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改制後,小城市很難逃離被邊緣化的命運。然而,土地和人口都在22縣市排行15名後的新竹市,過去十年人口卻激增逾9%,今年有望突破45萬大關,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也提升兩成,成為少有的「三高」(高所得、高出生率、高教育程度)城市。
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故事的源頭,要從一座動物園說起。
暑氣漸至的午後,去年底重新開幕的「新竹市立動物園」,已出現老老少少的家庭客,雖然最近因為防疫,園內最多只能同時容納2000人,部分服務(如借用娃娃車)也暫停,但還是擋不住眾多遊客前來。
這座高齡84歲的園區,反映了新竹市近年的蛻變。以前,這裡是全台僅有的市中心動物園,曾單日湧入兩萬人,後來卻荒廢多時,成為城市裡的陰暗角落,經過兩年多的翻修與再設計,如今重生為市民的親子樂園。
圖/重新開幕、主打「共融」概念的新竹市立動物園,現在儼然是風城最夯的人氣景點。
擔任市議員期間,林智堅有次想帶小姪女逛動物園,卻發現兒時的回憶場景,滿是雜亂與蕭條,他感嘆:「這個城市不該是這樣!」
不久,他想起曾看過的日本電影《搶救旭山動物園》,敘述北海道的凋蔽動物園,搖身一變為日本人氣冠軍的真實故事,當下便決定投入動物園的重生工程,甚至成為2014年底參選市長的動機之一。
上任頭一年,林智堅的施政預算有185億,市府卻負債破200億,是典型的窮縣市狀態。也因此,以前的市長多半縮衣節食地推市政,不敢做什麼大夢。
事實上,在科學園區的挹注下,新竹市去年稅收貢獻超過1200億元,排得上全國第六,人均創稅值也僅次於台北市,境內更有全台所得中位數最高的「天龍里」(關新里)。可惜,礙於人口少和面積小,歷年拿到的預算都在22縣市後段班。
沒錢怎辦事?林智堅鼓勵同仁挽起袖子,努力提案,爭取中央的「競爭型預算」,別再坐等錢從天上掉下來。
圖/近年熱門的旅遊打卡景點「魚鱗天梯」,是讓新竹市變臉的水岸系列建設之一。
重生的新竹市立動物園,就是他上任後搶到的第一項競爭型預算。當時林智堅率領團隊召開馬拉松會議,資料修改版本數不清,還親自帶隊到觀光局做簡報,終於爭取到交通部的「跨域亮點計畫」補助款。
有了成功案例,加上看到市長本人這麼拚。從一系列的微笑水岸建設、市內多處公園和公共場館的改頭換面、到進行中的新竹大車站計畫,都是如此辛苦掙來的經費。
來到任期第六年,林智堅已帶隊拿下超過150億的競爭型預算,成為推動市政的充沛火藥庫。而招商最頭痛的土地問題,他也找到國營企業過去當倉庫跟油槽的地,透過都市計畫的獎勵手段,加上努力跟中央部會協調,最後不僅成功活化,更吸引到大咖外資前來投資。
圖/當城市變好、變美了,民眾是感受得到的。 (圖片提供:新竹市政府)
不過,林智堅補充,搶競爭型預算不是案子寫得漂亮就好,「執行率還要高,不然明年可能就不給你了。」也因此,如何激發公務員的能力,便是接下來的重點。
「我不會寫案子耶~」「以前市長說我們自己有錢,幹嘛這樣做?」不少同仁剛開始都這麼說。林智堅總回應:「抱怨不會解決問題,也不能改變現況,我們只能自己努力!」
尤其2014年,鄰近的桃園升格為第六都,對公務員產生很強的磁吸效應,同樣一個7、8職等的科長,換到直轄市上班可能跳到9職等。「通勤都想去啊,」一位幕僚透露。
對此,林智堅大力重用年輕、有活力的同仁,希望透過他們執行的市政建設,一來獲得實戰經驗,二來也提升大家的光榮感。
比方,紙上談兵快30年的「公道三」快速道路,由於涉及拆遷及補償,多年來始終無法啟動。經過多番努力,今年終於在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通過,預計明年底完工,紓解市區難解的縱向交通壅塞問題。而市民殷切期盼的動物園,更不時被關切:「何時會好?」讓市府同仁深刻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有被看到。
圖/過去被批評沒啥好玩的新竹市,如今擁有許多極具吸引力的觀光景點,如圖中的「賞蟹步道」。
當城市變美,民眾感受到進步,公務員也會找回自信,激發出執行力。「事在人為,同仁們還是很努力的,」林智堅體認到,首長不能自己一股腦往前衝,更重要的是給團隊發揮空間,讓大家願意一起前進。
有了經費,人才也陸續到位,接下來,新竹市還要打造獨特的城市品牌,這幾年廣為人知的友善兒童及生育鼓勵措施,即是成果之一。
明年春節的台灣燈會,更是重要的里程碑。有別於以往多在空曠郊區舉辦的模式,林智堅打算善用市區遍佈的歷史古蹟,融合建築空間及光雕藝術,營造城市博覽會的氛圍。
帶我們逛動物園時,沿途許多民眾都要求與林智堅合影,而且年齡從8歲到80歲都有,人氣幾乎比主場明星「河馬樂樂」還高。他親切問候民眾從哪來的,竟有不少都不住新竹市。
事實上,這就是他期待的城市品牌效果,讓城市的美感和建設吸引其他縣市民眾「用腳投票」,來這玩、來消費、甚至願意移居。
在地方發展趨向兩極化的今日,非六都的小城如何展開大逆襲?新竹市這幾招值得參考。
圖/擺脫竹科附庸的刻板定位後,林智堅下一步要打造屬於新竹市的獨特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