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城市的未來遠景】

新竹市長林智堅:導入設計力,讓古城煥然一新

新竹市長林智堅:導入設計力,讓古城煥然一新
作者:馮紹恩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0-11-11

剛落幕的「2020第18屆遠見高峰會」,兩天活動不僅吸引數百名海內外貴賓蒞臨,更史無前例地獲得7位百里侯參與活動。在地方推動國家進步的當下,這幾位治理成績優異的縣市長,很可能就是2024年的總統候選人,他們看見了怎樣的台灣城市未來願景?

2018年底連任的新竹市長林智堅,以「Impossible is nothing沒有不可能」的態度,從核心、智慧、田園、友善、美學五大願景帶動城市發展。在《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他連續四年獲得5星評價,在2020年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更一舉奪得榜首!

這次參與2020遠見高峰會,這位最年輕百里侯便以「設計力導入 年輕古城的魅力」為題,分享個人的施政訣竅。 

新竹市市長林智堅分享新竹火車站的改造風貌。圖/新竹市市長林智堅分享新竹火車站的改造風貌。

三高一低DNA:所得高、學歷高、出生高、年齡低 

林智堅強調,新竹市儘管不大,在台灣地圖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紅點,但這裡是全台最特別的地方:台灣的矽谷、科技首都。

不僅如此,這座城市還擁有獨特的「三高一低DNA」:所得高、學歷高、出生率高,再加上平均年齡最低。

❝「很多人都難以想像,新竹市14歲以下人口占比高達18%!」❞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事實上,新竹也是台灣發展很早的古城,有超過三百年歷史,在清代更是北台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1980年科學園區設立後,新竹市開始蓬勃發展,林智堅深諳園區和城市命運緊密相連,因此上任後設定四大施政策略:「步行城市」「新校園運動」「微笑水岸」「明日新竹」。

改造公共設施與環境,讓民眾使用更方便 

他秀出新竹火車站改造前後的對比照:過去,新竹火車站前方有很大的違建和鐵皮,前方的中華路上,汽、機車又同時爭道,還充滿大客運,「長時間都是交通壅塞跟紊亂。」

透過改造後,鐵皮拆除換上玻璃,並重新點亮新竹火車站的站體,使得車站煥然一新。

再來,林智堅將許多市中心的公園改造、翻新,貼近孩子以及市民的需求,例如號稱「天下第一里」的關新里公園改造。

同時,也翻新其他公共設施,包括市立田徑場、市立動物園、34所校舍和17公里水岸,透過設計力讓公共建設變得更親民、便民。

圖片取自林智堅臉書圖/圖片取自林智堅臉書

最後,林智堅分享他對新竹市的產業規劃。過去因設立科學園區,往往會忽略當地產業發展,但他認為新竹市應該要持續投資。

「我找到一塊台肥和中油閒置的土地,跟中央合作打造成竹科X基地,預計111年動工,科學園區將投入188億元經費,蓋三棟軟體大樓。」未來這裡不只有廠房,還會有兒童探索館、國際展演中心和文創館。

❝林智堅強調:「希望透過設計力的導入,讓新竹市民走路有風。」❞

很快的,明年的台灣燈會將在新竹盛大舉行,屆時這座又新又舊的話題城市,又會進化成何種面貌?不妨拭目以待。

林智堅 小檔案:
★出生:1975年(45歲)  
★現職:新竹市長(2014年就任迄今)
★2020遠見雜誌施政滿意度民調:5顆星
★2020縣市總體競爭力排行榜:第1名

關鍵字:人物首長觀點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新竹市長林智堅:小城市也可以做夢、打出自己的品牌!
城鄉發展M型化的年代,更需要地方首長的治理能力!
進入 「人口負成長」時代,城市競爭力須重新思考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