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升格前後,鄭文燦從最細節的組織變革,到最宏觀的定位戰略,無役不與,為的就是發揮升格的優勢,「把縣變直轄市」。
「我花了一年時間,把好幾百種的自治規章都完成,」鄭文燦一上任,立馬運用「直轄市」優於「縣」能設立較多局處的行政權力,陸續增設:青年事務局、資訊科技局、體育局等其他五都沒有的新局處,還增設了勞動檢查處、海岸管理處等二級單位。
圖/桃園山豬湖生態公園。
成為直轄市,公務員的素質可不能「掉漆」,一個小故事是新市府對於清潔隊員的晉用,從以往的靠介紹、靠關係,改成公開招考,並且杜絕關說,讓清潔隊員更具責任感。
而原本各鄉鎮市公所不同調的社福預算,也在升格後歸一。生育補助一胎之前發過1萬、2萬、4萬,都統一為3萬;重陽敬老金有的發1000元、有的3000元,升格後整合為全市一致2000元。行政一致化還包括里長制度和建設推動方法,足足調整兩年才完成。
鄭文燦認為,推動升格就是要有更多資源。「但它不只是權力和資源的擴大,很多規劃也要不一樣,」展現不同於以往的城市格局。
圖/地方治理績效亮眼的鄭文燦(右二),是廣被看好的綠營政治明星。(圖片取自鄭文燦臉書)
最佳例證,是桃園升格後一卡車「全台首創」的社福政策。如「甜蜜多一點,負擔少一點」的育兒津貼,每月3000元,令年輕家庭覺得受到支持。還有提供65歲市民升級施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及青少女免費HPV疫苗的注射,後者接種對象涵蓋6個世代,亦為全國首創,迄今完成逾22萬人次接種。
以「第六都」之姿創新施政,鄭文燦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社會住宅和青年政策。
目前,桃園規劃了22處基地約6600戶,連偏僻的復興區也計畫闢建原住民專屬社宅。在桃園,社宅租金約市價行情的8折,若是經濟或社會弱勢,市府還編列差額補貼到6折。
再如「首度就業津貼」,剛出校園的年輕人如果畢業後連續六個月都有工作,便可領到2.1萬元的就業獎勵金。這項鼓勵新鮮人不要一直換頭路的計畫,每年約9000人申請。
圖/大溪中正公園。
當全台人口生少死多之際,桃園人口卻逆勢增長。升格五年餘,桃園人口成長近20萬,人口成長率9.52%為六都第一。鄭文燦認為這不完全是升格效益,也是桃園的特色展現。
除此,桃園還是六都最年輕的城市(平均歲數約38歲),不僅生育率稱冠六都,老年人口比率(11%)也低於全台平均值(15%)。
不少年輕家庭移居首選桃園,原因之一是房價只有台北的1/4、新北的1/2。還因為除了創意十足的社福政策,全國GDP產值最高的產業聚落也位於此處,就業機會多。
匹配直轄市的地位,桃園的大型公共建設陸續展開,如航空城、亞洲矽谷創新中心、捷運和鐵路地下化等工程,都在浩浩蕩蕩進行中。「我們還想辦法讓商業設施增加,」在鄭文燦的藍圖中,會議中心、展覽館、星級飯店還不夠,未來要「讓自己的城市加值,讓大家留在這邊也有驚豔的感覺。」
圖/桃園機場。
過往,桃園被視為大台北生活圈的附庸,現在已經順利「轉大人」,成為全台人口成長及發展最快的起飛城市,讓升格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