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火災」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民眾了解火場逃生5大常見迷思排行。
觀察近3個月「火災」相關話題的討論,聲量最高的火場迷思,是民眾認為火災時「應向上逃生」。
然而有網友對此指出「煙一秒上升的速度,比人往上跑的速度還快,千萬不要往上跑,除非你住地下室」。
內政部消防署也特別對此作出回應,表示火災逃生原則為「向下逃生」。
只要樓梯間未見煙霧,就可繼續往下跑,但樓梯間若已飄出濃煙,應待在原樓層,尋找相對安全的避難位置。
看更多 》城中城惡火釀悲劇!高雄地標淪第一鬼樓,月租屋3千曝獨老悲歌
至於發生火災「躲進浴室最安全?」這個常見迷思。
根據消防署說明的火災避難原則,民眾「千萬不可躲在浴室」,一方面是許多浴室沒有對外窗可以逃生,另一方面,多數浴室的門和天花板為塑膠材質,遇高溫容易燒穿、變形,且難以阻絕濃煙。
許多網友聽聞後都直呼「一定要跟長輩講,不然很多老人都以為待在浴室最安全」,希望民眾能多教育長輩相關知識,以免憾事發生。
看更多 》城中城大火重擊高雄!高齡屋《危老條例》能挽救「都更之死」?
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此外,逃生時是否該「保持開門降溫」和「搭電梯逃離火場」等迷思,消防署也一一公布避難原則。
首先民眾逃生時,若情況許可,應「隨手關門」,將火勢侷限於一處,使火勢不易延燒到其他地方,藉此降低火勢蔓延的速度,方便其他人逃生。
看更多 》管委會到底有多重要?城中城大火燒出「建築管理」失當下場!
圖/高雄城中城火災畫面。取自臉書「高雄市高桂救助分隊」。
火警發生時,也應「避免搭乘電梯」,又消防員火場搶救時,為避免人員觸電,電梯供電系統可能會做斷電處理。
因此搭乘電梯逃生,不僅可能會受困電梯中,火場濃煙還可能滲入電梯內,直接威脅梯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多數網友也對此表示「希望大家觀念能夠正確,火災發生時走樓梯才是對的」等。
看更多 》城中城受難者無處去!老闆霸氣暖舉、陳其邁速安置感人故事曝
10月14日,高雄「城中城」大火事件造成多人罹難,除了令全台民眾重新檢視弱勢族群的居住環境外,相關單位也重申火場逃生的注意事項,盼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而我們不僅要替罹難者哀悼,也要重新審視自己是否有正確逃生觀念,才能在意外來臨時,臨危不亂、隨機應變。
圖/高雄城中城火災畫面。取自臉書「登真-邱議瑩」。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
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2021/07/17 ~ 2021/10/17
觀測來源: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已排除抽獎文)
本文轉載自2021.10.21「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