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樣的藝術節?讓荷蘭人可以正大光明地偷窺鄰居,而且風雨無阻地想要參加?
這場活動的名稱相當幽默── Gluren bij de Buren,荷文直譯是「偷窺鄰居」,顧名思義,它是個辦在私人住宅的小型表演會,號稱是荷蘭最大的客廳藝術節!
偷窺鄰居的宗旨很簡單:透過在住家舉辦小型表演會,給在地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或業餘玩家一個舞台,讓街坊鄰居除了平時在路上偶遇、打招呼,有更多機會互相認識、增進感情。重點是,所有表演都免費!讓觀眾隨喜捐獻。
圖/只要把客廳捐出來,就可邀請表演團體到宅免費表演。圖片來源:Gluren bij de Buren Houten 臉書
Guren bij de Buren 由非營利組織 Stichting de Cultuurbrigade 發起,在2008年於荷蘭中部城鎮阿默斯福特(Amersfoort)舉辦,時間在周末的中午到傍晚,單場表演約半小時。
之後,每年都有不同城市響應,至今共有23個城市加入,如以每個參與城鎮有50~60場表演估算,等於每次舉辦的當天下午,全荷蘭就有上千戶人家的客廳成為表演舞台。
事實上,約有1/3的荷蘭人,每週都會從事業餘藝術或表演練習。不管是30人的合唱團、獨角戲、芭蕾舞或搖滾樂,只要住在有Gluren bij de Buren的城市或鄰近鄉鎮,都可申請成為其表演陣容。主辦單位會根據表演者需要的空間和設備,媒合符合條件的場地跟屋主。
圖/Gluren bij de Buren在海牙的表演地圖。(圖片來源:Gluren bij de Buren官網)
以今年2月9日的活動為例,光是海牙(Den Haag),就有多達83個表演場地。
由於只有短暫的一個下午,假使感興趣的團體的時間和地點不盡相同,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最多表演,就成為挑戰了。接下來,讓筆者分享實際走訪海牙三場表演的經驗。
因為我對鄉村音樂、爵士樂等表演特別感興趣,所以在活動起跑前,就先利用官網的篩選功能標記清單,接著仔細比較各表演的場次,並評估交通可行性。畢竟筆者不是騎鐵馬長大的荷蘭人,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大眾交通工具加步行趕場。以下是這次看到的三組表演:
1) De Baardman (鬍子人)
圖/究竟這兩個人手中的線一拉,魔術師會不會身首異處呢?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第一站是魔術表演。留著大鬍子的莫罕默德(Mohammad)是職業魔術師,我很喜歡他在每個表演前,解說魔術的不同面向(如視覺、第六感),接著變出對應的戲法。
他的魅力在於觀眾高度參與。由於是小型演出,所以每個坐在客廳的觀眾,都參與了部分表演。觀眾不時驚呼連連,毫無冷場!不過,這跟我事前想的單純欣賞完全不同,只好硬著頭皮用生硬的荷蘭文跟他互動。
雖然很想留下來和前一戶藝術家屋主話家常,不過我必須趕往第二站。Lazy Buck 是曲風結合各種音樂風格(爵士、藍調、靈魂、民謠)的樂團,很適合窩在沙發上欣賞。
圖/邊吃點心配茶酒,還能一邊看表演,可說是再愜意不過的周日午後。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這場表演座無虛席,年齡層分布廣泛,甚至有飼主抱著狗狗來看。雖然曲目都是他們的創作,不過還是可以看到大家快樂地跟著節奏搖擺。屋主還貼新地準備了小點心和飲料,讓大家一邊欣賞、一邊享受下午茶。
這是個歡樂的翻唱樂團,從團名便可見一斑:Quintet 在英文是五重奏,加上Tarantuno,是不是很像著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 (Quintin Tarantino)?
他們的中心思想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準備了輪盤和益智問答。答對的聽眾除了可以拿獎品-Quintet Tarantuno 出品的空氣吉他弦 (就是印有樂團商標、煞有介事的空袋子) ,還能可轉輪盤,決定他們要唱什麼歌。當天全場就齊唱Turtle的名曲《Happy Together》!
圖/Quintet Tarantuno 為現場觀眾準備用以互動點歌的轉輪盤。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2008年發起至今,Guren bij de Buren一路靠著觀眾捐獻和廠商贊助,就這麼走了12年。
不過,畢竟是荷蘭在地的活動,多數表演都以荷文進行,對不熟當地語言的外地人來說,要領略其內容相對困難。觀察這幾場的參與面孔,多是三五好友結伴,如前面提到的第一場魔術表演,就有半數以上是屋主的親友團。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親身體驗當地生活文化的方式。還是推薦大家按圖索驥,到不同人家的客廳坐坐、喝茶小酌、兼看表演,渡過一個 gezellig(荷語的舒適溫馨)的週末午後。
圖/看到貼著 Guren bij de Buren海報的住家,別遲疑,大方地按電鈴走進去就對了。(圖片來源:牧牧在荷蘭。)
*本文為城市學與 Oranje Express 荷事生非合作產出,原作者為:牧牧在荷蘭。這隻間諜牧牧來到低地國出任務,觀察這裡的聚落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