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萬物皆在上漲,經濟部才於7月1日決議新的電價調漲方案,近日又傳出台北市公共汽車商業同業公會正在醞釀月底爭取調升公車「運價」,民眾擔心雙北公車「票價」也會隨之調漲,若許久未更動的票價調漲,恐怕影響乘客搭乘公車的意願。
現行台北市聯營公車票價每段次全票15元,老人、小孩與身心障礙者為優待票8元,學生、軍、警則為持卡12元,此票價由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依費率公式計算、調整,經核定後提交台北市議會同意。名義上雖為「單一票價」,但實際上仍施行差別票價規定,而優惠票與全票間的差額由政府補貼。
這不是第一次傳出雙北公車將調漲票價的消息,早在2016年就有消息指出台北市公車將調整單段票價為16元,但當時雙北並無共識,暫緩調漲。而在疫情影響公車運量,且許多物價調漲的今日,又傳出票價將調漲的消息。
對此,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因為公車票價調整涉及乘客權益,為了減輕市民乘車負擔,仍然維持原訂票價收費,票價與運價的差額則持續由台北市政府編列預算補貼乘客。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Lisanto 李奕良。
新北市交通局也聲明,公車票價調整不應該是優先選項,現階段應以維持穩定的公車運量與服務為優先方案。雖然目前公車票價暫不調漲,但由於公車業者與交通局對於票價調整的著眼點有所差異,因此衍生爭議。
其實,民眾對於公車的「票價」與「運價」經常混淆。
一般人對於「票價」的概念較熟悉,為乘客付給公車業者的搭乘價格;而「運價」為政府核給公車業者的金額,各縣市政府須決定運價,若運價不足將導致業者倒閉。
票價與運價的差額由政府補貼乘客,新北市政府每年編列約20至23億元補貼民眾搭車,持續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除票價差額外,補貼亦包含定期票、轉乘優惠等,希望能在疫情衝擊時維持大眾運輸運量。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YEH CHE WEI。
依據《公路法》第42條及《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第11條之規定,除遇到特殊情形外,「運價」每2年檢討一次。
另外,為了即時反映油料成本,相關單位會依油價浮動調整機制,按季檢討運價,在每年1月、4月、7月及10月依前一季油價均價核算當季運價並公告實施。
台北市聯營公車運價最近一次的核定實施日期為2020年7月1日,若台北市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考量物價上漲導致相關成本增加等因素,而認為有重新計算運價的必要,可向公共運輸處提報營運成本檢討暨運價調整報告;公運處將兼顧市民負擔能力、公車合理運輸成本、確保公車服務品質及維持公車正常營運原則下,審定合理成本,並依程序辦理運價檢討事宜。
新北市交通局目前尚未收到運價調整的提案,但針對公車運量減少、電動公車發展等成本衝擊的項目,交通局表示,已積極了解市場變化,後續公會提案若屬合理的增減項目,將納入檢討,共同項目則還需要與台北市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