到柯就轉彎,勢必將落人口實、也無法說服支持者,只是進一步重創民眾黨的發展。
圖/柯文哲的小草支持者。陳之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