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族必看!

自行車友善城市榜單揭曉,誰是大贏家?

自行車友善城市榜單揭曉,誰是大贏家?
作者:高宜凡陳子瑜
攝影:蘇義傑、賴永祥
日期:2020-09-21

過去被視為環保象徵或健身運動的自行車,在今年的疫情催化下,不但廠商大發利市,更成為許多城市推廣防疫新生活的主力交通工具。甫公布的「全球自行車城市指數」(Bicycle Cities Index 2019),單車族可別錯過。

2020年的新冠疫情改變了很多事,在許多國際城市蔚為潮流的自行車運動,便是其中之一。現在出門騎單車,不但代表你很愛地球、有樂活態度,更是與別人維持安全距離、減少感染風險的合理選擇。

當各國相繼把自行車納入政策考量,你知道運行環境最好、也最受車友肯定的城市在哪嗎?

歐洲成大贏家,倒數皆是千萬人口大城

位於德國的保險科技新創公司Coya,不久前調查了全球90座城市而公布的「全球自行車城市指數」(Bicycle Cities Index 2019),想替大家找出最友善單車族的城市環境。

自行車城市指數涵蓋16項指標。資料來源:Bicycle Cities Index 2019圖/自行車城市指數涵蓋16項指標。資料來源:Bicycle Cities Index 2019

這份調查涵蓋了包羅萬象的16項指標,舉凡氣溫、雨量、日照等氣候因素,自行車道的長度與道路品質、共享單車普及率、騎乘安全性和交通事故、甚至有無舉辦「無車日」等推廣活動,都是評分標的。

結果揭曉,由荷蘭中部城市烏特勒支(Utrecht)獲得冠軍。前10名城市有9個位於歐洲,德國更包辦其中3名(明斯特第二、布萊梅第九、漢諾威第十),可謂最大贏家。反觀車迷朋友推崇的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及阿姆斯特丹,分別只獲得第4、5名。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唯一擠入前十名的非歐洲城市,是名列第7的中國杭州。其他入榜的亞洲城市,還有日本的東京(第24)、北京(第38)、上海(第51)、新加坡(第52)。

而表現最好的美國城市,則是同樣位於西岸的舊金山(第39)和波特蘭(第41)。

前十名的自行車友善城市,幾乎都位於歐洲。資料來源:Bicycle Cities Index 2019圖/前十名的自行車友善城市,幾乎都位於歐洲。資料來源:Bicycle Cities Index 2019

有趣的是,如果從榜尾看回來,倒數前十名幾乎都是千萬人口等級的國家首都,如敬陪末座的奈及利亞大城拉哥斯(第90)、泰國曼谷(第88)、俄羅斯的莫斯科(第86)、印尼雅加達(第85)等。

「共享」成焦點!城市競相推廣共享單車

雖然這份榜單未調查台灣,但觀察16項評鑑指標,也可做為國內城市推廣單車的參考。

比方,本次評鑑最特別的,就是將「共享單車」視為友善單車環境的重要條件,法國、比利時、瑞士等多座城市,都繳出耀眼表現。

如評估每10萬人享有的「租賃站點」,便由南法的「紅酒之鄉」波爾多掄元、緊接著是比利時的商業中心安特衛普、瑞士首都伯恩。

時興的共享單車服務也成為評鑑重點項目之一。圖/時興的共享單車服務也成為評鑑重點項目之一。

不過,若論「共享單車數量」及「共享服務使用率」,則由安特衛普奪冠、其次為伯恩、接下來是2008年推出新一代共享單車系統 Vélib 的「花都」巴黎。

而不少單車族關切的道路品質,在「自行車道長度及道路質量」指標,前兩名都在瑞士(日內瓦、伯恩),第三名是法國的南特。若看「基礎建設總成績」,則由南特一舉稱冠,接著才是日內瓦跟伯恩,三者名次互有上下。

有趣的是,以往常做為唯一指標的「自行車使用率」(使用自行車的人口百分比),領銜的竟是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以9%傲視群雄,居次的是法國尼斯和紐西蘭的奧克蘭。

假如台灣城市列入評比,可能獲得什麼評價?圖/假如台灣城市列入評比,可能獲得什麼評價?

最後看適宜騎車的基本條件:「天氣」,該項目前三名裡頭,即有兩座美西大城,分別是第一的洛杉磯和第三的舊金山。

說到這,近來苦於森林野火等氣候災難的當地,政府或可趁機推廣更低碳的自行車通勤。

關鍵字:競爭力自行車道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友善單車族!荷蘭烏特勒支蓋出全球最大自行車停車場
花都的後疫情小確幸:滿街跑的鐵馬、還有露天座位
雙北「一國兩制」?柯文哲推Youbike2.0卻遇大路障
高宜凡

高宜凡

沈浸傳統產業、經營管理 丶環保、能源、氣候、CSR(企業社會責任)等路線超過10年,多次執行國際報導及越洋專題,採訪足跡遍及兩岸、日本、東南亞、德國、英國、法國、瑞士、丹麥、馬拉威等地,並於2009~2016年擔任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專案負責人,目前處於傳統平面雜誌和網路社群平台之間的迷離空間,尋求媒體數位轉型過程的一線曙光。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