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社企和品牌力!新北坪林包種茶兩招迎戰進口廉價茶葉

運用社企和品牌力!新北坪林包種茶兩招迎戰進口廉價茶葉
作者:劉子寧
日期:2020-04-28

聞名台灣的新北坪林包種茶,要怎麼樣面對進口廉價茶葉的衝擊,又能維持住台灣茶的好品質呢?八百金創辦人黃柏鈞給出了一個解方:自創品牌並開發「台灣藍鵲茶」。 

面對進口低價茶的衝擊,台灣茶農面臨一場轉型的苦戰,若要追求經濟效益,就難免得採用農藥、化肥的慣行農法,如此一來,犧牲的卻是土地與生活其中的美麗物種。面對這個兩難,八百金創辦人黃柏鈞自問:我們能不能找出一個雙贏的辦法?

位於北勢溪上游的坪林,不只是翡翠水庫的水源保護集水區,更是北台灣重要的茶產區,世代相傳的種茶、製茶技術,讓坪林出產的文山包種茶名滿天下。

然而,隨著雪山隧道開通,路經坪林的遊客數量驟降,加上廉價的境外茶葉大軍壓境,讓坪林茶產業受到極大的衝擊。在地茶農為了持續保有市場競爭力,不得不轉而尋求更快、更低成本的慣行農法來生產茶葉,卻讓坪林茶陷入品質、環境與經濟的惡性循環。

藍鵲茶小旅行。圖/藍鵲茶小旅行。

為解決這個問題,黃柏鈞以社會企業八百金開發「台灣藍鵲茶」品牌,希望藉由輔導茶農轉型為有機農法,讓坪林當地的土地環境回復到健康狀態,同時以品牌方式提升坪林茶的價值,形成雙贏。

效法日本 用友善農法收復流域

創立八百金之前,黃柏鈞曾在「荒野保護協會」及「中華民國野鳥協會」任職,因一場坪林茶農轉型的政府案,意外栽入茶葉產業的不歸路,希望為坪林找到新出路。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他發現,讓農家參與定價,自己決定茶業要賣多少錢,可增加他們轉型友善農業的動力,「台灣藍鵲茶學習了日本豐岡市的東方白鸛米概念,以重視棲地保育的方式,推動北勢溪上游成為台灣第一個無農藥農產的示範流域,」黃柏鈞說,「目標是收復北勢溪上游的三個集水區,讓這些土地可以重建生態。」

茶農解說茶葉專業知識。圖/茶農解說茶葉專業知識。

事實上,八百金的創業過程充滿血淚,2014年黃柏鈞被跑單800斤茶葉,顧及台灣藍鵲茶的信譽,他瞞著家人貸了200萬元,一個人頂下所有壓力,也成為公司名稱由來。除了盤商跑盤,經營過程中會碰到的轉折也一一上門,像是夥伴拆夥、跟地方勢力談判、資金壓力、併購抉擇等,每一難關現在聽都是千斤萬擔,更別提在創業初期的壓力。

傳統茶園的都市更新 

說服茶農,改變在地產業結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透過流域收復是八百金的核心策略,就像是做傳統茶園的都市更新,」黃柏鈞靈光一閃似的說道。

先交朋友、再做事,是黃柏鈞的處事理念,除拜訪茶農,八百金也舉辦PPGIS(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工作坊,在地圖上秀出有機茶園的分布,透過培力與契作來改善品牌與茶農間的關係,並讓他們參與定價與品牌成長,五年來,從一開始的3位茶農,到現在已有14位,為讓茶農放心投入,黃柏鈞還組織「茶二代」課輔團,成為獨樹一格的偏鄉教育資源。

藍鵲茶的小旅行活動引入企業工作假期,讓更多的能量注入。圖/藍鵲茶的小旅行活動引入企業工作假期,讓更多的能量注入。

坪林目前的茶園面積大約487公頃,有機茶園大概只佔3.46%,每甲地的茶園每年生產約700斤的茶葉,為了維持三年的友善耕作,需要有人承諾2100斤的茶業收購,「聽起來很難,但只要全台北每個人買一包不到半斤的茶,翡翠水庫上游的農藥就有機會消失,」黃柏鈞樂觀地說。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許多茶園的生態正在逐漸的回覆當中,甚至能看見山羌、穿山甲與山麻雀的蹤跡,而堅持茶葉收購價格的八百金,銷售與推廣的成績也在不斷成長,未來將複製台灣藍鵲茶的模式到苗栗的石虎米和霧台小米等,他的目的很簡單,希望有一天我們的農業經濟能與生態共存,「把利潤分享給農民,他們才有誘因將土地還給自然。」


關鍵字:地方產業重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盛產京都宇治的「抹茶之鄉」,自創品牌吸引20萬人潮聖
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 《農村的遠見》從4國經驗看回台灣
北漂返鄉 用有機轉作開啟部落經濟
劉子寧

劉子寧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