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北漂」風暴中心,高雄青年局準備做什麼?

高雄首位青年局長林鼎超:從公務員做起,把北漂子弟找回來!

高雄首位青年局長林鼎超:從公務員做起,把北漂子弟找回來!
作者:高宜凡毛凱恩
攝影:賴永祥
日期:2019-08-21

2018年底的地方首長大選,不僅颳起「韓流」旋風,更使「北漂」話題蔓延全台各地,選戰塵埃落定後,高雄市政府隨後宣布將在今年10月成立青年局,並承諾編列青年創業基金,替在地子弟找出路。

按照市長韓國瑜的要求,未來的青年局長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年輕、有人脈、具備創業輔導經驗。經過大半年的獵才,人選終於在最近確定,頂著政大管理碩士、曾留學舊金山大學、在金融業和兩岸新創圈累積多年經驗的林鼎超,即將成為高雄市政府史上第一位青年局局長。

八月初上午,來到知名景點駁二特區一角的「大港自造特區」(M ZONE),這棟500坪的老建築,原本是高雄港碼頭的舊倉庫,現在改造為新穎的共同工作空間和青年創業基地,提供包括:木工、金工、皮革、縫紉、3D列印、雷射雕刻等多種設備,可以看到許多年輕面孔在此努力揮汗、編織夢想。

這陣子在高雄各地趴趴走的林鼎超,名片上還印著「高雄市政府顧問」,未滿37歲的他,過去幾年在兩岸創投圈輔導過十幾家新創公司,除了人生第一份官方職務,再過不久也將迎來第二個寶寶。為了這份工作,他一家四口都要從台北南下打拚,一口氣為港都增加四個人口。對於即將問世的青年局,他有什麼想法和規劃?以下是《城市學》的專訪精華:

高雄首位青年局長林鼎超:從公務員做起,把北漂子弟找回來!_img_1

具備金融業和創業圈背景的林鼎超(左三),即將成為高雄市政府第一位青年局局長。


《城市學》問(以下簡稱問):去年大選,「北漂」話題在高雄被炒熱。大家都在看韓市長上任後,可以怎樣把外漂族拉回來,局長目前對於青年局有什麼規劃?

林鼎超答(以下簡稱答):北漂這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發生的,大家可能覺得高雄就是低薪、找工作困難,感覺很多重要的公司跟活動都辦在台北。最近我們辦了很多座談,發現北漂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很想離開爸爸媽媽的,可能還在念書的時候就是,另一種是出外工作一陣子後,真的很想回來,尤其等結完婚、生完孩子,就知道那個(養育)成本很高。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不過,有一點我蠻驚訝的,就是很多年輕人對於高雄的產業不是很了解,可能因為刻板印象,一直覺得這些(傳統產業)很辛苦,其實很多像是螺帽工廠,薪資都開到40K以上了,所以我想找網紅來拍片,讓大家知道,有些傳產不是沒有未來、更不是夕陽工業,用新媒體的方式來宣傳這塊,讓更多人了解。

問:局長上任之前有沒有查過,到底高雄的北漂青年到底有多少個?

答:這有點難算,有人說超過40萬,我也聽過8萬,那種超過45歲、戶籍也移走的(老北漂)要不要算?市長也說過,來這唸書的大學生,每四個、有三個會離開,所以很難斷定,大家的算法都不一樣。

問:你一開始是在金融業(曾任職中國信託香港分行),後來怎麼會跨入創業圈?

答:因為我跟勝文(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的關係,他去選舉(2014年底台北市長選舉)的時候,我有一年的時間在做這些事,開始投入青年創業。

之後勝文找了一些朋友成立資本公司(青興資本),主要就是協助青年創業,我們投過的項目從生技、餐飲、養殖業、到AI、IOT都有,但我們不是只給錢,還透過其他資源幫忙找銷售管道跟行銷通路,也帶很多青創公司出去參訪,最後還成立「兩岸暨跨境創新創業交流協會」,帶台灣的青年創業團體走出去。

問:聽起來發展挺不錯的,怎麼會想來接青年局長這個職位?

答:去年大選完之後,韓市長就透過幕僚開始找人,基本上是今年4月敲定的,中間一個月我要交接工作,所以來市府上班第一天是5月1日。

現在青年局編制有37個人,以後會有三個科:綜合規劃、創業輔導、資源整合,有個跟其他縣市青年局比較大的不同,就是高雄有自己的創業基金,來自市府基金,目前大概編列了三億元,我們是第一個地方型的創業基金。

問:關於青年局的業務發展,市長有給你什麼KPI或期許嗎?

答:市長很尊重每位局處長,也給大家滿大的空間。他主要的希望是:把高雄打造成一個「對創業者友善」的城市,讓大家想要創業的時候、就想到高雄,除了投資新創公司,我們也有很多補助資源,包含貸款、利息、辦公室的房租利息等。

高雄首位青年局長林鼎超:從公務員做起,把北漂子弟找回來!_img_2

高雄長年被外界認為是重工業之都,但這幾年已經慢慢看得到數位內容和智慧科技的企業新血輪加入。


問:這幾個月你在高雄到處跑,覺得這座城市有這樣的條件嗎?

答:我覺得有,大家一直有刻板印象,覺得高雄是「海洋之都」,到處是貨櫃、還有很多傳產跟重工業。

但現在我們有幾個公共空間,包括這棟(大港自造特區)、旁邊鹽埕區有個DAKUO數位內容創意中心、還有一個在草衙道的KOSMOS體感中心,是AR、VR的研發場地。我前幾天才去一家做VR的「維亞娛樂」(VAR LIVE),大概是全亞洲最多、22款遊戲都自己研發。大家以為找資源要去台北,其實像這種數位創作或programmer(工程師),也有很多是在高雄的。

問:以後青年局的跨局處合作,主要會是跟勞工局、經發局嗎?

答:是,像這地方(大港自造特區)本來是經發局的,現在歸到我們這。「運動發展局」(前體育處)也蠻重要的,前幾週有街舞團體來找我,說想辦活動,但那項目跟我們不合,我馬上找運發局、請他們協助,最後順利讓活動可以在競技館舉辦,以後我們還打算辦區塊鏈論壇、電競比賽、甚至露營活動。

以前我們去公務機關,他就說你要去找誰,容易讓老百姓覺得你們在推事情,我不希望這樣,以後青年想來找貸款、找場地,青年局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問:台灣人口很可能從今年開始負成長,以後不管都會或鄉村,各縣市都要設法吸引年輕人,你覺得高雄有什麼拉攏年輕族群的好條件?

答:我覺得創業可以帶動就業,那時候跟同仁討論在想,要不要排除其他縣市的人來申請(補助),但我沒那麼建議。目前只要公司註冊在高雄、負責人設籍滿六個月就可以了,因為這是市府編的預算,要師出有名。只要大家願意來這創業,就有機會活絡市場,假如你請不到人,下一步就會拉高薪資。

高雄首位青年局長林鼎超:從公務員做起,把北漂子弟找回來!_img_3

我希望帶入一些新思維,因為我們是新局處,沒包袱。像我就做了一個市府以前沒做過的,把(青年局)快一半員額讓出來,讓北漂青年跟公務員報名,而且留的不是只有辦事員或書記的缺,而是從科長到科員、九職等的缺,讓北漂公務員能夠回來幫忙,目前打電話來問的超過30、40通,還滿多的。

鼓勵青年返鄉就該從青年局開始做起!就算還沒有預算,還是可以做一些讓大家看得到的事。

關鍵字:人物經濟就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公部門也要創新!桃園青年事務局長顏蔚慈給青年更多機會
苗栗勞工及青年發展處長彭德俊:傾聽青年聲音,幫他們留在家鄉
青年最想漂台中,離島遊子想回家
為什麼對年輕人來說,返鄉成了最遠的一條路?
高宜凡

高宜凡

沈浸傳統產業、經營管理 丶環保、能源、氣候、CSR(企業社會責任)等路線超過10年,多次執行國際報導及越洋專題,採訪足跡遍及兩岸、日本、東南亞、德國、英國、法國、瑞士、丹麥、馬拉威等地,並於2009~2016年擔任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大調查」專案負責人,目前處於傳統平面雜誌和網路社群平台之間的迷離空間,尋求媒體數位轉型過程的一線曙光。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