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新亮相!士林市場美食街全新登場,從蚵仔煎、牛盤到小籠包,首波進駐店家完整名單整理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4/25開幕!美食名單、優惠懶人包看這裡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4/25開幕!美食名單、優惠懶人包看這裡 圖/士林市場美食街經過一年的改裝整修後全新升級。士林市場提供。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5-04-30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自2011年啟用以來,以生炒花枝羹、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大腸包小腸、檸檬愛玉、現打果汁等美食聞名,為提供消費者更舒適良好的用餐環境,台北市市場處與經濟部共投入近1億經費進行整修,改善用餐空間與攤位動線。全新的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於4月25日重新開幕。全新的士林市場美食街有哪些商家進駐?開幕期間有哪些優惠?《城市學》一次為你整理。

士林市場創建於1913年,原本位於文林路、大南路與基河路所涵蓋的街區中段處,正對面就是當地的信仰中心--士林慈諴宮,在當時已是熱鬧市集。後來因為建築物年代已久,硬體設備老舊不堪使用,台北市政府在1998年啟動改建工程,於2011年底重新開幕。

不過,重新開幕後的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因動線不佳、通風不良等問題,市場處與經濟部又投入1億元進行整修。市場處表示,整修後的一樓採光玻璃屋新增電扶梯下B1美食街,B1入口各國語言的迎賓牆、搭配600席以上的座位區,媲美百貨美食街的隔柵天花板、4座自助回收檯、洗手檯,與五星級廁所,打造全台北市最迷人的深夜食堂。

台北市長於開幕剪綵時表示,士林市場是臺北市最有歷史的公有市場之一,承載許多臺北市民共同的記憶,很多市民朋友小時候跟着長輩來士林市場,現在自己帶着孩子來到這邊採買,所以這裡不只是美好的回憶,也見證了台北市整體發展的歷史。

蔣萬安於開幕剪綵時試吃商家美食。台北市政府提供。圖/蔣萬安於開幕剪綵時試吃商家美食。台北市政府提供。

延伸閱讀

2025雙北世壯運登場!開幕看告五人、阿爆嗨翻,購票資訊一次看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商家名單

市場處表示,士林市場自4月17試營運以來,每天迎接近千名的國內外消費者,士林市場美食街現有近35家商家,如:大餅包小餅、大腸包小腸、官財板、小籠包、牛排、蚵仔煎、鐵板燒、水果切盤,都是老士林人及老饕最熟悉的好味道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首波進駐商家名單如下:

《341牛排》、《經典牛肉麵》、《幸福心果園》、《鼎到底一口煎餃》、《河內河粉》、《官財板、大香腸、大腸包小腸》、《阮閣來香菇赤肉羹》、《紅燒臭豆腐》、《鼎旺小籠包》、《富貴春烤鴨夾餅》、《柒2食室麵食館》、《水果切盤、鮮打果汁》、《六六台菜料理》、《大餅包小餅》、《阿忠冰店》、《大頭龍蚵仔煎》、《八禾大食館》、《日上鐵板燒》、《春雨鮮烤杏鮑菇》、《阿婆之家蚵仔煎》、《香聚緣小火鍋》、《秘堡創作坊》、《貝克炸雞》、《晶棧熱炒小吃》、《佳鴻碳烤小吃》、《老攤鐵板燒》、《烤魷魚》、《嘉義雞肉飯》、《朱記小籠包》、《鴨脖子》、《金牛角、伴手禮》、《潮士林》、《部隊鍋、豬腳飯》

士林市場美食街入口。士林市場提供。圖/士林市場美食街入口。士林市場提供。

延伸閱讀

女性遠距工作首選!台北榮登全球最安全城市,高雄也上榜!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開幕優惠

活動期間:4月26日至5月25日

好康優惠三連發:

一、加入「士林市場官方LINE帳號(@578iijyc)」,即有機會以200元(5折價)購買「深夜食堂400元美食券組」

二、只要活動期間加入士林市場官方LINE帳號,更可直接領取「深夜食堂40元美食券」(需滿100元才能使用),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三、民眾至士林市場官方粉專(FB)參加活動留言,就可抽1,000元美食券(10名)

更多詳情請加入士林市場LINE官方帳號(@578iijyc),加入會員將享有第一手的活動優惠通知及促銷訊息。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歡慶開幕,推出限時優惠活動。取自士林市場服務中心臉書粉專。圖/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歡慶開幕,推出限時優惠活動。取自士林市場服務中心臉書粉專。

延伸閱讀

誰是全球新富豪之都?紐約蟬聯吸金城,亞洲強勢崛起台北上榜!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資訊

開幕日期:2025年4月25日開幕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四15:00-02:00、週五至週日12:00-02:00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基河路101號B1

交通資訊:搭台北捷運至劍潭站3號出口出站,步行約6分鐘,或搭乘市公車218、266、277、285、606、250、290、304承德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光台北市產業脈動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公館圓環將拆!七年登肇事熱點不是沒原因,專家點出三大缺失
台北中山商圈試辦徒步區!29日封路2.5小時誠品南西行穿線恢復
全球最佳交通城市揭曉!台北奪全球第5,捷運獲外媒好評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