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已有專家發表實質的看法。前交通部長、曾任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的陳建宇日前直指基捷議題「歹戲拖棚」,交通部至今毫不反思台鐵經年累月的陋習,卻反其道而行將基捷搬上檯面,最後鐵定落得「台鐵」及「基捷」兩敗俱傷、政府滿盤皆輸。
陳建宇初步判斷,如果執意興建基捷,找尋現存路廊、克服拆遷、站體地點丶機廠位置以及乘客量等,將成為基捷的「五大難題」。
看更多 》基隆捷運花425億還是蓋不起來?柯文哲嗆林右昌騙局爭議始末!
圖/Unsplash by Lisanto 李奕良。
基捷原本規劃與台鐵共用路廊,現則改為第一階段八堵到南港段幾乎與台鐵脫鉤,不僅陳建宇發現路廊難尋,有退休的前台鐵主管也直言,基捷路線行經基隆河谷地並跨進山區,如何找到第四軌所需的路廊?
另外,基捷新路線將走進人口較多的七堵市區、百福社區,並轉進新北汐止區公所與捷運民生汐止線第一期工程(汐東線),但根據過往經驗,鐵路穿越社區,勢必面臨徵地、拆遷民房等爭議,難保基捷成為下一個「南鐵拆遷案」的悲劇,陳建宇直言:「整合不是一句『採高架方式設計』就能含糊帶過。」
此外,該名接受媒體訪問的前台鐵主管也說,台鐵八堵站距離基隆河僅約100公尺,若八堵站是基捷第一階段路線的起迄點,捷運列車就得在此折返,需要夠大的腹地與站體,更何況在當地若想跨河興建停放列車的機廠用地,更是天馬行空。
陳建宇也強調,基隆市民已習慣從基隆火車站搭乘台鐵前往雙北市,再轉乘特定市區公車路線或其他運具抵達目的地。若以基隆至南港間9個火車站的單日旅客人數計算,48%旅客目的地在台北車站以南,基隆至南港間、基隆轄內的5個火車站,也有42%的目的地是在台北火車站以南,搭火車比轉乘捷運更便利,這些旅客將來都不會選擇轉搭基捷。
前基隆在地立法委員謝國樑也指出,基捷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八堵至基隆段,將是影響基隆通勤族的關鍵,根據交通部現行規劃,幾乎可確定是「廢鐵換捷」,即便一階工程完工,交通部將先在八堵設置轉運站,但在二階完工前,通勤族從基隆到雙北市的目的地,得先搭台鐵到八堵,再從八堵轉搭捷運,抵達市區換乘其他交通工具,頻繁轉車已失去捷運快捷的初衷。
而若計算票價,陳建宇說,台鐵基隆站至南港站約19公里,依照台北捷運的費率標準,捷運票價約40元,台鐵電子票證只要25元,由於兩者行車時間相當,陳建宇質疑,長期通勤、通學族群還會選用基捷嗎?
有媒體走訪基捷預定路線的百福社區與八堵站,當地民眾面無表情地說:「吵太久了,等確定要蓋捷運再說吧!」也有民眾認為基捷就是疊床架屋,台鐵多開一點車就好了,根本不用花那麼多錢蓋捷運。
看更多 》為何頻拋「合併升格」?拆解林智堅、林右昌的三大盤算
圖/Unsplash by Tom Grünbauer。
基捷原為大台北地區重大建設之一,因為經費暴增、輕軌變捷運、路線喬不攏等問題,加上明年地方選舉將屆,如今淪為口水戰;基隆在地立法委員蔡適應認為,過去基捷一直無法推動,就是充滿太多密室協商。只是,基捷對基隆人的必要性究竟有多少?
交通部應該打好現有的交通基礎,才是根本之道。陳建宇認為,交通部對基隆的交通建設首要任務應該是強化基隆到台北間的「台鐵捷運化」功能,提出完善的配套措施,提升基隆人對台鐵的服務滿意度,會是一個既有效又省錢的選擇。
而綜觀執行面,王國材上任後,面對執政黨提出的交通建設,如近期的高鐵東延宜蘭的選址以及基捷路線規劃與興建方案,明顯溝通不足且未完全考量在地心聲,許多宜蘭當地人仍然認為高鐵東延花大錢且效益不彰,持反對立場,許多基隆當地人認為基捷只是選舉的支票,未來也難有下文,王國材屢屢引爆政治地雷,恐成執政黨在城市建設的頭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