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英國倫敦的伊莉莎白二世,父親是約克公爵,即後來的英皇喬治六世(George VI,1895-1952),曾坐擁大英國協旗下15個主權成員國(英聯邦王國)、54個加盟國,同時還是全球海外英屬領地的前共同國家元首,也是英國國教會的前最高首長,因此作為皇室成員之後,伊莉莎白二世身份自然極為尊貴。
圖/方格子提供。
於是自身與歐陸各國王室分別有著近、遠親關係的伊莉莎白女王,從小就在皇宮裡,在母親手把手自的督導與關懷下,接受了完整的皇室教育,不只修習帝王學、管理學、歷史學,還有神學,更從童年時期就開始認真修習法語。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十餘歲的伊莉莎白與眾多英國皇室成員,在國王與皇后的堅持下,未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前往北美加拿大避難、偏安,反而以身作則,全數投入後防支援的婦女團體!
圖/方格子提供。
在烽火不斷的動盪時代,伊莉莎白第一次認識皇室以外的同年齡少女,隨著朝夕相處、一同受訓,這個寶貴的經驗,讓她登基後不再依循過往皇室規範,只將子女留在封閉的皇宮中獨自苦讀各種知識,而是讓孩子們去學校,享受群體學習的樂趣,並期許他們未來能更貼近民心。
戰爭落幕,歐陸回歸平靜,自西元1951年起,由於喬治六世健康狀態每下愈況,伊莉莎白也逐漸替代國王,代表英國皇室參與官方的公開活動,首年她就來到希臘、義大利和馬爾他進行國是訪問。
隔年2月,在出訪非洲肯亞的途中,喬治六世駕崩,接獲消息的她,就在下榻旅館裡即位,正式成為新一任的英國國家領導人伊莉莎白二世,並於同年,隨即登上了美國《TIME》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
登基70年又214天以來,尊貴的伊莉莎白二世不只目睹人類科技文明的成長,也親身歷經近代每一個足以撼動世界的關鍵時刻。
圖/方格子提供。
西元2015年9月,伊莉莎白二世超越其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63年又7個月),還有世界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及女性國家元首。
西元2022年6月2日,伊莉莎白二世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也是可記載歷史上第四位慶祝「白金禧」(即位70週年、Platinum Jubilee)的君主,更成為首位,舉辦過2屆近代「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1948、2012)的國家元首!
圖/方格子提供。
不少總理(首相)心目中擁有「過人精明和對世界事務獨特觀察」的女王,生涯共進行多達325次的外交國是訪問,並與15位首相合作過,其中布萊爾(Anthony Blair,1953-)、卡麥隆(David Cameron,1966-)、梅伊(Theresa May,1956-)、強森(Alexander Johnson,1964 - )與特拉斯(Liz Truss,1975 -),都是在伊莉莎白二世登基後才出生的總理!
此外,從70年前即位開始,肩負「女王陛下政府」(Her Majesty's Government)的神聖使命,女王若情況允許,每天都會最少花3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審閱研讀各政府機關部門的公文與政策,然後在每周一次的總理會談中,提供內閣客觀的建議。
即使在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精神裡,國會對人民負責,君主僅具備諮詢權、褒奬權及警告權,但女王超黨派、無私心,維護政局穩定的態度,數十年如一日,更讓不少秉持推行共和制(大不列顛共和國)理想的總理,紛紛表達對女王的敬佩與敬仰。
圖/方格子提供。
從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到特拉斯,從冷戰威脅到新冠肆虐,女王70年的在位,期間更面臨西元20世紀中後期,新興民族國家與海外殖民領地的獨立浪潮,許多前所未聞的嚴峻挑戰,在往昔號稱「日不落」之大英帝國的國際勢力也日漸式微,軍武力量與經濟影響力,亦同步在寰宇舞台上大幅衰退之下。
但伊莉莎白二世仍忠實扮演著維繫國格尊嚴的最高領導人角色,屹立不搖,努力維持整個大英國協組織的完整性,除了給予海外自治領地更多的公民自主權利外,也與過往的前殖民地,像南非等國,保持著良好且密不可分的特殊情感關係。
雖說近30年來,英國皇室可說連年充斥著悲劇與醜聞,除了小道八卦,甚至不少辛辣話題都成了媒體笑柄,但在無數英國人民的心中,女王始終都獲得相當高的支持率,除了不滿意程度在10%以下外,滿意程度更幾乎都超過85%!
作為前英屬地香港的昔日女王,她也曾於西元1975年和1986年時兩度訪港,除參觀公共設施、著名景點,亦帶給港人一股不同於天朝上主的親民形象。
圖/方格子提供。
也因為曾於香港擔任名義上的元首,不少港人也為她起了「事頭婆」(老闆娘)的綽號,即使經歷主權移交,九七之後港九各地不再高懸米字旗,但港人從未忘卻往昔女王的封號「伊利沙伯二世,藉上帝恩典,作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暨我們的其他國土及領地女皇、英聯邦領導人及信仰保衞者。」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原文《一個不朽時代的結束,故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