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職棒開季,台北大巨蛋正式進入賽事場地的輪調,棒球迷期盼多年的室內吹冷氣、無畏風雨看棒球心願達成;恰好3月31日開幕系列戰第二場下起大雨,更顯現了室內球場的重要性。但連續2天的賽事,有網友爆料,指B1座席、本壘後方二樓看台都出現震動或搖晃的現象,引起廣大討論。
有網友指出,去大巨蛋兩次,一次是樂天跟巨人交流賽坐二樓完全沒感到搖晃,第二次就3月30日這天坐B1感受到明顯搖晃。另外也有網友提到,31日在本壘正後方二樓看台的位置,8局下站在第一排感受到看台「晃動很大」,當下是感受到看台上下晃動,整個晃動比地震的感覺還恐怖,但是在其他球場二樓看台是沒遇過。
對此,遠雄集團副總經理楊舜欽回應,台北大巨蛋為鋼結構構造,特性為強度高、韌性佳、但相對鋼性較小。其中二層看台為大懸挑臂鋼構造,設計時已考量完整結構設計檢討,並在看台下設置支撐用之拉、壓鋼管,看台平面上亦增設V型斜拉鋼梁,藉以提升結構安全性。
圖/取自臺北大巨蛋-春芽FB。
楊舜欽指出,二層看台最長處為11公尺,容許載重500kg/m2,容許變位為1/180懸壁11m ,算出來的容許變位值約6cm,都在合理安全的範圍內,懸臂構造前端自頻震動情形實屬正常現象,無安全上顧慮。
而除了看台搖晃問題,大巨蛋最大賣點就是可以無畏風雨室內賞球,但起用以來卻多次「下小雨」影響到球迷,被質疑「才剛新蓋的,連個大雨都撐不住,這到底什麼品質?」「花這麼多錢蓋了這麼多年結果會下雨」。
對此,楊舜欽則說,經初步檢修,為屋頂天溝管線轉折接縫,因為下雨溢水,管線固有縫隙為伸縮縫,在設計上轉接角度不良所以造成溢水。作為場地方,仍有缺失,深感歉意,針對受影響的球迷當下就立即協助升等更換座位,絕不影響球迷觀賽體驗,同時會盡力調整、持續升級。
事實上,有業內人士觀察,大巨蛋這樣量體巨大的建築物,加上外觀設計,要抓漏水的挑戰可謂「非常大」,畢竟漏水是每當發生後才會知道哪裡有缺漏要補強,要防堵或是徹底根治相當不易。
圖/陳思豪攝。
針對卻有網友點出漏水、看台搖晃等硬體設施問題,台北市體育局長王泓翔表示,依照台北市政府與大巨蛋的興建契約規定,正式營運後每年市府會做一次營運績效評估,包含「契約履行」「配合度及滿意度」「基地整體環境管理維護及設備維修情形」3大項各佔30到35%,加起來100%。大巨蛋從2月正式營運後,預計明年上半年評定。
契約中規定,若「連續2年評定分數70分以下」將視為經營不善,會要求限期改善;若改善無效,可以融資機構(銀行)接管、終止部分合約、最嚴重終止本契約,而所有缺失也都會列入考評當中。
至於實際的狀況來,王泓翔說,違反契約規範才能開罰,例如舉辦棒球賽事、體育賽事沒有達到場次規定等違反營運合約的狀況,就可開罰,最高每次10萬、最多900萬。漏水部分,不屬於違反契約,但會要求遠雄趕快把漏水點抓到或提出解決方案,避免再度發生。
而有網友指2樓看台有搖晃情形,甚至「比地震還可怕」王泓翔說,建築物要拿到建照、使照,一定需透過安全、耐震係數審查,而巨蛋是鋼骨結構,可能因看台突出下方沒柱子容易震動。雖然安全上沒問題,但跳動仍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會請遠雄提請活動主辦方,宣導座位區興奮時也不要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