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自蘇聯解體獨立去俄化30年再戰世仇俄國,滿足人民強國夢成了蘇聯、共產國領袖戰爭開砲的其一理由

俄羅斯開戰12個大國藉口!烏克蘭擁天然氣親歐談北約打臉普丁

俄羅斯開戰12個大國藉口!烏克蘭擁天然氣親歐談北約打臉普丁 圖/俄羅斯總統普丁。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
作者:方格子VOCUS
日期:2022-02-27

編按: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軍隊從西北部、東部,以閃電戰的方式朝烏克蘭首都基輔推進,速度之快令國際意外。截至2月26日止,烏克蘭衛生部表示,俄軍軍事行動已造成198名烏克蘭人死亡,另1115人受傷。究竟烏克蘭自蘇聯解體,都重新獨立整整30年了,俄國總統普丁為何會選在此時開戰?俄烏到底哪個癥結點過不去?現在就隨筆者一起來探討。

俄羅斯2022年進軍烏克蘭12大理由

以下簡易說明,以理解俄國侵略烏克蘭的動機與時機:

1. 擴張領土為戰略立國

歐洲平原東疆的俄羅斯,因缺乏天然屏障,首都數次淪陷,形成以擴張領土為戰略的立國心態。

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圖/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2. 俄國永遠在想盡辦法取得不凍港

除東北亞從滿州取得的海參威能直接出海,東北歐的聖彼得堡,只能進入波羅的海,受制於丹麥。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雖然出海仍受制於土耳其的海峽,以及埃及的蘇彞士運河,但中亞地區到西亞的土耳其,是俄國勢力範圍,所以2014的戰爭起火點在克里米亞半島。

延伸閱讀

烏俄戰火起,兩個「被宣佈」獨立的國家人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3. 俄侵烏主因!北約與前蘇聯國家之間中立地帶削薄

北約與前蘇聯國家之間的中立緩衝地帶逐漸削薄,是這次俄國侵烏主因。

對一個想擴張、想恢復榮光的強權,勢力範圍被縮限,自然成為直接威脅。

中國2017年開始抵制韓國,正是因為美軍主導的薩德反導彈系統部署在韓國境內。

生活在自由世界的我們要提醒自己:政治因素在專制國家的決策重要性,遠大於經濟和民生。

2月23日單日內,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全境圖。方格子提供。圖/2月23日單日內,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全境圖。方格子提供。

4. 烏克蘭是俄羅斯歐洲勢力的必爭之地

如今俄國用以與歐洲談判的最大籌碼天然氣,約16%透過烏克蘭地底管道輸出。

對俄羅斯而言,小問題是烏克蘭收取的管線過路費,大問題是過道途中,烏克蘭捏有關閉,甚至破壞管線的力量。

烏克蘭不只是是俄國輸出對歐洲影響力的必經之道,也是一旦加入北約,和俄國接壤最長的北約國家。

烏克蘭是俄羅斯在歐洲勢力的必爭之地,一旦倒向北約,俄羅斯在歐洲的勢力發展即被封鎖(白俄羅斯已完全在俄國勢力範圍內)。

延伸閱讀

朕都在忙什麼!漢摩拉比法典「以牙還牙」由來為阻止復仇戰爭?

5. 把烏克蘭視為一大塊天然資源

二戰前,德國納粹侵略東歐的心態是:為德國人民爭取生活空間(Lebensraum)。

這是把東歐大平原視為殖民地的概念,如入無主之土。

氣候溫暖的烏克蘭,一向是東歐糧倉,在德俄瓜分東歐時就是沃土。

所有傷害他人的行為,前驅的自我合理化都意在把對方非人化

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圖/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嘴上說斯拉夫民族的小兄弟,但其實是把烏克蘭視為一整塊資源。

一旦侵略成功、納入國土或勢力範圍,就成為被中央剝削的邊疆。

蘇聯時期,烏克蘭的糧食被俄羅斯徵收,饑荒死亡人數3000萬,烏克蘭人至今憎恨俄國統治。

6. 蘇聯、共產國領袖須滿足人民大國夢

史達林時代,經濟窮窘,饑荒致死的人比戰爭還多,但史達林至今在俄國人心中仍是偉大俄國人之首。

因為俄羅斯作為蘇聯、共產國際的領袖,滿足了俄國的大國夢。

民族主義達成的內部團結和政治領袖,往往需要以榮光來維繫支持度。

俄羅斯總統普丁。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圖/俄羅斯總統普丁。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

但如果內政和經濟成效不彰,大國政治人物維持支持度的手段,往往落於外交上,如美國總統常靠訪外行程提升人民好感,因為大國在外交上容易動輒得咎。

俄國在此前,外交也受挫,因為北約擴張,失面子的就是北約所圍堵的俄國。

相較於其他超級強權,俄國人口數遠不如中國、經濟體量遠不如美國,俄國最容易取得上風的領域,除了天然資源,一直都是戰爭。

7. 普丁挽救這2年下墮的民意基礎

德國納粹黨之所以獲得支持,史家公認主因是二戰後,各界對戰敗德國的罰則太甚,貧窮屈辱下的德國人亟思翻盤,才以戰爭為手段。

普丁這2年的民意基礎明顯下墮,上一個高點是出兵奪取克里米亞半島。

8. 豪取天然氣民生主權

歐盟連制裁都進程緩慢、難以出手的實質原因在於,俄羅斯主導整個歐洲的天然氣供應。

隆冬沒有天然氣,絕對比盛夏沒有冷氣更可怕,也會有更多傷亡。

天然氣直接影響民生,石油直接影響經濟,這都是民主國家政府的信任基石,隨時可以被俄羅斯勒索。

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圖/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9. 烏克蘭成北約盟國前搶先入侵

北約無法及時出手的法源依據,在於烏克蘭不是北約盟國,北約無權視盟國遭遇攻擊,直接開戰保護,只能在旁邊的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最多駐軍威嚇。

俄羅斯正是恃於這項事實,選擇在烏克蘭和北約頻繁接觸,但未達成協議之前動手。

10. 保護烏俄之間頓巴斯地區的俄裔人口

侵略是俄國以外國家的評價,戰爭發起國俄羅斯使用的出兵理由,絕對會讓本國軍民聽起來是正義之師:我們要保護境外僑民。

無獨有偶,德國納粹出兵當年未分家的捷克斯洛伐克,佔據蘇台德區,開戰理由正是:保護蘇台德區的德裔僑民。

普丁檄文開頭就提頓巴斯,那是烏克蘭東部與俄國接壤,俄裔人口比例高的地區。

烏東的頓巴斯地區,被俄國聲稱成立盧漢斯克、頓內斯克2個「獨立國家」。方格子提供。圖/烏東的頓巴斯地區,被俄國聲稱成立盧漢斯克、頓內斯克2個「獨立國家」。方格子提供。

頓巴斯地區的確有大量親俄武裝團體,是有脫烏意圖的人口混居區。

俄國宣稱兩地是獨立國家,以便在出兵時,否認自己入侵烏克蘭。這是所有侵略者的慣用手法:為自己找一個扭曲事實的切入點。

11. 頓巴斯戰爭後,烏俄世仇防進犯備戰

俄烏之間在2014年的頓巴斯戰爭後,簽有停火協定《明斯克協議》。

和平協定一般來說,都不是長期和平的推手,更不是長期和平的產物,只是戰爭的休止符。

好比1932年《俄波互不侵犯條約》簽訂、1934年《德波互不侵犯條約》簽訂,1939年德俄備戰完畢,就瓜分了波蘭。

烏克蘭自頓巴斯戰爭後,也一直為俄羅斯的進犯備戰、零星作戰。

12. 烏克蘭親歐、去俄化加劇與俄國嫌隙

如果真的要說烏克蘭在這場侵略中,有什麼推向衝突的行為,那就是傾向申請加入北約。

親歐和去俄化,是這10年來烏克蘭的主流民意,政府這樣執行十分正常。

如果要再挑剔烏克蘭什麼行為加劇自己與俄國的嫌隙,就是去俄化這個傾向,讓境內俄裔人口受排擠,給俄羅斯一個很棒的藉口。

俄羅斯長期公開宣稱,自己的底線就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

俄羅斯總統普丁。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圖/俄羅斯總統普丁。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

究竟為什麼一個主權國家加入一個國際組織,可以成為另一個國家攻打它的理由?

北約的原則是:成員國受到攻擊,視同本國受到攻擊,有義務出兵襄助。也就是說,只要不攻擊北約成員國,北約對俄羅斯沒有攻擊依據。

所以俄國為什麼能把自己軍事介入烏克蘭,當成權益來維護呢?

曾經佔有領土,絕對不是一個主權國家,無端攻打另一個主權國家的理由。

否則蒙古豈不是在歐亞大陸上想打誰就打誰?土耳其和義大利也能隨時縱橫歐亞,西班牙還能拿下過半的南美大陸。

烏克蘭總統。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圖/烏克蘭總統。取自President of Ukraine官網。

總結

一路列下來,可知烏克蘭受俄羅斯侵犯的主因,是地緣政治,不是本身對俄羅斯的行為,儘管烏克蘭當下的政府確實存在政治弱點,除了主政團隊缺乏政治經驗,烏克蘭西傾的這幾年,東部俄裔人口的處境轉劣,讓分離運動聲勢更大,成為俄國出手易取的軟肋。

只是俄羅斯慣於把不附從自己,視為威脅,尤其烏克蘭曾是蘇聯內部領域。

因此任何身處地緣政治夾縫的國家都要以此為鑒,一窺「重返大國榮耀」的內部渴望及外在威脅。思考愉快。

延伸閱讀

強拆60萬人房!散步學曝日本3大「不死鳥路」用犧牲換寬敞交通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麟左馬,原文《俄羅斯正在侵略烏克蘭,開打的理由何在?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國際環境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英國「笨元帥」沒打仗卻致詞搶功!收割美國最慘血役險掀強國戰
台北龍山寺觀世音菩薩顯靈住艋舺?美人穴2大神蹟佛像空襲無傷
走過疫情重生!英國最老電影院休眠22個月成「歷史遺產」迎新客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是一個新型態的創作與交流平台,提供無廣告、乾淨簡潔的創作及閱讀空間,也致力於讓有料有趣的內容獲得收入回饋,開創多元的收費機制,幫助創作者實踐夢想。 目前已經有每月200萬個非重複訪客、20萬會員以及2萬位以上的創作者,在這裡盡情享受創作與交流,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想像。如果你喜愛閱讀,渴望聽見多元聲音,更不應該錯過這些精彩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