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米其林指南》5月7日正式宣布擴大評選版圖,納入新北市、新竹縣與新竹市。也就是說,即將於今年下半年公布的《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餐廳名單,評選範圍將涵蓋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以及新北、新竹縣市七大城市。這是《臺灣米其林指南》2018年在台北首度登場,陸續擴展至台中台南、高雄後,今年再添新北與新竹縣市。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Gwendal Poullennec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在《臺灣米其林指南》中,將評選範圍拓展至新北市、新竹市與新竹縣,進一步探索這三座城市豐富多元的在地風味與文化底蘊。自2018年米其林指南首度在台北發表,逐步涵蓋台中、台南與高雄。今年邁入第八年,也是《臺灣米其林指南》第三次擴展,我們非常開心能在台灣繼續我們美食旅程。」
Gwendal Poullennec進一步說:「新加入的三個城市,不僅融合傳統與創新,從生氣蓬勃的海鮮料理,到獨具特色的文化傳承,都展現出鮮明的在地風貌。我們的評審員團隊期待能深入挖掘更多北台灣美食瑰寶,並向全球呈現讓這個地方獨一無二的豐富多元風味與體驗,更迫不及待要將這些精彩發現分享給世界。」
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則表示,台灣在疫情後加速新城市美食品牌化,今天 3座新城市的公布,使得《臺灣米其林指南》美食版圖再度擴展,不僅展現了不同城市的活力與在地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是對台灣各地美食的多元風味和特色給予了高度肯定,為台灣餐飲和旅遊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台灣米其林指南2025》完整餐廳名單將於下半年舉行的官方發布活動中公布。屆時名單也將納入《米其林指南》全球餐廳與飯店名單中,並透過數位平台免費對外公開,供全球饕客查詢。
米其林官方新聞稿說明,新北市幅員廣闊、地形多元,擁有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同時這裡也是鍾情海味與冒險愛好者的天堂,擁有多元豐富的飲食風貌,無論是海鮮專賣、山產美食,還是傳統小吃,都展現出獨特的地方風味與文化特色。
圖/新北市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九份更是代表景點之一。台灣米其林指南提供。
新竹縣作為台灣重要的客家族群集中地,兼具豐富自然景觀與深厚人文底蘊。還保有眾多極具歷史價值的客家古厝,並以傳統客家料理及當季時令佳餚著稱,包括米粉、客家鹹湯圓等小吃,亦展現出豐富的小吃風貌。
新竹市則為一座高度現代化的城市,同時保有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傳統廟宇建築,周邊匯聚多元在地小吃,科技產業與文化於此交織共融,形塑出別具一格的城市風貌。
圖/新竹以傳統客家料理及當季時令佳餚著稱,而米粉是最知名特產之一。台灣米其林指南提供。
米其林指南由米其林輪胎於1900年創立,最初目的是為了促進消費者駕車出遊而推出。自發表以來,始終秉持最初使命:將成熟的美食目的地納入評選版圖,指引國際遊客和當地食客體驗絕佳餐廳美食,展現世界各地的烹飪風貌,並推動旅行文化。
米其林指南始終秉持最高國際標準進行餐廳評選。由經驗豐富、具備專業素養且保持匿名的評審員團隊,針對餐廳進行持續且嚴謹的評選工作。所有評選過程皆本著獨立與客觀原則,沒有任何其他商業利益或爭議,確保評選結果的公正性與專業性。
餐廳名單的評選將依照米其林指南歷久彌新的標準,由匿名的米其林指南評審員,根據「食材品質」、「烹飪技巧」、「味道協調性」、「主廚在料理上展現的獨特性」、「餐飲水準的一致性」五項公開的評估標準進行評價。
米其林指南代表性的星級榮譽肯定為饕客提供卓越料理體驗的頂尖餐廳。米其林一星代表「高品質廚藝,值得一去」,米其林二星代表「廚藝精湛的餐廳,值得繞道來訪」,米其林三星代表「非凡的美食,值得一趟特別旅行」。
米其林指南評選的不見得都是高級精緻的餐飲,自1997年,米其林指南開始蒐羅全球「物超所值」的美食,稱為《米其林必比登》(Bib Gourmand),旨在評選出能以「合理價格」提供三道美食佳餚的餐廳與街頭小吃。以台灣來說,米其林必比登主打以1000元內就能享受的平價美食,入選名單多為台灣在地小吃,如經典的魯肉飯、筒仔米糕、蔥抓餅、刈包,都有列入必比登名單。
圖/位於高雄的春蘭刈包入選為2024年的米其林必比登名單。台灣米其林指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