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摘《小心,原來這樣也有事!腦洞大律師雷丘的生活法律常識與對策》- 噪音管制法X社會秩序維護法。

鄰居鋼琴彈超好,也算噪音?律師告訴你「叫警察」到底有沒有用

鄰居鋼琴彈超好,也算噪音?律師告訴你「叫警察」到底有沒有用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ordan Whitfield。(示意圖)
作者:書中城市
日期:2021-10-29

雷丘律師用八點檔口吻,透過《小心,原來這樣也有事》一書,說明隱藏生活中可能「出事」的各種情境和法律眉角,如鄰居製造噪音,警察到底能不能管等糾紛,省去「吉來吉去」的勞民傷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湖就有挨刀可能。生活與法律密不可分,民眾卻常認為「不干我的事」「我沒那麼衰」。社會複雜,看似無傷大雅的言行舉止,不小心就會惹麻煩,別等觸法、權益受損後,才喊「我不懂法律」!

常識1/千金難買好厝邊:鄰居一直製造噪音,叫警察有用?

老王樓上的鄰居每天晚上都會彈鋼琴,他覺得很吵,於是決定上樓上找鄰居談談。

開門的是位美豔人妻。老王說「我很喜歡妳彈的鋼琴。不如這樣,妳每天都彈給我聽,我會每週付妳1000元的欣賞費。」

人妻答應了,老王果然每週都付1000元給人妻。就這樣過了1個月,老王對人妻說「抱歉,最近公司生意不好,但我還是很喜歡聽妳彈琴,我可以改成每週付妳500元嗎?」人妻感到不滿,但心想不賺白不賺,還是答應了。

再過了1個月後,老王又說「抱歉,我公司快倒了,從今天開始,我每週付妳200元好嗎?」

人妻非常不爽「你是在汙辱我嗎?我每天彈鋼琴給你聽,結果你1天只想花10幾元,有那麼便宜的事嗎?請你尊重專業好嗎?」

從此之後,人妻就不在晚上彈鋼琴了。於是老王得以過著耳根清淨的日子。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看更多 》城中城惡火釀悲劇!高雄地標淪第一鬼樓,月租屋3千曝獨老悲歌

常識2/造成生活困擾的聲音,並非全是「噪音」

俗話說「千金難買好厝邊。」一樣米養百樣人,如果和鄰居生活作息相差太大,有時是非常惱人的。

實務上常見和鄰居之間的糾紛,噪音問題絕對是大宗。不過要注意的是,造成民眾生活困擾的聲音,並非都是「噪音」。

依照《噪音管制法》的規定,超過「管制標準」的聲音才叫噪音(註A),如果只是偶然發生,或難以量測(誰會沒事在家中裝分貝計啊?)的聲音,如小孩哭鬧跑跳、寵物狂叫、彈奏樂器、卡拉OK、房屋裝修、冷氣滴水等,全都不算。

但這些聲音確實對生活造成困擾,該怎麼辦才好呢?

常識3/雷丘律師有話要說

在《噪音管制法》中另外有規定,凡這種日常生活中擾人的聲音,都可由警察機關依照《社會秩序維護法》來處以罰鍰(註B)。

這邊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達到「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的程度,就無法依照《社會秩序維護法》來開罰(註C)。

警察機關有裁量權限

嗯?前面不是說過,像這種偶然發生、難以量測的擾人聲音才歸《社會秩序維護法》管,卻又規定必須是「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的聲音,那客觀標準在哪裡?這就是警察機關的裁量權限了。

如果不放心交給警察判斷,實務上找里長陪同也是個可以考慮的方式,至少里長算是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應該能提供較為客觀的意見,不至於淪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畢竟警察有時也是很為難的。

【註A】噪音管制法第3條「本法所稱噪音,指超過管制標準之聲音。」
【註B】噪音管制法第6條「製造不具持續性或不易量測而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者,由警察機關依有關法規處理之。」
【註C】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第1項第3款「訂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新臺幣6000元以下罰鍰:三、製造噪音或深夜喧譁,妨害公眾安寧者。」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究竟出版提供。圖/究竟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小心,原來這樣也有事!:腦洞大律師雷丘的生活法律常識與對策,究竟出版。

作者介紹|雷丘律師

念過電機、化工、醫學工程、法律的斜槓中年人,現職是一家小小的法律事務所的主持律師。
在科技業做了15年,當到高階主管後,想不開改念法律,不小心還沒畢業就考上律師,然後人生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興趣是養貓、動漫、虧老婆和在網路上發廢文。

關鍵字:觀點投書公共安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住前夫房子能申請自用住宅?房市大神授「地價稅優惠5倍」攻略
火災別往上跑、躲浴室?破解火場逃生4迷思,搭電梯與死神同行
滅火器一定要是紅色?公共消防設備「示範設計」改造後更安全!
書中城市

書中城市

城市中的迷途小編,介紹各種和城市主題有關的實用書訊。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