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擔任總統至今已22年,那些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從沒有在其他國家領導人統治下生活過,如今他們也剛滿20歲不久,成年的普丁世代呈現何種面貌呢?他們是普丁的擁護者亦或反對者?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FT)就訪問了近50位18~24歲,居住於各城市的俄羅斯青年,瞭解他們的想法,試著形塑出俄羅斯的未來。
圖/俄烏戰爭引發全球反戰浪潮。取自Unsplash。攝影者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
根據2021年一本雜誌的調查,誰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偶像?不論男女都選擇了普丁,其票數甚至遠超過其他電視、電影男星。
原因如下,1991年蘇聯在葉爾欽主導下解體,共產體制沒有任何準備就一夕崩解。
1991~1999年,葉爾欽擔任總統,經濟萎縮60%,全國陷入大蕭條,蘇聯時代作為世界2大強權之一的自信消失殆盡。
2000年葉爾欽交棒給普丁。這22年來,俄羅斯經濟成長逾6倍,不僅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風光舉辦了世界盃和冬季奧運,在國際政治上也舉足輕重,這些政績,無疑重振了俄羅斯民族的信心,人民對普丁的支持度,始終維持在60%以上。
但普丁的政權,也不是完全沒有危機。
在執政的前10年,2000~2010年,俄羅斯的經濟成長快速,除2008年金融危機時衰退,GDP每年都成長5~7%。
但進入第2個10年,石油價錢下降,經濟放緩,2014年普丁為團結內部,只好大舉入侵烏克蘭克里米亞,成功轉移人民焦點,並凝結全國民族情緒,在國內支持度一度攀升到80%。
不過想當然,俄羅斯燃起戰火,隨之而來要面對歐美的經濟制裁,盧布匯率一口氣暴跌50%,GDP瞬間掉了40%,2008年來到史上最低點。
直到今日,已經過8年,俄羅斯的GDP仍未回到2013年的水準,人民薪資水準,經過通貨膨脹的調整,還是低於7年前的10%。
當地因為財政緊縮,延後退休年齡、減少退休金也引發社會反彈。
圖/俄羅斯總統普丁。取自Twitter@President of Russia。
2024年普丁第4任期就要期滿,透過修憲,他讓自己能連選2任,可望當總統到2036年,背後為掌權的司馬昭之心,可謂人人皆知。
不僅如此,普丁還對國內的媒體進行管制、拘捕,甚至驅逐反對者,其中最受矚目的事件,就是反對黨領袖納瓦爾尼,因神經毒劑中毒,在德國接受治療後重返俄羅斯隨即被捕,當時俄羅斯境內發生各種抗議活動,爆發警民嚴重衝突,抗議人士遭強行關押。
金融時報發現,大部分的俄國年輕人對政治冷感,他們更關注的是事業、經濟展望、社會流動、社群媒體等。
因為普丁世代是俄羅斯歷史以來,最自由的一代,能盡情追求想做的工作、夢想,當然政治方面除外。
在所有訪問中,年輕人都認同普丁帶給俄羅斯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
有些人表示,他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普丁當政的俄羅斯。
他們也知道,普丁塑造的是限縮的民主。雖然體制中存有貪污、舞弊,但即使普丁下台,這些體制弊端仍然存在,不會改變。
而且他們始終相信經濟前景光明,雖然發展不如以往快速,但一定會比現在更好。
若沒有在經濟上、社會管控上踩他們的底線,大部分的人依舊選擇沉默,不想出面抗爭,承擔可能被捕的風險。
如同任何世代,裡頭還是有青年抱持理想與熱血,相信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來改變國內的專制體制,以及對自由的箝制。
尤其是上述提到的反對黨領袖納瓦爾尼,他積極發佈所有關於普丁的腐敗事件,包括構建奢華宮殿的影片等,成功引發一連串街頭抗爭活動。
事後,納瓦爾尼甚至控告政府對他下毒,從德國治療返回俄羅斯後隨即被捕等,再再都讓抗議氛圍不斷升溫。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
一個國家的未來,都是由青年們所決定的。普丁世代影響俄羅斯的未來走向,值得大家持續注意。
尤其,政治冷漠的一代之所以會匯集,愈來愈多年輕人決心站出來改變俄羅斯,取決下面幾個因素:
經濟一旦停滯或衰退,勢必讓民眾對政府的不滿一瞬爆發。
是否有明確的反對黨人物匯集反對力量,如納瓦爾尼,否則即時俄羅斯青年推翻現有的領導者,也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窘境。
不過俄羅斯目前對媒體及社群媒體的緊縮管制,還不到特別嚴格的狀況。
以上幾點,筆者觀察都尚未抵達臨界點,因此普丁世代,似乎還是以自身未來及前途為主,保持對政治的距離。
但隨著年齡增長、社會變遷、開戰烏克蘭,社會的氛圍當然有可能改變,讓我們持續觀察普丁世代將如何影響這國家吧!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東歐一姐,原文《剛滿20歲的「普丁世代」:普丁的擁護者或是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