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網友戲稱為「天龍國」的台北天母,雖然少了直達的便利捷運系統,交通稱不上方便,加上繁華的士林夜市與中山商圈就在不遠處,因此很多人都納悶,當地百貨公司還會有生意嗎?尤其是開幕至今,已有30年歷史的老字號「大葉高島屋」。
其實關於這話題,PTT上已行之有年,不少前往大葉高島屋逛街的鄉民,都詳述自己親眼目睹的蕭條場景,好比「連週年慶都没人!」「高島屋剛開幕時真是盛況,尤其是大魚缸吸超多人來,現在接駁車班次少就懶的去了。」
但會這麼問的人,肯定不是天龍人,因為大葉高島屋的經營策略,的確不為外地人而存在,而是專注於天母人,堪稱是一家社區型的百貨公司,而且光這麼做,地位就不動如山了。
原因是天母人的家戶所得,大致上比全台平均高出25%,加上天母地區只有約30%的單身人口,其他70%都屬於家庭類型,所以可想而知,在沒有捷運的情況下,開車已是居民的日常。
而坐擁2000個停車位的大葉高島屋,自然成了最受民眾歡迎的場域,且只要持有大葉高島屋卡,民眾就能免費停車2小時,種種福利,對於想去美食街吃個飯,或上餐廳吃一頓好料的家庭客,以及前往百貨地下一樓Mia C'bon生鮮超市買菜的婆婆媽媽來說,真的都方便到家。
同時,打造台灣第一座百貨公司內大型水族箱的大葉高島屋,也因為主攻家庭親子客,所以特別將水族箱命名為「大葉魚樂園」,提供人工餵食秀、氣泡秀等精彩表演,並不定期開放學校單位進行校外教學參觀導覽,因此深受大小朋友歡迎,也在許多天母長大的人心中,留下童年美好的記憶點。
圖/取自臉書「大葉髙島屋 Dayeh-Takashimaya」。
所以每當有人提出天母已經沒落的網路話題時,總會出現地方老司機出面反駁「天母人消費意願較高,不是去吹冷氣的」「認識幾個天母人買菜都去百貨公司完全不怕被貴到」「別傻,人家自成一國好嗎」「那邊很多閃靈刷手,程度不是只去買飲料吹冷氣的肥宅可以比的」「天母人以一擋百」「附近住很多有錢人跟外國人耶,怎麼會倒?」「高島屋看起來老老舊舊,週年慶貴婦開刷你會怕,一堆地主店面養蚊子沒在缺錢的」。
但是時代在走,進步當然還是要有。因此大葉高島屋也並非停止優化,好比過去3年多疫情期間,大葉高島屋就逆勢砸下近10億元,進行開幕以來最大的改裝工程。
不僅吸引饗賓集團一口氣在內部開了四大品牌,如饗泰多等,同時也獲得IKIGAI燒肉專門店、上海鄉村、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興蓬萊台菜等20家業者青睞進駐。
另外一向門口大排長龍的壽司郎,還有號稱全台最難訂的吃到飽餐廳旭集,也都選擇落腳大葉高島屋,顯見這家百貨後勢可期,多家品牌也十分看好。
然而,大葉高島屋會選擇在疫情最煎熬時機逆向操作,並非是想改變服務地方的經營策略,而是隨著附近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正式啟動,加上天母人本來就消費力高,因此大葉集團董事長葉季展認為,未來天母還可望增加5萬至10萬居民及就業人口,天龍市場的潛力依舊強勁。
圖/大葉高島屋裝修並擴增親子遊樂區。取自臉書「大葉髙島屋 Dayeh-Takashimaya」。
另一方面,大葉高島屋營業面積廣達1萬2千坪,比起天母SOGO和新光三越百貨都還要大,因此不只2000個停車位居大台北之首,大葉高島屋還致力轉型讓進駐的品牌旗艦化,發揮消費者體驗的經濟優勢。
如大葉高島屋改裝後,VIP室、兒童俱樂部等設施都更加寬敞,更大的空間也使進駐廠商能做出更多獨家特色,如Dior專櫃就一口氣增至25坪,成為全台獨家的化妝品旗艦店,提供消費者隱私性更高的美容護膚服務等,因此業績真的比過去成長了5成;而興蓬萊台菜餐廳則首創讓那卡西樂隊進駐,讓顧客用餐時更有情調。
最後是大葉高島屋深知,一個家庭中握有金錢最大使用權的,當然是媽媽囉!所以特別讓地下一樓的超市Mia C'bon與咖啡廳提早營業,且據大葉高島屋業者透露,Mia C'bon在高島屋的據點是全台店王,年度業績可達4億,直接超越第2、3名的台北101、高雄漢神巨蛋,因此這項措施,總是讓大葉高島屋平假日上午9時前,已經出現大批採買人潮。
同理而論,大葉高島屋部分也有餐廳延至深夜12點才打烊,因為想深耕地方,且長久經營,大葉高島屋非常清楚,必須將群聚效應發展到最大,致力展現出不同商家的經營特色,以提供全時段的服務。
最後還有一大特色,讓大葉高島屋的在天母人氣居高不下,那就是免費接駁車服務。雖然上述提到,天母人大多開車行動,因此真正需要的是停車位,但難免有懶得開車之際,或有外地朋友搭車來天母玩的時候。
所以大葉高島屋行之有年的免費接駁車,就像地方型的小巴,逐漸成為居民倚賴的交通工具。因此即使接駁車乘客不為大葉高島屋而來,但對業者來說,這項服務說什麼都不能停,如同大葉高島屋企畫本部高層林建成過去所言「4個人裡面,能有3個來消費就很好了,反正這就是我們希望提供給天母居民的服務。」
圖/取自大葉高島屋官網。
由此可見,百貨業者想在自成一格的台北天母商圈生存,建立好社區連結,照樣能在多重困境下發展出穩固的商業模式,讓「提袋率」不高,但「客單價」很高的地區,達到兩大績效要素的平衡,以支撐百貨公司的穩健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