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北中南3大橫貫公路之一的南橫命運乖舛,地質脆弱、路面依陡峭山壁及河階闢築,導致常因天災而損毀

南橫公路葬116條人命向天爭道!英雄塚等修復15年卻見亂象叢生

南橫公路葬116條人命向天爭道!英雄塚等修復15年卻見亂象叢生 圖/取自Flicker。攝影者Kiwi He。
作者:方格子VOCUS
日期:2022-05-09

5月1日,除了有勞動節、台鐵史上首見「類火車」替代鐵道運輸等重要關鍵字,台灣交通史上,也有一件大事發生,那就是南橫公路全線通車了!無奈台灣最美風景依舊是亂象叢生,開通至今,駕駛違規事件頻傳,如大型重機違規改裝車頭燈、未裝後照鏡等,甚至還有水泥車試圖硬闖。

橫貫南台灣命運最乖舛:南橫公路

台灣有北中南3條橫貫公路,其中自台南中西區湯德章公園,一路至台東海端鄉與關山鎮交界處,又稱省道台20線的南橫公路,可說是命運最乖舛的一條。

南橫公路全線約有1/3路段穿過台南、永康、新化等人煙稠密的地帶,多數人會將進入山區後的地段,稱為南橫。

這裡有著令人驚嘆的風景,但經過的地帶,由於地質脆弱,路面依陡峭山壁及河階闢築,所以常因天災而損毀。

根據公路總局2008年至2019年數據,12年間,台20線累積超過300多起道路或橋梁災情事件,公路常在中斷與修復間來回循環。

特別是2009的莫拉克風災,更讓這條公路多處坍方,以致南橫「難橫」,修復了10多年,直到今日,才有條件全線通車。

資料來源阿諺。方格子提供。圖/資料來源阿諺。方格子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南橫公路的前身:關山越嶺道

南橫公路的前身是「關山越嶺道」,關山越嶺道是一條起自高雄市六龜區,橫跨中央山脈,東抵台東縣關山鎮的警備道路。

這條道路於1931年落成,用以監視山區的原住民,每隔5、6公里就設置一個「警察駐在所」,以及多處砲台設施。

到了戰後,國民政府依這條古道為基礎,建立起南橫公路,採用與中橫公路的設計標準,以傳統人力方式修築。

工程期間,為此犧牲的工作人員達116人,為感念他們的奉獻,特於南橫公路的天池設置長青祠,以供悼念。

延伸閱讀

【中橫】225條人命換來的絕美公路,沈寂21年重見天日

至於原本的關山越嶺道,不少已被新築的南橫公路給替代。

比較顯而易見的,包含中之關古道,這條古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路段,途中可經過中之關日警駐在所舊址。

其位置居高臨下,選址於此動機鮮明,還能了解,當時布農族的英雄人物拉荷阿雷反抗權威的事蹟。

除古道外,位於台東的霧鹿砲台,也是關山越嶺道的相關遺跡之一。

這座砲台,如同當年其他古道上的砲台,是拿來震懾原住民部落用的,也是日俄戰爭時,日本從俄國手上搶來的,如今存放於霧鹿國小後方的公園。

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Kiwi He CC BY-SA 4.0。圖/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Kiwi He CC BY-SA 4.0。

天池到向陽「有條件」通車

南橫公路在東西兩側於災後陸續復原,但在路105K(梅山口)至149K(向陽)這段,因交通量、線形、路寬不符省道標準,加上地質不穩定、常有落石坍方,存在高度風險,所以降級為臨時便道,持續修復至2020年1月12日,才開放從梅山口到天池有條件通行,讓更多人有機會造訪天池、中之關古道。

置於天池到向陽的最後一哩路,則持續封閉,直到長青祠附近,長達260公尺、高度超過500公尺的邊坡流失修復,與最高點的埡口,因大崩塌造就路基流失,搶修重建而成,至今日才正式「有條件」通車。

延伸閱讀

台東藍「神隱山洞」人造的!舊南迴公路消失成祕境體力差恐受困

一條險美的情感之路

南橫公路,沿途有著令人讚嘆的絕景,讓旅人穿越台灣山林備受感動,又驚險不已,因為見證這座島嶼無窮美麗的同時,也看見人類與天爭道的不自量力。

然而,南橫公路,從來不單純只是一條觀光用道。

對於高雄桃源區與台東海端鄉利稻部落兩地的布農族人而言,這是一條聯繫血脈、人情的情感之路,只要2小時的路程,就能彼此交流,從婚喪到重要的射耳祭,都有賴南橫公路帶起連結。

我自己從未踏上過南橫公路,但期待自己有天能走一遭,發現它世外桃源的風光,還有背後的種種故事。

延伸閱讀

政府十年砸2700億改善交通,為何東部人返鄉還是好遠、好心酸?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阿諺,原文《台灣地方關鍵字| 南橫公路》,參考資料玉山國家公園、維基百科、中央社、報導者。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交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東部祕境不再「難回」!南迴改驚豔登場
路權 VS.安全!為何修法早通過,重機卻拖十年才開放上國道?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是一個新型態的創作與交流平台,提供無廣告、乾淨簡潔的創作及閱讀空間,也致力於讓有料有趣的內容獲得收入回饋,開創多元的收費機制,幫助創作者實踐夢想。 目前已經有每月200萬個非重複訪客、20萬會員以及2萬位以上的創作者,在這裡盡情享受創作與交流,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想像。如果你喜愛閱讀,渴望聽見多元聲音,更不應該錯過這些精彩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