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軍隊到各國偷渡客,這裡見證了百年來的風城歷史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 新竹神社的社務所,後來做為靖廬的行政中心。
作者:毛凱恩高宜凡
攝影:毛凱恩
日期:2019-09-11

沿著新竹市政府前的中山路筆直前進,到達松嶺路時,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的古樸石牆、錯落的松樹、和冷冰冰的鋼製大門。你知道嗎?這裡曾是日治時代的「新竹神社」,也是剛熄燈不久的移民署收容所--俗稱的「新竹靖廬」!

看似靜謐的荒涼區域,周遭道路只有學生跟零星幾位居民,然而,過去這片閒人勿近的管制區,卻藏有許多連在地人都不知道的故事。

從神社到靖廬,百年來見證戰爭和偷渡史

新竹神社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清代光緒26年)的「乙未戰爭」,當時台灣因《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各地發動許多反抗接收的戰役,日本皇族的能久親王率兵攻打新竹時,曾在此紮營,並種植許多黑松,後人遂稱山嶺東面為「松嶺」。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_img_1

內部庭院感覺相當清幽。


被日方稱為「台灣平定作戰」的戰事平定後,日本總督府於1918年(大正7年)建造神社。歷史推進到二次大戰結束,國民政府將此地交由警總和國防部管理,當時許多日式建物都遭破壞,唯有神社的部分建築被保留下來。

除去殖民文化的面紗,新竹神社還見證了兩岸對峙年代的偷渡歷史。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戒嚴時期,警總曾在各地設置「海哨」,1987年解嚴後大撤哨,大陸沿海居民前仆後繼地偷渡上岸。據媒體報導,解嚴後的五年內,就發布了1749條偷渡相關新聞,平均一年破300件。現代人或許很難想像,當時經濟發達的台灣,人均GDP已跨越5000美元,而對岸還不到300美元,加上解嚴後偷渡不受軍法審判,無怪乎有如此驚人的搶灘潮。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_img_2

昔日位於門口的崗位,今日不再有士兵站哨。


為收容激增的非法偷渡客,這片區域從1992年起改名為「大陸地區人民處理中心」,全盛時期收容人數一度破千,每當年節感傷時分,人滿為患的靖廬不時傳出「鬧房」(集體鼓譟)情景。

已故的首任中心主任賴械壹回憶,當時大陸偷渡客多為女性,不少來台從事色情服務,相較於男性得付2~3萬人民幣才能成行,部分女性偷渡客不必交錢,人蛇集團就提供「免費」服務,代價是會被引介至不正當場所工作,並受到控制和剝削。1999年上映的國片《條子阿不拉》,便是描述善心刑警和即將被遣返的大陸孕婦之間的故事。

來自五湖四海的偷渡客聚集在收容所,副作用便是容易傳播疾病,新竹靖廬曾多次爆發肺結核疫情。賴械壹表示,由於所方提供免費醫療,還有偷渡客回鄉「呷好鬥相報」,口耳相傳下,甚至有人專程偷渡來台「治病」。發展到2003年,醫療開銷飆破200萬元,相關費用就改為收容人必須自費。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_img_3

收容所內部一景。


未來變公園?產權紛亂和古蹟維護是隱憂

2007年,新竹靖廬的主管機關又從警政署換成移民署,再改名為「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收容事務大隊新竹收容所」。隨著大陸經濟起飛,收容者面貌也變成東南亞籍居多。

相關人士分析,東南亞籍的偷渡客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台灣人娶的東南亞新娘家人,多從越南北部進入大陸,再由人蛇集團引介入台,希望來台依親或打工賺錢。另一種是透過仲介公司進來的移工,卻因為不適應而逃離雇主、成了非法移民。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_img_4

為服務不同國籍的收容人家屬,門口張貼有各種語言的告示文字。


時代推演至今,現在連東南亞國家的經濟也火起來,新竹靖廬的定位再次面臨改變。去年10月底,送走最後一批越南偷渡客之後,熄燈的靖廬改由新竹市文化局接手,按照市府規劃的「大公園計畫」,未來將改造為公園向大眾開放。

事實上,附近的香山區綠地面積(如公園、綠地、兒童遊樂場等)嚴重不足,隔壁的成德高中也希望擴建,的確有增設綠帶和開發空間等需求。

問題是,面積不過五公頃的新竹神社,產權卻分別歸屬不同單位,如地上物為國產署所有、土地歸新竹縣政府、平日使用及管理單位為移民署、主管機關則是新竹市政府,處理起來的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只可惜,被歲月摧殘的古蹟,是不等人的。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_img_5

過去參拜神社放置奉納物和供品的繪馬殿,目前處於荒廢狀態。


目前區內僅存、被列為市定古蹟的兩棟神社建築(社務所與繪馬殿),在長年缺乏妥善維護下,早已斑駁不堪。靖廬時期作為行政中心的社務所,屋頂上還架起鐵皮來避免漏水,建築本體常見白蟻蛀穴,正門一根柱子上甚至有個大洞,哪天斷了也不意外。

繪馬殿更令人擔心,如今看來就像棟由腐朽樑柱支撐的廢墟。儘管外面搭了鐵皮、內部裝上鋼條,暫且護住這座老建物,卻不知能撐多久?只能祈禱颱風或地震等天災別來光顧。

走過百餘年的風風雨雨,見證無數的歷史戰役和地方故事,對地方民眾來說既神秘又陌生的新竹神社,未來能否揭開神秘面紗、重新對外界開放?看來還有許多挑戰要克服。

神祕又陌生的「新竹神社」,何時重見天日?_img_6

關鍵字:地方文化復興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2縣市危老住宅大盤點!雙北都是重災區
新竹市立動物園連小英都成了粉絲,背後有洋蔥!
新竹假日要去哪?「微笑水岸」成打卡新熱點!
毛凱恩

毛凱恩

遠見雜誌科技組記者,主跑電腦及相關產業。政大新聞系畢,喜歡新聞與老故事。歡迎來信指教:kmao@cwgv.com.tw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