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未來城市的生活型態,上午通勤、快到公司前,手機跳出附近早餐店的排隊狀況,到了下班時間,又能即時顯示周遭交通狀況與捷運站人潮,這就是 LBS(Location-Based Service)行動定位服務!
LBS 是許多科技應用於虛實整合的基礎概念,利用行動網路、GPS 或室內定位技術感知使用者的位置,再提供精準的行銷投放、互動遊戲或服務體驗,比方,當行人靠近店家,即能收到該店的促銷資訊,或當我們旅遊抵達某地,便同步告知該城市當天的重點活動。大家現在每天都在用的電子地圖和外送點餐 App,就是 LBS 的一種展現。
事實上,LBS 還存有許多可能性,Pokémon GO(精靈寶可夢) 即是 LBS 結合 AR 擴增實境的應用範例。筆者更認為,LBS 將會是未來城市虛實整合的關鍵「入口」!
近年數位科技持續進化,結合行動設備和定位技術的生活化服務愈來愈多。
若是 30 年前提到入口,會以為是建築場所的出入口,但網際網路出現後,入口的說法便有了不同含義,如過去風行一時的「入口網」,自從 Yahoo、 Google 等搜尋引擎問世,不僅催生許多網路平台,更衍生出一堆以拍賣、論壇、新聞、遊戲等為主題的大小入口網,聚集大量使用者。
進化到互聯網時代,入口更從虛擬世界的網頁;轉移到現實生活裡的手機、平板等行動載具,在這些載具上使用的各種 App,即成了提供軟、硬整合的「數位服務入口」。
包括 Apple、TESLA、Gogoro 等知名企業,都透過自家硬體設備結合軟體服務,開發的每台載具跟每輛車,都如同一口油井,冒出源源不絕、且精準的數位流量。透過 LBS 提供的網路服務與使用軌跡,不但容易被記錄及數據化整理,更能讓廠商了解消費者的喜好和樣貌,讓這些數位礦產更具價值。
當消費者愈來愈依賴各種LBS服務,龐大的使用記錄和消費情資也隨之而生。
如前所述,從路線導航、找餐廳、查評價、到兌換優惠券,跟 GPS 定位技術有關的 LBS,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過,這還只是前一代的服務,接下來的升級版服務,則有賴於使用者與周遭環境之間的互動能力,尤其在機場、賣場、展場等大型場館,室內空間的定位與導航技術(VBIP)還需要一段時間發展。
記得以前在一本科技預言書籍看到,2030 年可能會出現具備 AR (擴增實境)功能的隱形眼鏡。一旦未來城市裡的各種生活場域和使用設備結合 LBS 服務,再用 AR 技術進行導航和互動,代表以後人們每到一處地方、所做的每個行為,都會被記錄成可運用、分析的數據,產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數位油井」。
這些數位礦產的價值有多高?舉例來說,一天 24 小時當中,每個時段的人潮流動軌跡為何?午休時人們會往哪個商圈走?店家可以怎麼行銷?下班時車站人潮有多少?該如何引導人流、疏解交通壅塞?都是相關單位亟欲破解的難題。
「智慧球場」是近來相當熱門的數位油井和5G技術實驗地,不少企業都陸續搶進、佈局。
再以運動賽事為例,LBS 可以透過影像跟消費動態,記錄每位球迷在場館內的流動和行為,將這些數據進行 AI 運算,找出背後蘊藏的可能性,一來可做為日後刺激球迷進場、提升觀賞體驗的寶貴佐證,同時也能大幅節省傳統推廣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減少無效行銷。
只是,當數位油井大噴發,如何在蒐集數據時不致侵犯個人隱私,值得深究。這議題已在全世界被廣泛討論,如歐盟推動一年多的 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即被譽為史上最嚴的個資保護法,要求廠商蒐集數據的過程不可侵犯隱私,更不能踩到人權底線。
亦即,在數位油井商機大爆發的前夕,相關廠商跟主管機關就得提早做好防範,免得被油井噴發的副作用掃到,最後只能敗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