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G、3G到4G,台灣過去不是動作太慢,就是選錯邊。然而,這次不少廠商都摩拳擦掌,如聯發科已超車對手,做出全球首顆5G單晶片。廣達也得到日本樂天的青睞,將合作打造5G機房。
到底台灣能否在5G之戰逆轉勝?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邀請:世紀新訊董事長暨執行長黃肇崶、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世紀新訊首席運營官黃心宇、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等專家,進行「迎戰5G,迎接新競爭力」論壇的深度交流,探討台灣如何迎接5G時代下的機會與挑戰。
負責主持的世紀新訊董事長暨執行長黃肇崶開門見山地說:「5G時代,下載一部電影只要3秒鐘!」問題來了,其他時間該讓消費者做什麼事?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是很大挑戰。
圖/左起為闕志克、黃心宇、林之晨、黃肇崶。
我們在5G時代的角色是提供客戶軟體與自動化解決方案。5G帶來新機會,主要分布在五大領域。
首先是「娛樂」,包括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會受5G低延遲、大頻寬的特性加持,迸發出各種新應用。但也代表必須更重視資訊傳輸時的安全及隱私問題。特別2018年歐盟通過《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企業若要在5G領先,勢必要重視這點。
第二個是「醫療」。5G將可傳輸大量個人健康與生物識別資訊,會使遠端醫療更普及,帶動精準醫療,但如我剛剛所說,必須重視隱私,小心個人資訊外流。
第三是「電信」,這是最多人體驗5G的場域。不只電信商得升級;手機也要同步,將帶動一波換機潮。
第四是「物流」,想像一下有大量數據能隨時記錄倉庫商品的流動,進一步改善工廠運作效率。
第五個領域是「工廠」,5G會使機器人運作更順暢。台灣導入的腳步並不慢,以機器人密度而言,每10萬個台灣人就擁有一台機器人。因此,台灣5G發展的能量,一點也不輸美國。
❝但贏得比賽不代表就是5G大戰的勝利者。這場比賽是從越過終點線後才開始。❞
因為,人才不足一直是科技業的挑戰。特別在美國矽谷,薪資成本很高,也不見得能找到適才適所的人。這個困境讓我們選擇到墨西哥的蒂華納(Tijuana)設辦公室。
圖/電信服務及娛樂場館,將是消費者首先感受5G魅力的應用場域。
台灣做5G研發有兩個單位,多半在工研院,還有一小部分在資策會。過去每10年就會出現一個G,現在甚至開始在講6G了。
台灣過去在2G、3G、4G都沒成功,2G連邊都沒沾到,3G的時候步調太慢,4G其實有機會,只是賭錯邊,選到非主流的通訊標準WiMax。這次台灣就非常小心,不只選對邊、還夠早。2020年,台灣會在5G產業占有一席之地,不只從標準制定過程就積極參與,也是少數能有貨真價實5G產品問世的國家。
到底5G有什麼很厲害的應用?我認為是4G跑不動,只有5G才可以跑的。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低延遲」的應用。就像跑到遠方雲端算一算再回來,速度愈快愈好。
5G的應用裡面,最厲害的絕對不是手機!因為手機在4G的體驗已很不錯。當然5G更好,但不會差很多。
❝所以5G的殺手級應用一定不是純手機應用。至於是什麼?不妨拭目以待。❞
該和誰合作5G?我覺得比較大的機會在日本。台灣前陣子為了5G專網開放吵得沸沸揚揚,但日本的5G專網阻力就非常低,因為日本的頻譜是「審配制」,不是電信營運商用錢競標。台灣的一些小基站(small cell)和專網技術,跟日本都能搭配。工研院做得很領先,也有跟廠商一起去洽談,看起來機會很大。
圖/未來的5G熱門載具不一定是大家慣用的手機,無人車的相關應用也值得關注。
如果把時間倒回去10年前,iPhone跟Android剛出來,那時問大家,10年後最受歡迎、創造最大經濟價值的App是什麼?相信大家都不會猜到,答案是用App叫美食外送吧。現在要猜10年後什麼是5G最主流的應用?現在講的多半是誆你的。
2019年是5G年,所有事都冠上5G。我只能跟大家講說,5G不會治百病;但依然值得大家期待。首先,2020年上市的智慧型手機,大概6~7成都會是5G手機。
❝我常笑說,台灣是全球電信業的日本。因為我們是最早「老化」的。❞
4G的普及率、用戶每月用的數據量,都是全球數一數二;但「吃到飽」的資費卻是數一數二的低,而且資費每年以5~10%下滑,用戶用的數據量卻以20~30%成長。
2019年年初,台灣大哥大跟我經營的「之初創投」啟動戰略合作,由我當整個盟軍的總司令。為什麼台灣大哥大來找我們?就是看上之初創投已培養351家新創公司,這些公司每年創造900億營收。
未來的電信業必須從只賣連網服務,轉成賣其他服務。如台灣大哥大子公司Momo是全台最大電商,假設有些民眾換了5G手機覺得太貴,只想付4G的資費。對Momo來說,客人用速度較慢的4G沒辦法看直播,購物體驗比較差,可能買比較少的東西,當客人來逛App時就提供5G連網服務,客人不需多付費,這樣台灣大哥大跟Momo加起來會賺更多錢,這就是未來電信業的雛形。
這樣的策略聯盟,時間拉長10~20年後,會產生什麼新的商業模式?有可能會是下一個台積電!
30~40年前,台灣率先發明晶圓代工商業模式。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不會成功,現在這種商業模式變成主流。在科技、商業轉型上,我們正在寫一部很特殊的歷史。
圖/台灣電信業的「吃到飽」營運模式難以永續,期待藉由5G走出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