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搶人大作戰】

「打狗」更名百年,高雄市長陳其邁如何掌舵港都?

「打狗」更名百年,高雄市長陳其邁如何掌舵港都?
作者:馮紹恩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0-09-30

2020適逢高雄從「打狗」更名百年,但這座「海洋都市」已經沉寂了好一段時間。 2018年興起的「韓流」,曾被看成是高雄人的新寄託,藉著換人、換黨,擺脫「又老又窮」的面貌。未料短短兩年,不僅韓流急速退潮,今年6月還遭近94萬張罷免票沖下台。

儘管截至目前,罷韓到底是政治操作?抑或韓市府的成績令人失望?仍各擁爭議。但從甫出爐的2020年《遠見》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調查的正好是2019年本島19縣市105項指標,高雄市排名一口氣下降4名,除了在六都敬陪末座,更與南投縣並列為退步名次最多縣市,韓市府的表現,確實遭遇瓶頸。

再加上,對照其他五都過去10年的人口數,會驚訝地發現,高雄市是唯一人口負成長的(略微減少285人),足見地方發展不進反退。

陳其邁視察岡山抽水站。圖片取自陳其邁臉書圖/陳其邁視察岡山抽水站。圖片取自陳其邁臉書

更名滿百年,打狗城渴望再起 

事實上,高雄並非一直如此失落。

百年前的1920年,日本總督府實施行政區改制,將台南廳部分支廳、阿緱廳、澎湖廳納入新成立的高雄州,從打狗正名為「高雄」!

隨後國民政府來台,1966年在高雄首創「加工出口區」,引進成衣、皮革等輕工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吸引各地勞動人口前往;緊接著1973年啟動十大建設,中鋼、中船、中油等重工業皆在此設廠,高雄轉型為工業重鎮,當時繁榮景象常被記錄在電影中。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如台灣新浪潮電影代表作之一的《風櫃來的人》,由知名導演侯孝賢在1983年拍攝,描繪在澎湖長大的青年們,來到經濟正起飛的高雄,尋找翻身機會。電影裡的畫面,可窺見快40年前的高雄生機盎然:愛河兩旁全是人潮,許多小販沿街叫賣,路上機車絡繹不絕,其中許多是從中南部和離島來的年輕面孔。

8月底就任後,首度接受媒體專訪的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想,「選舉時聽到有位阿伯說,當年他來高雄,身上只剩1元。後來去跑船,生了5個小孩,還統統讓他們念完大學,」對當時很多來到高雄的人來說,就是背水一戰,「如今的高雄也是,一定要往前,沒有任何退路!」

然而,在歷任市長接力下,高雄其實已有許多完備條件,如規劃良好的道路、廣大的市區腹地、嶄新的公共建設,為何城市發展始終停滯?甚至是過去十年人口呈現負成長?

關鍵原因,源自產業原地踏步。高雄市研考會主委蔡宛芬說,過去台灣轉往高科技產業發展時,高雄相對沒有投入足夠資源,加上製造業外移、重工業仍未轉型,造成人口移入減緩。

「跨代」轉型,帶動城市復甦 

蔡宛芬強調,高雄如今應思考,要如何更快產生高知識密度的新型態產業。

提到高雄下一階段的產業轉骨策略,「不只要產業轉型,還要跨代轉型,朝5G和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前進,」陳其邁認為,現在其實是高雄最好的轉型時機。

一方面,國際上正面臨中美貿易戰,產業鏈大重組,促使許多台商回流,同時也吸引國際大廠來台尋找新機會。陳其邁就向他們招手,並協助業者解決「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問題。

陳其邁出席導演魏德聖《台灣三部曲》南星計畫區啟動儀式記者會。圖片取自陳其邁臉書圖/陳其邁出席導演魏德聖《台灣三部曲》南星計畫區啟動儀式記者會。圖片取自陳其邁臉書

另一方面,有他來負責掌舵,也有利於將中央資源引入高雄。

「單靠地方政府做不到!」2018年落選後,陳其邁前往中央擔任行政院副院長,頻繁接觸各部會,不但清楚未來國家發展重心往哪走,也知道如何引入中央跟大廠資源。

比方,最近他請來兩位熟悉產業的人才擔任副市長,一是熟悉智慧城市的副市長林欽榮;另一位副市長羅達生過去是經濟部技術處處長,設法引薦國際大廠,在高雄形成產業聚落。

陳其邁強調,產業轉型一定要「母雞帶小雞」,讓大廠帶著小廠一起發展,才能形成完整生態系,「鋼鐵業也一樣,沒有中鋼在前面,螺絲廠怎麼做得起來?」

陳其邁期盼引入5G+AIoT產業,替高雄帶來「跨代」的產業轉型效果。圖/陳其邁期盼引入5G+AIoT產業,替高雄帶來「跨代」的產業轉型效果。

為何瞄準5G和AIoT?其實不是趕流行,而是陳其邁觀察,相較於全世界,高雄這時起跑不會落後太多,「這是新技術,台灣又走在前面,才有機會,」他胸有成竹地說,「這是台灣的時刻,也是高雄的時刻。」

百年前,高雄從一個濱海的小漁村,一步一腳印地成長為工業重鎮和國際港灣。如今,來到城市再造的關鍵時期,能否能趁著這波中美貿易戰引發的變革巨浪,再次站上浪頭、引領風騷?接下來這幾年,陳其邁得好好把握。

>>來看2020縣市競爭力數據專題

關鍵字:競爭力縣市競爭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進入 「人口負成長」時代,城市競爭力須重新思考
金門縣長楊鎮浯:能把人留下來,才是重點!
全台最「老」的嘉義縣,縣長翁章梁如何逆轉宿命?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