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釋照標破天價!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告訴你為什麼

5G釋照標破天價!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告訴你為什麼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作者:張彥文
攝影:陳之俊
日期:2020-01-16

跨入2020年沒多久,除了選舉相關訊息,另一項洗版的熱門訊息,就是台灣5G釋照出現天文數字!五家業者經過將近一個月的纏鬥,終於在 1月16日暫時劃下句點,最後總標金突破1380億元。不少人笑說,年節還沒到,電信業就給了國庫一個大紅包。究竟,5G為什麼這麼重要,迫使業者做出如此鉅額的投資?請聽前中華電信董事長、《行動5.0:創造5G數位紅利》作者呂學錦的深入分析。

各界預測的「5G元年」終於來了,到底5G會對工作、商業模式與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不少調研機構已對5G的未來提出諸多「願景」。只是仔細分析,有些華麗的應用還在實驗室「孵化」;有些則只能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使用;更多的甚至是推測。

在電信領域服務的前中華電信董事長、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呂學錦,最近付梓的力作《行動5.0:創造5G數位紅利》便有深入分析。他認為關於5G的美好未來,現在還沒發生,但可以確定的是,5G將像蒸汽機之於工業革命,或網際網路之於現代社會,已是最新的泛用科技」(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將影響經濟發展、甚至改變生活的樣貌。

現階段難題〉大家都在找,下個商業模式是什麼?

以台灣三大電信業者來說,近期動作不斷,各自籌組「5G領航隊」「5G先鋒隊」與「5G超盟」,也發布不少應用場景,但多數人還是搞不太清楚,這些服務跟4G有何不同?

前中華電信董事長、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呂學錦。圖/前中華電信董事長、交通大學榮譽教授呂學錦。

KPMG安侯企管公司副總經理賴偉晏解釋,5G技術的三大特點是「高低大」(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但此刻困難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比方,5G可實踐智慧城市願景,如自駕車,但5G只是自駕車發展的技術條件,不代表可形成成功的商業模式。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你總不可能拿5G來追劇吧?成本太高了,」賴偉晏指出。❞

另外,像工業4.0或智慧製造等產業界應用,早在5G之前就開始發生,未來5G在製造業領域如何落實,也還沒看到具體論點。如果5G延續4G能做的,只是速度加快,實是辜負了科技的發展。

除了應用面前景不明,對電信業者來說,5G更如同一把「雙面刃」。

以往,電信業常被稱為「笨水管」,只會提供頻寬及連線速率,缺乏其他商業價值。近年「越網服務」(OTT)不斷發展,電信業的挑戰更為嚴峻。像社群類的Facebook、Skype、LINE、WhatsApp;聲音及視訊類的Spotify、YouTube、網飛(Netflix)等,都算是時下流行的越網服務。

呂學錦認為,OTT是經由網際網路提供給用戶的服務或應用,在多數情況下,內容都與電信業無關,寬頻愈發達,OTT業者的能量就愈大,「甚至會回頭挑戰負載著他們的笨蛋,」他警告。

此話非假,根據麥肯錫(McKinsey)估算,2018年OTT業者在訊息、固網電話和行動電話這三項傳統電信業務市場,已分別奪下60%、50%、25%的業務量。

勤業眾信(Deloitte)5G應用研究院研究總監鍾昀泰也認同,未來5G必然帶動更多新創事業成長,就像4G的普及,當初也沒人想到會成就UBER或Airbnb這種分享經濟商機。

業者怎因應〉練好服務基本功,轉型為創新平台

說來說去,儼然陷入困境的電信業者該怎麼辦?

對此,呂學錦指出兩項建議。首先,本業不能偏廢,現有業務仍得認真經營,唯有品質優異的5G網路,才能支撐未來的應用。尤其網路的「速度」和「穩定度」,更是電信業者的基本功。尤其5G幾個被熱烈探討的應用場景,如遠距遙控手術、自駕車等,都跟人命有關,無法容許進行到一半出現斷訊。

更重要的是,電信業者應該嘗試讓自己的角色轉變成「平台」。

首波釋照結束後,5G大戰將進入激發創新、跨界合作、尋找獲利模式的下一回合。圖/首波釋照結束後,5G大戰將進入激發創新、跨界合作、尋找獲利模式的下一回合。

過去,電信公司總習慣一手包辦所有相關運作,甚至直接卯上OTT等週邊服務廠商,唯有改變這種心態,才能學習在各種不同價值鏈中找到位子,從「控制者」轉為「驅動者」。

他寫的《行動5.0:創造5G數位紅利》書中,就提到三家國際電信業的嘗試案例。一是結合客戶電信年資及繳費紀錄的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透過手機或車內感測器蒐集客戶的駕駛行為,推出客製化的汽車保險服務。瑞士電信(Swisscom)則協助小型零售商擴大消費客群,替阿爾卑斯山的酪農搭建銷售平台。連英國大品牌伏德風(Vodafone)也攜手電子商務平台,針對中小企業開闢數位商場。

❝未來的電信公司,要轉型為科技公司、軟體公司、平台公司,並將目標指向全球市場!❞

當5G成為基本泛用科技,企業不該再以「投資報酬率」(ROI)作為衡量標準;反而要用「不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non-investment, RONI)重新思考,「如果什麼都不做,會失去什麼?」呂學錦提醒。

無怪乎,5G還沒真正上路,各家業者便在頻譜釋照這回合砸下重金,說什麼也要賭上一把了。

5G釋照標破天價!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告訴你為什麼_img_1

《行動5.0:創造5G數位紅利》  作者/呂學錦   出版社/天下文化

關鍵字:趨勢智慧政府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下一個產業明星台積電,將在5G時代出現!
電信三雄渴求的續命丹,5G真有那麼威?
球迷們有福了!5G + AIoT 將攜手打造「智慧球場」
張彥文

張彥文

大學畢業時,立志只做二年記者,對自己當初選了新聞系有個交代,就可以轉行了……沒想到畢業超過1/4世紀還留在這,從年少無知寫到白髮蒼蒼。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