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下午,我和兩個朋友在海邊發呆。左邊的朋友突然轉頭,「我在看那個是不是警察?」突然的反應,弄得我有點緊張。「宵禁啊!剛過下午五點了,我們還坐在這, 」他說。
我轉頭左顧右盼才發現,當地居民喜歡聚集、喝酒的廣場,已經空無一人。
自由慣了的台灣人,或許很難想像,多明尼加警察是很嚴格執行宵禁管制的。一位瑞士友人說,他有天在海邊逛到忘了時間,結果就被警察逮捕了。
圖/公告保持社交距離的宣導愈來愈多了。
多明尼加北部的拉斯特雷納斯(Las Terrenas),是我跟老公現在的家。這個海邊小鎮過去是漁村,目前主要產業是觀光。每天都能看到漁船開回來,一路前往淨白沙灘上的露天市場,多位身強體壯的多明尼加漢子,一起用圓木將漁船邊推邊扛地拉上岸。
拉斯特雷納斯居民約3萬人,除了占多數的非裔人口和Misteso(指加勒比海原住民和西班牙白人混血),更是歐美人士的退休勝地。近期也有像我們一樣因疫情被卡住,需要一處不用擔心簽證的國家,所以搬來的短期居住者。
面對這波疫情,各國政府的管制措施不盡相同,像我們去年停留的巴拿馬,幾乎到了無法出門的地步。而2020年9月來到多明尼加,發現這裡的機場並未限制非本國人入境。因此許多歐美人士都利用聖誕假期,從冰雪國度逃到這裡度假、順便避冬。
這點也反映在國際航線分佈,雖然加勒比海各國彼此距離不遠,彼此直飛的鄰國航線卻不多,反而是飛往美國、加拿大、甚至是歐洲的長程航線,要來得更多。
圖/當地熱情的男士們。
拉斯特雷納斯有許多知名海灘,到處看得到碧藍海水、淨白沙灘、椰子樹等經典的加勒比海風景畫,讓人可以忘卻疫情的憂鬱。
可是,當地宵禁時間不斷提前,無形中變成我矯正生活作息的生理時鐘。
我向來不是早起的「晨型人」,但自從住在拉斯特雷納斯,如今天天早起,因為想讓身體跟著七彩日出在浪花中慢慢甦醒。
知道下午5點後就不能離開家門,白天我一定出門,等晚上再工作。因為疫情而慢下來的生活步調,靈感、創作力,又慢慢回來了。
而每週前往超市採購的路上,也變成我觀察當地文化的寶貴時光。
圖/當地街景。
比方,每次出門,總有很多男生對我飛吻,甚至跟我說「我愛你」。大家都叫我 “China” ,在當地是「亞洲妞」的意思。
一路上,會經過許多雜貨店,看起來就台灣以前舊時代的柑仔店,外頭常有幾個人坐在塑膠椅上,用我聽不懂的西班牙語邊聊天、大笑,並以拉丁風的Bachata當背景音樂,這種融合西班牙、加勒比海原住民及非洲音樂的特殊音樂曲風,最初起源地就是多明尼加,最近在歐美、甚至台灣,都有愈來愈風行的趨勢。
儘管疫情未退,但街上還是偶爾看到男男女女跳起貼身熱舞。倘若沒有疫情干擾,附近的海灘、商店和酒吧,應該到處充滿熱情展現舞藝的紅男綠女吧!
圖/當地海灘美景如昔,可惜如今人跡寂寥。
多明尼加有個文化我還在適應,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很頻繁。我永遠不知道誰是誰的男女朋友。有時候我以為是夫妻檔的,後來發現他們才認識幾分鐘。試想,在一個肢體語言和人際距離這麼近的國家,要實施嚴格的社交隔離,民眾會有多麼不適應。
雖然時間不算長,但在疫情封鎖下來到多明尼加,已讓我看見、體會到許多。希望哪天疫情退散,可以回來看到它原先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