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港行政中心搭乘公車小5路線,順著山坡路蜿蜒而上,不一會兒就能在路邊看到茶園,幾處茶行錯落,碧綠翠山之中還有一座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南港社區大學講師潘文彬生於斯、長於斯,讓我們浸淫在茶香之中,聽他訴說「包種茶原鄉在南港」的故事。
捷運南港站到了。步出車廂,湖水綠的車站主色調映入眼簾,在視覺上予人清新舒適的感受,更深一層的意義則是呼應本地的埤塘風景。
月台的休息座椅名為《捷運・碼頭》,以舢舨為設計發想,連結早期船運繁榮的南港仔渡頭印象;3個座椅分別嵌上3種不同寫真「茶葉、桂花、煤炭」, 帶出南港的重要產業,也暗示南港的精彩可期,無怪乎潘文彬總是自豪地介紹「這是我的家鄉。」
看更多 》30年人口成長反超南港三關鍵!古地圖看內湖生活時空故事(上)
原為商業人士的潘文彬,在餘暇時進修了紀錄片課程,因課堂要求影片須切合在地特色,便以家鄉南港為題,開始進行田野調查, 過程中不僅喚起童年記憶,更深陷於南港的歷史文化魅力,從而轉作導覽員,致力於深化、精緻化南港走讀路線。
2013年至今,潘文彬已能信口說古道今,而其中較不為人知的是「南港原來是包種茶的故鄉。」
看更多 》茶葉滿山、茶農遍野?《草山紅》揭150年老照曝陽明山驚人秘密
緩步走進「桂花步道」,潘文彬解釋「俗稱『畚箕湖』的舊莊街二段一帶,其山勢走向容易形成地形雨,且日夜溫差大,造就該地海拔雖僅300公尺左右,卻適合種植茶樹。」
19世紀末期,此地就被來自福建安溪的魏靜時與王水錦相中,引進青心烏龍茶樹,精心鑽研於產出帶有清香的包種茶,名聲漸起後,吸引更多人前來種茶,南港也漸漸地成為茶區。
圖/潘文彬是南港社區大學講師,也是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理事,常帶領民眾走讀南港,不管生態或文化,只要是關於南港的故事,他都能信手捻來。台北畫刊提供。
如今當地的茶師多已家傳五代以上,自小在茶香中生長,耳濡目染下,茶葉相關知識豐富,且好客健談,每日輪流駐地於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潘文彬推薦民眾不妨前去泡茶聊天,聽聽南港故事。
置身其中,一絲淡雅的香氣混在馥郁的茶香裡飄來,原是來自步道的桂花樹。
潘文彬表示「日本時期流行薰花茶,因而廣種桂花樹,發展出桂花包種茶。」而南港的桂花樹相當特殊,小巧的白色花朵四季皆盛開,因而又有四季桂的別名,其中又以秋分前後的桂花香氣最為濃郁,因此冬茶更適合製成桂花包種茶。
南港最古老的幾株百年桂花樹位於茶師楊志宗的茶園,其先人楊添丁曾是當地最大的桂花經銷商,號稱「桂花達人」,早期各大茶廠要薰桂花多要找他。
圖/跟著愜意大使潘文彬的腳步走進南港山區,訪林尋茶。台北畫刊提供。
繼續於步道漫步,潘文彬提醒注意腳邊不時出現的黑色小碎塊,有絕大部分是遺留的煤炭痕跡,揭示該地也曾是座礦坑,不過如今只能在第二停車場旁瞧見一小塊煤礦露層。
探訪畚箕湖,走完步道約莫1小時,輕鬆寫意,潘文彬每日在茶香花香中研讀南港, 雖然自己已身為社區大學講師,但他認為學無止境,笑說還想再多認識一點家鄉,也歡迎更多人前來細細品味寶地。
跟著愜意大使潘文彬的腳步走進南港山區,訪林尋茶,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造就了清香的包種茶,也連帶形成當地特殊的茶文化,以悠閒的步伐漫步其中、品茗靜心,美好片刻令人難忘。
2021年已逾70歲的「添進有機茶園」茶農陳添進,自國小便開始製茶,接下家族第六代的棒子後,自2013年起轉型有機茶園,2021年甫獲得南港區春季優良包種茶比賽特等獎殊榮。
看更多 》不來台北也沒差?茶飲南霸天「茶の魔手」狂開570家店
陳添進至今每天仍勤勤懇懇地採茶、製茶「秋或冬季及春天時做包種茶;夏天有小綠葉蟬,茶葉被蟬叮咬後產生獨特蜜香,適合做蜜香紅茶;東方美人茶又叫膨風茶、五色茶,茶葉要同時具有紅、黃、白、褐、綠五色才是好茶。」陳添進相當有活力地分享, 潘文彬懷著感謝的心情說,老先生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每次來訪都能收穫滿滿。
添進有機茶園
電話:02-2783-5815(須事先電話預約)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332號
也是當地茶農代表之一的余家,有著台北市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埆厝三合院古村落。
潘文彬指出,余氏古厝最特別的是余家人至今仍居住其中,用心維護歷史建物,且余家人熱心好客,對前來探訪的遊客總是親切地招呼。古厝前還有一棵百年老樟樹,挺立過漫長時光,堅毅姿態彷彿村落的守護者。
看更多 》台首座永續「豪」宅!南機社宅耐震防暴雨,循環經濟發電又生財
余氏古厝
時間:周邊24小時開放(目前余家人仍居住古厝,非經邀請請勿入內)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316巷5號
對鑽研茶葉有興趣的民眾,潘文彬建議不妨以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作為山中尋茶之旅的重點站。這裡除了不定期舉辦與茶文化相關的展覽與活動外,還有茶師在場輪值,為民眾講解茶知識。
看更多 》福州的城市名片!茉莉花茶登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靠「窨製」千年工
大家可以自行攜帶自己喜歡的茶葉,也能請茶師推薦茶款,借用現場提供的熱水壺,進行品飲活動。若有中意品項,現場即可購回。有興趣了解茶藝文化的民眾,來此應可滿載而歸。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
時間:09:00 ~ 17:00(週一公休)
電話:02-2654-8026(品飲活動視疫情和每季活動規畫彈性調整,請事先電話確認)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336號
香氣四溢的茶葉,不僅能以品茗方式體會, 萃聚山林精華的好味道,也可藉由茶葉入菜,為菜餚增添好滋味。
潘文彬特別推薦1989年開設的老字號「寶樹堂茶園」,讓人舒心暖胃的茶油雞湯或茶油雞,是來此必點的人氣餐點,需以電話預先訂購。
其他料理如茶葉溪蝦、茶油麵線,乃至融入當地桂花清香的桂花荷葉豆腐和桂花薯片,皆為引人垂涎的美好滋味。
寶樹堂茶園
時間:11:30 ~ 19:00(週二公休)
電話:02-2783-5790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334號
依傍山林的南港,除了有一山令人心曠神怡的翠綠茶園,近年也發展出自身獨有的文化風景,無論是由埤塘變身的開闊公園,還是孕育新創意的「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或「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都有令人流連忘返的理由,使南港成為充滿魅力的休閒好所在。
「埤塘」即是池塘,具蓄水和調節水位的功能。南港因為南港山系的關係,容易聚雲成雨,藉由山勢形成往窪處水流,經由半人工的方式圍池即成埤塘。
今日的南港公園,為填平部分後山埤改造成的生態公園,原有的埤塘僅存ㄩ字形的滯洪池,讓人看著遙想過往風光。
近年因為荷蘭科學家亞伯(Jaap Van Etten)來台時發現, 南港公園蘊含超高能量指數,只要待在這裡1、2個小時,就相當於一整天的森林浴效果,讓這片都市綠洲頓時聲名大噪。
此外公園內也設置滑索、平衡木、攀岩場等設施,讓親子可在此歡度休閒時光。
南港公園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東新街170號
南港新地標「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於2020年落成啟用,讓台北市多了一處滋養音樂創意與表演藝術的新場所。
開幕以來,安排過多場音樂劇和演唱會演出,近期館方還策畫國內第一個流行音樂常設展《唱 我們的歌》,集結了1326件展品、111首流行歌曲,引領參觀者回顧台灣流行音樂史中,最具象徵性且能引人共鳴的創作與音樂時分。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
興建於日本時期的「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前身為「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光復後轉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瓶蓋工廠」,具廠房建築特色的屋舍,不但見證南港往昔作為工業聚落的重要歷史,也是重要的文創基地。
園區內除了有共享辦公室、職人手創空間、數位製造區,可供創意團體來此租用,在多功能展演空間中,也時常有不同藝文團體來此進行展演活動,為南港注入創新能量。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時間:10:00 ~ 18:00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二段13號
本文轉載自2021.11「台北畫刊」,原文撰寫Yuhshan、林佳蕙,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