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軍事同盟,1949年由美、英、法國與加拿大等12國創立。
公約第5條規定,對北約任何成員國的武力攻擊,視同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其他成員國將採取必要行動,協助遇襲成員國。
北約最初目的,是在2次大戰後,對抗蘇聯在歐洲的擴張。
1991年蘇聯解體後,原本屬於蘇聯的許多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北約目前共30個成員國。
加入北約的國家,必須實行民主,公平對待少數族群,並承諾和平解決衝突,還必須向北約提供軍事支援。
與俄國邊界長達1340公里的芬蘭,還有瑞典,2國軍事實力都很強。北約成員國同意將國內生產毛額(GDP)2%用於國防。芬蘭已做到,瑞典也表示將盡快做到。
圖/取自Unspalsh。攝影者Markus Spiske。
北約2008年向烏克蘭承諾,有朝一日可以加入,卻未說明具體日期,後來北約幾乎沒有做任何事來兌現諾言。
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後,烏克蘭把加入北約作為優先要務,但遲未加入,主要是因為,俄國長期反對。
俄國認為北約接納東歐國家,是逐步侵占俄國勢力範圍,如納入烏克蘭,北約勢力就會擴張到俄國後院。俄國已警告芬蘭和瑞典,不要加入北約。
圖/瑞典國旗。取自Unspalsh。攝影者Linus Mimietz。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接受烏克蘭目前無法加入北約這件事,他表示「很明顯的,烏克蘭不是北約一員。我們懂。」
由於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沒有義務出兵協防。北約國家同時也擔心,若派兵到烏克蘭,可能引發西方與俄國的全面戰爭。
這也是北約拒絕在烏克蘭設禁飛區的原因。
圖/北約多國軍援烏克蘭抗俄羅斯,先後贈送重型武器。取自Unspalsh。攝影者Marek Studzinski。
起初,北約國家只提供防禦性武器,英美2國就送了數千枚反戰車和防空飛彈。
而斯洛伐克,也送了S-300地對空飛彈系統,能摧毀400公里外的飛機;美國和土耳其,也先後送了配備飛彈的無人機。
無奈戰火難歇,幾個北約國家近來再贈送重型武器,讓烏克蘭得以反攻俄軍。
如美國送直升機、火砲和裝甲運兵車;英國則提供額外3億英鎊軍事援助,打算送裝甲車、電子戰裝備和反火砲雷達系統。
歐盟表示,將撥款4.5億歐元給烏克蘭武器,也是歐盟首次提供武器給戰區。
圖/芬蘭國旗。取自Unspalsh。攝影者 Joakim Honkasalo。
自從俄國兼併克里米亞後,北約就在北至波羅的海三小國、南至羅馬尼亞駐軍。
現在北約派出4萬人反應部隊,駐守在鄰近俄國與烏克蘭的國家,戰機隨時待命,航空母艦等海軍船艦也在海上巡邏。
本文轉載自2022.05.2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