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捷運環狀線好在哪?試乘前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新北捷運環狀線好在哪?試乘前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捷運十四張站外,可以觀賞環狀線通過景美溪的好風光。
作者:馮紹恩高宜凡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0-01-20

等待多年,耗資將近700億元的新北環狀線,終於在2020年第一個月開始見客、開放試乘了。1月19日開放民眾免費搭乘的第一天,就湧入5.5萬人潮,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當天前往板橋站視察。今(20日)記者於下午時段親身前往搭乘體驗。由於時間的限制,本次搭乘從起站大坪林起,至板橋站便折返,沿途中所見報給您知! 

新北環狀線開放試乘,北捷也順勢也更新最新的路線圖。圖片來源:台北捷運局圖/新北環狀線開放試乘,北捷也順勢也更新最新的路線圖。圖片來源:台北捷運局

一條通、七條通,打通新北交通任督二脈

全長15.4公里、包含14座車站(地下1站、高架13站)的環狀線,一共串聯了七條大台北地區的捷運線,可大幅縮短乘客的旅行時間,這七處交會站分別是:

1.起點「大坪林站」與新店線相接,

2.「十四張站」為新北輕軌「安坑線」起站, 

3.「景安站」可轉乘中和新蘆線,

4.「中和站」(另稱華中橋站)可連接萬大中和樹林線,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5.「板橋站」可轉乘板南線與台鐵、高鐵,

6.「頭前庄站」連接中和新蘆線,

7.終點「新北產業園區站」可轉乘機場捷運線。

由於跨越新店、中和、板橋、新莊等人口密集的行政區,讓環狀線被認為可打通新北市西部地區交通的任督二脈。從頭前庄坐到板橋站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就分享,該車程原本需要39分鐘,搭環狀線只需5分鐘,足足省下了34分鐘,相當便利。

新北環狀線起站大坪林捷運站。圖/新北環狀線起站大坪林捷運站。

不過,目前新北環狀線剛獲得交通部准予營運,試乘階段僅開放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班次間距以離峰時段的8分鐘為主,正式營運及通車時間尚待公布。

而跟文湖線一樣設定為中運量的新北環狀線,車廂空間比高運量系統較小,為避免影響無障礙空間和一般旅客動線,目前並未開放把自行車帶上車。

大坪林捷運站在設計上的巧思。圖/大坪林捷運站在設計上的巧思。

另一點跟文湖線一樣的是,環狀線同屬「無人駕駛」系統,各站列車開關門皆配合停靠站時間程式化設定,如人最多的板橋站會停靠40秒,其餘車站在25~35秒間。倘若民眾強行出入時碰到,車門會自動彈開,試營運期間將由站內人員加強宣導,並採全線、全時段加派隨車人員,以維護安全。

至於試車期間發生過的噪音問題,負責興建的臺北捷運工程局表示已做出許多改善,目前量測分貝皆在法令要求標準內。

一、班次尚未密集,約5~7分鐘一班

在開放試乘的階段,儘管進出站點搭乘均不收費,但新北環狀線營運上有時間限制,靠近下午四點準備關閉時,便會不斷傳來提醒乘客試乘時間即將結束的廣播。

目前環狀線試乘中,許多民眾躍躍欲試前往搭乘。圖/目前環狀線試乘中,許多民眾躍躍欲試前往搭乘。

記者實地觀察,試乘階段的班次約5~7分鐘一班車。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幾乎每班車廂都擠滿了乘客。從起點大坪林站開始,中間鮮少有乘客上下車,到了景安站(第五站)甚至會發生乘客快擠不上車的情況。

這般人潮這只是在下午3點左右的情況,日後若是正式營運,不難想像上下班尖峰時段的環狀線會多麼擁擠。(文湖線乘客猛點頭~)

二、哪個站風光明媚?最好打卡?

新北環狀線自大坪林站出發,從地底出來往板橋方向前進時,捷運逐步緩升到高架軌道上。若要說從捷運看點看風景,其實「十四張站」再適合也不過。

首先,這個站點進出人不多,站體空間又大,外面還有大面積的觀景平台,方便站在制高處觀賞跨越景美溪的環狀線運行畫面,一旁還看見預計2022年通車的於安坑輕軌橋體。

捷運十四張站窗景,往外可欣賞安坑輕軌施工中的橋體。圖/捷運十四張站窗景,往外可欣賞安坑輕軌施工中的橋體。

捷運十四張站的天花板全以黃色磚塊狀呈現,讓空間感更加放大。圖/捷運十四張站的天花板全以黃色磚塊狀呈現,讓空間感更加放大。

三、牛步前進!讓人有點煩躁的中和到板新站

環狀線要通車之前,因為高架軌道離周邊建物太近,當初試運行的沿線噪音問題常遭附近居民抗議。

尤其中和站到板新站這段,沿途可謂蜿蜒曲折,運行速度非常緩慢,想必是要顧及「噪音」問題。如果要比較這個速度,可類比文湖線的松山機場到中山國中這段。

目前環狀線試乘才第二天,一切看來大致順利,期許未來環狀線正式上路能夠運作順利,紓解新北一帶的交通壅塞情況。

環狀線板橋站,天花板有一燈光設計會變換七彩十分吸睛。圖/環狀線板橋站,天花板有一燈光設計會變換七彩十分吸睛。

新北市長侯友宜19日前往試乘。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提供圖/新北市長侯友宜19日前往試乘。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提供

環狀線通車說明。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提供圖/環狀線通車說明。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提供

關鍵字:政策軌道運輸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雙北「一國兩制」?柯文哲推Youbike2.0卻遇大路障
為什麼手扶梯要靠右站?研究發現靠左站也沒比較快
《小丑》和《你的名字》,片中透露的美日都會文化差異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